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学生发展 确立可实施性语文教学目标

2010-08-15 00:51张全亮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课文教材目标

张全亮

(宿州卫生学校,安徽 宿州 234000)

着眼学生发展 确立可实施性语文教学目标

张全亮

(宿州卫生学校,安徽 宿州 234000)

可实施性;语文;教学目标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指出:每堂课的教学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进行一番认真的剪裁,要确定目标,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分解疏导。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目标不明确,必然会导致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昏昏欲睡的景象。教师讲授的许多内容与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无关,导致学生兴趣索然,教学效率自然不高。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及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位置。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非常重要的依据,是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衡量标准。一名语文教师要使一堂语文课真正地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注重领悟以教材为载体的教学目标。为此,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活动全程,着眼学生发展的观念。

就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看,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虽然已得到广大教师的公认,成为评价教师授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要么为了省事不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要么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在实施性方面存在问题,或流于肤浅,或过于繁杂,或大而无当,或目标与内容相脱离,或只考虑“教”而不考虑“学”,不能以对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脱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情感认识水平,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因而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完成目标的效果就不好。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以及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呢?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要,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之上,建立在教师对语文教材的深刻把握之上,做到明确、具体,可实施、可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确定语文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当前大多数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往往运用引导、点拨、培养、启发等行为动词来表述,这实际上指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以教师为主导,而非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或结果,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换句话说,教学目标要具体说明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后学生能做什么、说什么或达到什么程度。例如,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致橡树》;能找出课文《我的空中楼阁》中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能说出其作用;能默写诗歌《峨眉山月歌》,掌握诗歌的语言特点,等。

2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透彻把握教材为基础

语言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服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目标体系。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整套教材是个大系统,每一册书、每个单元、每篇课文都既是独立的又是紧密相关的系统,这就要求教师从宏观整体和微观具体上,对教材有系统的、立体的把握。为此,语文教师要肯下工夫,花大力气,精准地学习并理解课程标准的意图;同时要深入钻研教材,通过钻研教材来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充分领会总体目标是如何在每册书、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中逐一落实的,编制出属于自己的、操作性强的、完整的目标体系。

3 确定语文教学目标,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一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多,有些教师一味求全,面面俱到。这样势必会造成一种为了完成目标而疲于奔命的教学状况,真正的重点内容没时间讲、没讲透,教学效果如何可想而知。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紧扣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及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确定教学重点的标准、把握难点的尺度。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4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定位准确,体现学科特点

中学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打好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注意4个方面:识字解词,增加词语积累;整体认知,把握课文概要;局部推敲,训练遣词造句;熟读背诵,领悟读写之道。一篇课文,无论何种文体,无论篇幅长短,若能落实这4个方面,必将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基本能力,增强语感。

5 语文教学目标的出示方法要灵活

在确立教学目标之后,对于目标的表述和展示不能死板,要尽量以问题的形式出现,避免使用结论性的语句。如:《祝福》这篇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是什么;《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理想;《白杨礼赞》一文作者通过白杨树赞美的对象是谁;《荔枝蜜》欲扬先抑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等。另外,教学目标的出示还可以通过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出示的时间一般可以放在一次课的开始,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地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出示。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反馈评估,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适时矫正。

6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具有可实施性

教学目标的可实施性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可检验性和可操作性上。倘若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可操作,那么教学只能是空谈,就更谈不上效果。著名的语文教师冯起德说:“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师素质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求知欲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朝着高效快速的方向发展。

此外,教学目标的确立还要体现三维目标整合。三维目标具体是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这是知、情、行的有机统一,包括知识、情感、动作技能这3个领域,从而形成了整个目标体系。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统筹安排,整体把握,避免杂乱无序,简单罗列。既要注重知、情、行的有机统一,又要兼顾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针对文本内容、特点,分层次、分梯度地设置目标,实现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发展目标的定位与组合。比如:《项脊轩志》一文,将2课时的目标设定为4个梯度,即(1)了解作者归有光的生平和其散文写作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3)借助工具书翻译,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虚词;(4)体会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感情并写一篇反映亲情的小作文。这样,既注重了高层能力目标、发展性目标的落实,也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形成。

总之,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时刻关注学生。在确立教学目标前,教师必须先吃透教材,能够驾驭教材,体现导教与导学的有机统一,然后再根据师生的适应力进行适当调节。只要做到教学目标具有可实施性,其就能真正起到引导、控制和评价教学全过程的作用,语文课的教学,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做到生动、高效。

G420

A

1671-1246(2010)06-0062-02

猜你喜欢
课文教材目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