提高边境一线农村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2010-08-15 00:44杨晓兰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村寨边境党组织

杨晓兰

(中共德宏州委党校,云南 潞西 678400)

提高边境一线农村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杨晓兰

(中共德宏州委党校,云南 潞西 678400)

提高边境一线农村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必须立足边境一线村寨少数民族聚集,贫困面大程度深、观念滞后、经济欠发达、社会活力不足等实际,努力以科学思想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力争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四个转变”。

边境一线农村;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体措施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希望所在,更是边境村寨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坚强力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要求,不断提高边境一线农村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使党建工作的最终成效体现在经济发展、边防巩固和民族团结上,落脚在老百姓的增收致富上。

一、坚持以科学的思想指导边境一线农村的党建

1、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边境一线农村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需要我们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把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主动性。边境一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情况各异,党建工作的思路、措施、办法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更不能“齐步走”。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基层党建工作载体进行分类排队,选择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县(区)域特点的载体,以之为纽带,将中央、省、州、县(市)党委和组织部门统一要求的其它载体融入其中,既体现共性要求,又各具鲜明特点,形成各有抓手,同频共振,互动双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2、强化协调发展的理念。边境村寨经济发展困难重重,扶贫攻坚、“禁毒防艾”任务艰巨,反分裂与反渗透的形势严峻。要抓好边境一线农村的党建工作,必须从“就党建抓党建”的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用抓经济工作的思路、抓项目的办法去谋划推进党建工作,做到既抓基层、打基础,又树典型、抓示范,带动党建工作在措施、方法、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把“虚”工做实做细,使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3、强化统筹城乡的理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这为实现城乡党建资源共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具体工作中,要强化区域“大党建”的意识,彻底转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思维模式,打破“就村论村”的党建工作思维定势,努力实现城乡党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4、强化民生党建的理念。在新的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不但要强调党员对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更应强调党组织对党员的关怀和服务,强调更好地为群众增收致富服务,将服务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形成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工作链条。各级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富民、利民、为民”的党建工作理念,紧紧围绕以增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功能为突破口,把加强党建工作与多做“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实事和好事相结合,在“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二、坚持以科学的制度保障边境一线农村的党建

用科学的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农村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实现“硬落实”的制度保障。当前,关键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落到实处。

1、强化制度的落实。第一,细化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的措施。一是建立边境一线农村党建的目标体系。围绕建设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立目标体系,突出目标的动态、可操作、可考核性与可实践性,做到推进兴边富民与党的建设的结合,党的主张和群众的要求相结合,阶段性目标和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二是建立党建的行为导向体系。通过围绕理论武装加强对党员的培训教育、加大推优树典型活动及“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感恩思进”主题实践活动的推进,将党的宗旨落实到党员的日常行为和具体工作中。三是健全党建的保障体系。按照四中全会《决定》和省州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实施意见的要求,切实将农村基层党建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形成正常的增长机制,不断解决边境村寨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四是完善党建的考核体系。加大引入群众考评的工作力度,把组织考核和群众考评结合起来,把党建工作考核和各类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对党建工作实行质量管理,变“虚”抓为“实”抓,变“软任务”为“硬指标”,使党建工作体系更加明晰,便于操作。第二,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动态监控制度,使基层党建有形化。要重点落实好现有机关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制度、组织员轮岗联系村制度、农村党建联络员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并建立健全基层农民服务站所横向联系制度,通过组织员办公室定期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部门、综治办、民政所等部门沟通,及时掌握动态、准确评估分析、快速反馈督办,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第三,建立农村基层党建巡查制度,使之成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有效抓手。可依据年初州委县委常委会党建工作专题会议的部署,派出巡查组,巡查各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民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物质保障等方面的情况。结合党的建设工作任务的动态变化,适时充实巡查内容,调整巡查重点,以实现省州县(市)党建资源的集约配置和有效利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完善落实机制。以强化扶持边境一线农村的发展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城乡之间的资源共享机制。第一,要进一步强化省州县(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结队帮扶。为此,要努力实现从产业帮扶向能力帮扶延伸,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统筹城乡资源交流共享体系,以产业合作、人才联训、资源共享、结对帮扶等为纽带,使机关党建与农村党建、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第二,着力完善党内的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建立完善表彰激励、宣传激励和实绩激励三个激励机制;直接帮、结对帮和蹲点帮三个帮扶机制;走访慰问、服务咨询和落实待遇三个关怀机制。真正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关心群众的良性循环机制。第三,健全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一要细化考核目标,量化考核任务,强化过程管理,把具体目标和工作标准的落实情况和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各地各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主要内容,作为党员干部评先表优的重要依据,作为检验基层党建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努力营造“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工作氛围。二要完善以党内评议、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双评”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三要加大基层党建工作的奖惩激励力度。通过明确责任、目标管理、奖惩兑现,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三、坚持以科学的方法推进边境一线农村的党建

