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010-08-15 00:51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胚胎学供者解剖学

房 霞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辽宁 大连 116001)

如何在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房 霞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辽宁 大连 116001)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质疑能力;创设情境

1 创设情境

(1)建立平等、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既是他们的引路人,又是他们的朋友,在课堂上敢于畅所欲言、展示个性。教师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对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创造性问题和在探索中取得进步的学生予以表扬。尊重成绩差的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从鼓励、肯定中获得成功。

(2)采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多角度、全方位探索教学内容。如讲大小循环时,由于学生在初中学过生理卫生课,教师便可以引导、启发学生,使之建立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如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途径,肺静脉和肺动脉内分别流的是什么血液等。通过回忆、讨论,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了其思维能力。另外,要留给学生10分钟时间进行思考、消化,为学生质疑提供时间保证。

(3)学生对实验特别感兴趣,而且还会提出相关问题。如在做骨的理化性质实验时,让学生观察、触摸煅烧骨和脱钙骨。学生发现,脱钙骨柔软,甚至可以打结,而煅烧骨坚韧。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脱钙骨柔软而煅烧骨坚韧?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老年人容易骨折,儿童的骨容易变形,而中青年人的骨既有很好的弹性又有很好的韧性?这使学生的眼、耳、口、手和脑同时运用,得到锻炼。

(4)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涉及社会、伦理问题。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探讨社会、伦理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习内容多样化、综合化,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主动、独立,学习过程更开放、民主。学生通过探究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合作。如“克隆人”存在很多社会、伦理、法律问题,有伦理上的尊严、自主、和谐问题,社会上的家庭、身份与歧视、人口问题等。应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又如器官移植中的主要伦理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提供器官,供者是否自愿或事先有无同意捐献器官,供者是否可以不需要这个器官而保持生活质量,供者是否已经不再需要所提供的器官,等。答复如果都是肯定的,器官移植就符合伦理。教师可问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何想法、如何评价,是否也有捐献器官的想法等。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查找资料,不仅丰富了知识,也培养了学习兴趣,还养成了乐于探究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5)以案例为切入点的研究型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智力。如在讲男性尿道时引入这样一个案例:某男性不能自主排尿,护士给其插导尿管,在插管过程中屡屡出现阻碍,最终也未将导尿管插入膀胱。之后提出为什么会出现插管困难,其解剖学因素是什么等问题,学生就会对此产生极大的兴趣,且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正确引导

(1)对一些概念,特别是学生容易模糊概念,教师要有意识地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质疑的方向。如肝门静脉和肝静脉这2个概念,虽然只相差一个字,但其功能、范围各不相同。对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明晰了概念,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又认识到了设问、质疑在解惑中的重要性。

(2)为了方便教学,教师不得不把一段完整的教材分割成几部分,并且将其分插在不同的课中讲授。这样,就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教师有必要在授课中将这些内容进行联系。

(3)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在讲解人体的躯干骨——脊柱有4个生理弯曲时,教师可提问:青少年时期为什么要保持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讲牙齿结构时,提问:如何刷牙才能预防龋齿;讲消化管时,提问:如何注意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讲呼吸系统时和学生一起讨论吸烟的危害。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4)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提出有见地的问题,所以必须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

G630

A

1671-1246(2010)06-0049-01

猜你喜欢
胚胎学供者解剖学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心理护理干预对首次干细胞捐献者不良反应预防作用的效果分析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供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造血干细胞移植亲缘供者及家属心理干预对捐献成功实施的影响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