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护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10-08-15 00:51侯鹏高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五年制解剖学专业课

侯鹏高

(宿州卫生学校,安徽 宿州 234000)

五年制高护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侯鹏高

(宿州卫生学校,安徽 宿州 234000)

针对从学生学习的特点、实际情况、知识背景等入手,进行两阶段授课模式;以案例为中心,为专业课教学做好铺垫;以临床护理为契入点,促进基础教学与临床实践互动;组建科研兴趣小组,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实施考试改革,促进优化知识评价体系等问题,探索五年制高护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

我校自2000年开设五年制高护专业(即“3+2”模式)以来,现已有四届学生毕业,其余各届有的已进入实习阶段,有的在校学习。按照“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1]”的教育理念,本着“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2]”的培养原则,我校针对五年制高护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和学生特点等对人体解剖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以学生学习特点为依据,进行两阶段授课模式

人体解剖学是五年制高护专业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先修课程和主干课程,也是五年制高护专业的学生首次接触的医学专业基础课,因此,如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扎实基础是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学生由初中阶段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外语等课程,改为主要学习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一开始要有个过渡适应的过程。为此,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人体解剖学采取一年级上、下两学期两个阶段授课的模式,其中下学期主要讲授较难的神经系统部分。在第一学期时授课速度应先从慢逐渐过渡到正常,使学生建立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概念,为其进一步学习神经系统夯实基础。两个阶段的授课模式中间有一个寒假,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复习,同时预习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分两阶段授课的模式教学效果较好。

2 以案例为中心[3],为专业课教学做好铺垫

在教学伊始即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课的兴趣,使学生明白学好人体解剖学可以为将来学习临床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背景进行学习迁移,我们根据课程的不同系统、不同阶段编写了20多例案例应用于教学,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其对人体解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融会贯通,为其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

案例1:在肝门静脉的解剖学形态教学过程中,我们分析在皖北地区,酒厂多,人们有过量饮酒的习惯,而学生也学习过酒精性肝硬化的相关知识,知道当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时,食管静脉丛、脐周静脉丛(网)、直肠静脉丛中的静脉血回流入肝受阻。从而可对学生进行点拨:由此而导致患者出现颈静脉怒张、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脾大脾亢、便血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案例2:在对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的解剖学形态教学过程中,我们分析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后对其进行点拨:左主支气管细而长,右主支气管粗而短,左主支气管细且走向倾斜,右主支气管粗且走向垂直,所以,异物容易掉进右主支气管内。

案例3:在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分析学生都有高血压心脏病和肺源性心脏病的知识背景后,讲授心脏射血的动力和阻力,并对其进行点拨:高血压心脏病是后负荷增加的机理和概念,肺源性心脏病是前负荷增加的机理和概念。

3 以临床护理为切入点,促进基础教学与临床实践互动

五年制高护专业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其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同于三年制中护专业,因此要培养适合临床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就要在对其进行医学教育期间将基础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融合起来。我们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以临床护理为契入点,促进基础教学和临床实践互动[4]。如在讲到食管和胃的解剖结构时,适时引入临床护理的洗胃法,重点讲清食管的“三个狭窄”和从切牙到贲门的距离以及从切牙分别到“三个狭窄”的距离,为学生在临床护理时学习洗胃法奠定基础;又如在讲到男、女性泌尿系统时,适时引入临床护理的导尿法,重点讲清男性尿道“三个狭窄”及“两个弯曲”,男、女性尿道的长度特点以及临床导尿时要消灭耻骨前弯这些知识点;再如:在讲到臀大肌时,适时引入临床护理的常规肌肉注射法,重点讲清为什么要在臀大肌外上象限肌肉注射的原理等。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4 组建科研兴趣小组,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针对一年级新生首次接触医学课程、现有教学课时压缩和解剖标本来源紧张等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组建科研兴趣小组的办法,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科研兴趣小组中,教师会定期进行说课,可吸收学习好且有兴趣的学生参加。比如,我们进行的视觉传导通路说课,采用图示法进行教学,在黑板上画出视觉传导通路的一个视神经交叉、一个视野的虚拟交叉和传导路线图,分别列出左右视神经、视交叉、视束、视区损伤而出现的颞侧或鼻侧视野的偏盲情况,教学效果很好;又如,我们分系统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吸收有兴趣并有一些电脑知识的学生参加,既搞了科研,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再如,我们在讲到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损伤时,组织了人体解剖学画图竞赛,使学生明确了什么是三个半指感觉障碍、一个半指感觉障碍,什么是“猿手”、“爪形手”、“垂腕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先后在《卫生职业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1篇,其中省级科研课题1个。不仅如此,在我市教学大检查过程中,“女性泌尿系统”这一课受到了听课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5 实施考试改革,促进优化知识评价体系

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建立学生学习成绩全过程评价体系,在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护理思维能力以及人际交流能力等方面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积极实施考试改革,探索新的考试手段和考试方法。如实行互测互评的测验办法,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出题,各班互测互评,在实行中我们体会到出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测验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定成绩更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行“人机对话”的测验办法,我们把所编的习题集输入电脑,让学生按 1、3、5 或 2、4、6 或 3、6、9 的序号随机抽题进行测验,既满足了学生对电脑操作的学习要求,又增加了测验手段,而且有一定的价值和推广意义;实行实验考核的测验办法,主要是让学生观察标本或解剖模型,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效率;实行理论考试题型“多元化”,包括是非题、选择题、填图题、简答题、问答题等多种题型的考试形式,制订学生综合评价制度,以促进优化知识评价体系的建立。

[1]周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EB/OL].http://people.com.cn/GB/paper85/15203/1348114.html.

[2]戚跃勇,陈林,高加蓉,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6,35(23):2195~2196.

[3]惠雪枫,李小记,王航辉,等.PBL教学法引入神经解剖学教学[J].解剖学杂志,2008,31(4):602~603.

[4]韩卉,庞刚,黄学应,等.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成效[J].安徽医药,2009,13(3):347~348.

G420

A

1671-1246(2010)06-0065-02

猜你喜欢
五年制解剖学专业课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