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建设的思考

2010-08-15 00:44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图书馆课题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市委党校党校云南省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图书馆课题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图书馆,云南 昆明 650111)

加强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建设的思考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图书馆课题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图书馆,云南 昆明 650111)

通过对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进行点面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全面调研,了解和掌握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建设与发展的整体状况,提出从加强宣传、形成共识,立足自身、探索途径,依托学会、深化合作,建立平台、实现共享四个方面推动全省党校图书馆事业的新发展。

云南;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2008年9月3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之后于2008年10月上旬、11月中旬先后召开了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结合贯彻会议精神,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图书馆课题组对我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重点了解和研究全省州(市)委党校图书馆(室)数字化建设现状,以期掌握情况,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积极探索合作共建共享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室)的思路和对策。

一、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采取点面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共选择了11个点,组织调研组分头、分期开展实地调研,深入调查了解州(市)委党校图书馆(室)和县委党校图书馆(室)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以及图书馆(室)数字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设计、制作和项目全面的《云南省党校图书馆(室)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寄发各州(市)、县(区、市)及部分大企业党校填写,收回后进行汇总和全面梳理。具体实施步骤为:

1、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课题组共组织了两个调研组,每组4人,前往昆明市委党校、西双版纳州委党校、普洱市委党校、文山州委党校、曲靖市委党校、德宏州委党校、怒江州委党校、大理州委党校和勐海、盈江、洱源三家县委党校图书馆(室)进行了实地调研。实地调研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请被调查学校分管图书馆(室)工作的校领导和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参加,相互介绍和了解情况,交流、分析问题,共同探讨党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有的党校,常务副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也参加了调研座谈会。二是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组进入现场,对被调查党校图书馆(室)的馆舍、馆藏、设施设备等办馆条件进行了实地考察。

2、广泛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在实地调研的同时,面向全省州、县两级党校广泛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建设与发展的整体状况。对州(市)党校发出的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对省级机关党校和大企业党校发出的调查问卷回收率为75%;对县(区、市)级党校发出调查问卷129份,回收52份,回收率仅为40.3%。县级党校调查问卷回收率低,除配合调查意识不强外,估计与本校图书资料方面的设施、条件较差或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设施、条件等有关,如有的回收的调查问卷,所有项目都未填写,只在表头标注:“无图书馆(室)、无阅览(资料)、无馆长信息、无职工人数”。

3、认真梳理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对策和工作建议。在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综合,找出我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建设的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新形势下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建设与发展(重点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路、对策和工作建议。

二、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的发展现状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基本摸清了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的机构、人员、资源、设备、服务、效益等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为今后制订发展规划、推动事业发展提供了一定依据。

1、馆舍状况。从馆室面积看,州(市)级党校100-500平方米的有7个,占总数的37%;501-1000平方米的有4个,占总数的21%;1001平方米以上的有5个,占总数的26%,其中昆钢党校图书馆馆舍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在调研的52个县(区、市)级党校中,10-50平方米的有24个,占总数的47%;51-100平方米的有12个,占总数的23%;101平方米以上的有4家,分别是楚雄市委党校、建水县委党校、泸西县委党校和景洪市委党校。从中可以看出,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馆舍条件与当地的经济实力及领导重视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经费保障。经费短缺是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建设中面临的最严峻的现实问题。从历年的经费情况看,州(市)级党校图书馆(室)的经费相对充足,普遍在万元以上,而县(区、市)级党校图书馆(室)的经费较为紧张,经费在万元以上的只有9家,占调查县(区、市)级党校总数的18%,82%的县(区、市)级党校图书馆(室)经费在5000元以下。

3、馆藏资源。馆藏资源是图书馆的主体信息资源,也是读者阅读的主要载体,但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普遍存在馆藏品种单一,资源总量较少,更新速度缓慢等问题。从馆藏种类看,本次调研的71个党校图书馆(室)普遍只有印刷型文献,没有电子文献;从馆藏数量看,州(市)级党校图书馆(室)馆藏数量普遍达万册以上,其中60%达5万册以上;相比之下,县(区、市)级党校图书馆(室)只有23%馆藏数量达到万册以上;从馆藏质量看,由于受购书经费的限制,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图书老化情况十分严重,80%以上的图书较为陈旧,基本失去流通价值,尤其是县(区、市)级党校图书馆(室)每年所购新书量非常有限,只能购买少量的报纸和期刊来满足读者的部分需求。可见,随着购书经费比重的逐年下降及书价的大幅度上涨,各党校图书馆(室)入藏文献品种、数量不断减少,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难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室)的整体功能下降,职能萎缩,图书馆(室)事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4、人员队伍。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本次调研的19个州(市)级党校(含省级机关党校、大企业党校)图书馆(室)共有在编人员83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22人,女性61人。可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整个图书馆(室)人员还是女性居多,占总数的74%;从年龄结构看,18-30岁4人,31-40岁16人,41-49岁44人,50岁以上19人。人员队伍老化情况非常严重,41岁以上人员占总数的76%。从职称结构看,59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初职14人,中职38人,高职7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在编人员总数的71%。从学历结构看,中专以下学历13人,大专学历25人,本科学历3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6人。大专以下人员占总数的46%,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专业结构看,图书馆专业15人,计算机专业5人,其他专业63人,对口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尤其是计算机专业人员仅占总数的6%,远不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5、服务方式。本次调研的71个党校图书馆(室)全部实行开架借阅,但在工作手段上绝大多数还是使用传统手工管理,现代化程度很低,更没有一个开放的电子阅览室。调研中有9个州(市)级党校图书馆(室)(昆明、保山、大理、怒江、普洱、临沧、文山、昆钢及昆铁)、4个县(区、市)级党校(威信、泸西、双江、沧源)有计算机,占调研总数的19%。但总体上看,绝大部分的计算机都未用于图书流通借阅管理,而是用于普通办公。在自动化管理软件方面,昆明市委党校图书馆购买了ILAS软件,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设备,至今尚未投入使用。另外还有昆明铁路局党校图书馆使用了丹诚软件。由于现代化设备配备不足,各图书馆(室)文献信息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和服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滞后。信息资源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难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满足读者的需要。