1、拓宽渠道抓班子,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一是紧紧围绕“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锻炼干部”的思路,加大选派县乡机关优秀干部到边境一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扶贫开发重点村和后进村兼任村党支部书记,形成到基层、到一线干事创业的正确导向。认真做好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跟踪培养和管理服务工作,使他们尽快成为边境一线农村党支部的好帮手、村民发展的好助手、农村青年的好带头人。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农村团支部书记,让大学生“村官”真正成为城乡党建统筹发展的“种子”,成为边境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二是延伸“三个培养”工作,进一步开展“四培致富工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标兵,把党员致富标兵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带头人;积极推行“基地+远教+课堂”的培训模式,在有条件的边境村寨,不断探索建立“进门是课堂、出门是基地”的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切实把一批“三强”型(政治素质强、带头致富能力强、率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党员选拔到边境一线村寨任职,使边境村干部队伍的结构更趋合理,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边境一线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明显提升。三是以集中培训、学历教育、结对帮扶、岗位锻炼等多种形式,加大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适时通过组织程序,大胆选拔启用一批优秀后备干部到“两委”干部岗位,有效缓解边境一线村寨农村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对村内确无合适人选、长期软弱瘫痪的村,则要鼓励或选派乡镇干部“彻底入村”开展工作。

2、围绕经济发展,完善边境一线农村党组织的设置。一是完善“支部建协会,协会带农户,共同促发展”的服务模式。按照相对集中、适当分散,无偿使用、滚动发展的原则,以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致富积极性高、诚信意识好的农民群众为重点,通过项目整合、党员与群众“1+1”联保、基地示范、以村带户等方式,不断形成以支部为龙头、以党员和致富能人为骨干、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为纽带、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的新型农村党建工作模式。二是以推广党员双带发展(致富)基金的做法为切入点,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创业行动”,引导村民以土地、技术、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不断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整合涉农部门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资金,支持党员发展创业项目,积极探索围绕特色产业推广科技和市场建协会,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并提高边境一线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变领导为服务,化管理于无形。三是结合边境一线村寨的实际,按照就近便利和工作需要,积极探索“联合党支部”和“专业整合、为民所需”的个性化党组织设置模式,设置不同类型的功能型党小组,使每个党小组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拓展“专业”功能(如政策宣教党小组、帮贫致富党小组和普法民事调解党小组、禁防工作党小组)等,真正实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活动和党员作用的发挥。

3、创新边境一线农村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搭建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平台。按照四中全会《决定》“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探索边境一线农村联创联动的具体办法,使三级联创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明显。要以更实的措施促进机关单位和边境一线农村党组织的协调联动,根据边境村寨各族群众的需求和村寨特点,创设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推广党员承诺制等做法,努力打造一批富有实效、群众欢迎的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不断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社会和谐与边境安宁。

4、加快边境一线党组织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拓展党组织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的空间。要及时把握信息化给边境一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机遇,积极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契机,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制作管理制度”的落实,在边境一线优先构建立体化、互动式的基层党组织信息工作平台,努力使互联网、手机等信息媒介成为加强边境一线村寨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提高边境一线农村党员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成为传播党的政策主张的重要阵地和展现新时期党的光辉形象的重要窗口。

5、积极推进边境一线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民主建设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核心。坚持以党员为本位,改变以往以组织为本位,强调党员的义务,而对党员权利关注不够的现象,通过“三规范”(内容规范、程序规范、时间规范)、“三公开”(法定公开、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三满意”(党员满意、群众满意、社会满意),全面推进边境一线村寨的党务和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及班子成员每月一次的群众说事制度、每季度一次的民意恳谈会制度、每半年一次的意见建议办结情况通报制度、每年一次的入户走访制度和服务群众工作考评制度,全面提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6、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员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针对群众思想上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做好释疑解惑、凝聚人心、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用事实说话,用实践服人,以榜样行为引导群众,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风气,增强党对农村工作的渗透力和覆盖面。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267.2

A

1671-2994(2010)02-0084-03

2010-02-03

杨晓兰(1964- ),女,云南昭通人,中共德宏州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本文系中共德宏州委党校2009年校级课题《德宏边境一线农村党建特殊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村寨边境党组织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无蚊村寨丁屋岭
村寨——海坪彝寨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