三、加强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建设的对策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我省党校图书馆(室)大多仍处于传统图书馆发展阶段,总体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基于现有基础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不同程度地改变这种现状。

1、加强宣传,形成共识。此次调研了解到的正反事例表明,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党校图书馆人精心经营,才能建设和营造出一个个与时俱进、适应党校事业发展需求的图书馆(室)。这就提示图书馆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多向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宣传推介工作,不仅一般性地宣传图书馆(室)在四个文明建设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功能,而且,要结合学校实际宣传图书馆(室)的服务,让学校领导充分了解图书馆在支撑学校教学、科研体系,帮助教研人员和学员完善自身素质,促进和提高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巨大作用,看到本校图书馆(室)与兄弟单位的差距,从而在机构设置、馆舍建设、人员配备、经费提供上予以保证。通过广泛有效的宣传,在全校范围内形成重视图书馆建设的共识,推进云南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2、立足自身,探索途径。云南各党校图书馆(室)加强自身建设,主动出击,寻找适应自身发展的出路也是至关重要的。广大图书馆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本着“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在现有条件下,积极探索发展途径,以确保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1)藏书注重突出重点。在文献购置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藏书不仅要有计划,更要突出重点。在文献选择过程中,根据读者利用的情况和党校事业发展需要进行筛选,正确把握“适用”与“质优”的标准,努力做到“以用为主,兼顾收藏”,提高藏书质量,建立适用性较强的文献资源体系。(2)数字文献资源建设注重切合自身实际。在新的环境下,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与纸质文献资源建设一样,必将成为党校图书馆(室)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文献资源以其内容的丰富、检索的便利而吸引了大量的读者,而数字资源建设所需的网络平台及其高昂的价格也使大多党校图书馆(室)望而却步。即便条件允许,其投入产出比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此,在读者需求量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党校图书馆(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简便、经济、适用的方式(如统一申请包年服务或者直接购买使用卡等)为本校读者提供数字文献资源服务。(3)资源服务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在当今信息时代,任何一个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资源都无法全面满足读者的需求。云南各党校所在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图书馆(室)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应特别注重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根据本地区文化特色和比较优势开展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如浙江省省、市两级党校图书馆就十分重视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别有杭州市委党校的《市情研究》、宁波市委党校的《浙东学术文化》、舟山市委党校的《海洋经济》、温州市委党校的《温州模式研究》等。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可以围绕当地民族文化和经济社会与特色产业发展,全方位系统地搜集有关的书刊资料和实物,建立本馆(室)特藏,开展特色文献资源服务。不论是公开出版的书籍、报刊文章还是内部出版物,不论是文件,还是照片及其他形式的资料,只要确实是属于本地特色收藏范围的一律搜集齐全。

3、依托学会,深化合作。以全国党校文献信息学会云南分会为依托,积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制定党校图书馆(室)的建设规划,统一调整和确定各成员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和任务,突出各成员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特色,建立地区性的党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体系,避免文献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重大遗漏。(2)通过团购形式,提升与文献出版发行商和设备、软件经营商、数据供应商的谈判实力,以集团优势争取优惠价格,降低文献资源的建设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益。(3)集中对党校系统的图书馆员进行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只有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既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的人员,才能胜任现代技术环境下的读者服务工作,才能为读者提供快速、准确、满意的服务。

4、建立平台,实现共享。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各党校的图书馆工作者均表达了尽快建立云南省党校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强烈愿望。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家看到了身处信息时代,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独自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大家吃够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造成严重浪费的苦头,大家看到了一些先进地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巨大效益。今年5月正式开通的浙江网络图书馆(http://www.zjelib.cn),就是以全省公共图书馆为成员馆的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为所有在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局域网范围内的读者提供1.7亿条中外文文献信息,260万种图书书目信息,180万种图书原文传递、6亿页全文内容检索,1万多种电子期刊、2000余万篇论文原文传递或全文下载,2万多部视频和众多地方特色数据库,以及浙江全省公共图书馆馆藏目录信息,而且数据量还在逐日递增。如果全省党校系统共用一个文献信息资源平台,共享各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那么,云南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室)的整体资源实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将成倍地增强,可以为全省干部培训轮训及党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责任编辑:许如江

G252.65

A

1671-2994(2010)02-0174-03

2009-09-08

李建平(1959- ),男,云南富源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图书馆馆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图书馆学。(课题组长)

沈 群(1969- ),女,云南个旧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图书馆副馆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副组长)

成 员:李燕英、包兴荣、周敏、高萍、胡晓雯、宿云梅、尹星执 笔:李燕英、李建平

猜你喜欢
市委党校党校云南省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排规范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来稿须知
党校教学应重视党性教育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组稿方向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太原市委党校元旦茶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