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诗中典故翻译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2010-08-15 00:47何大顺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缺省典故唐诗

钱 浩 何大顺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浅析唐诗中典故翻译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钱 浩 何大顺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典故的频繁运用是唐诗的一大特色,但由于其所蕴含的大量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译者和译文读者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者以唐诗中典故的翻译为例,探讨了几种对典故的文化缺省进行补偿的方式,以期目标读者能够较好地领悟原作者的意图,达到应有的审美效果,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典故;文化缺省;补偿策略

在辞海中,典故的定义为“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它主要由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人名构成。作为汉语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典故的形成具有其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远的历史渊源。因其结构洗练、言简意赅、生动含蓄,典故的运用是唐诗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艺术手法。因此,在唐诗的翻译过程中对于典故的处理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一、典故翻译与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是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郭建中,2000:235)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为了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就必须要有共同的背景知识。同时由于这一共同背景知识的存在,在交流时就可以省去一些为双方所共知的东西,从而提高交际的效率。

然而,这种在日常交际中普遍但难以使人察觉的交际策略在翻译的时候却让译者很难处理。比如,在唐诗的创作过程中,诗人的目标读者和他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使用典故时也就可以省去一些他认为与读者共有的文化信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自然地将这些典故所蕴含的相关深层次背景文化知识添加进去,从而不影响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然而,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同时又有很强的民族性。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不同文化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而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这些差异必然会在语言上反映出来。同时,由于英汉这两种语言在文字系统、语言类型和表达习惯上也都存在差异。在文化差异和语言自身差异的双重影响下,这种原文作者和原文读者间的默契很难存在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而所形成的缺省往往会引起译文读者理解的语义真空。

比如李商隐的《锦瑟》中有两句为: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在这里,庄生化蝶和望帝化鹃都是典故,庄子曾经梦见自己化作蝴蝶,醒来时不知是不是蝴蝶在梦中化作了自己。蜀国望帝英年早逝,魂灵变成杜鹃,春来回到故园,直啼得血染山林。这两个典故对于稍有文学常识的原文读者来说很容易理解,但对于译文读者来说,由于缺少必要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如果仅仅将这两句直译为:

Zhuang Zhou’s puzzled “Is it the butterfly or I was dreaming?”

King Wang’s bleeding heart’s restored in the cuckoo appealing.

目的语读者即使不至于不知所云,肯定也是很难领悟作者的深层次含义,因此对于所缺省的文化历史背景的补述是必要的。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方式,面对的是不同文化。王佐良先生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作为汉语的精华,典故所蕴含的大量文化背景知识,在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所形成的文化缺省往往会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巨大的阻碍。这种缺省如果不经有效的处理或补偿,读者往往会难以理解原文,但同时如果过份强调这些额外信息或背景知识,又会影响诗歌的含蓄美和韵味。因此,译者在处理唐诗中典故的翻译时,要采取灵活的变通方法,尽可能地不影响或少影响原文的修辞效果和美学价值。

二、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

补偿是翻译的一种手法,许多翻译理论家对补偿的概念有过定义,比如,Newmark认为补偿主要是用来弥补译文在语义、声音效果、修辞及语用效果等方面的缺省,而且译文可以在不同于原文的语句中再现这种效果(Newmark,1988:90)。Harvey将补偿定义为“在原文效果缺失的情况下,运用目的语或目的文本特有的手段在目的文本中再现出与原文相似的效果的一种补救方法(a technique for making up for the loss of a source text effect by recreating a similar effect in the targettext through means that are specific to the target language and/or the target text)。”(Harvey,1995:66)刘重德认为,补偿是克服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一个有效方法,翻译中的补偿是为了补救在将源语言的语言形式向目的语转换过程中所造成的语义损失。

可见,补偿强调和针对的是翻译过程中的缺省(loss or default),而这种缺省可能包含多方面的,有意义的缺省,效果的缺省也可能是语境的缺省,对于唐诗翻译中典故的处理方法,补偿策略是解决其文化缺省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文化补偿,设法将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意义丢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对于译者来说,在处理原文中存在的文化缺省时最大的困难是找准这些暗含的文化因素,其次就是采用何种补偿策略。然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补偿策略的选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译者就有责任针对不同诗句环境中的典故,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找到最佳的补偿策略。

(一)直译加注法

直译加注法是指在对唐诗中典故直译时采用添加尾注或脚注的方法来补偿直译带来的意义损失。通过脚注或尾注,添加了必要的背景信息,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典故在此处使用的深层次意义。通过这种策略,目标读者不仅能理解到完整的文化意象,而且能体会汉语诗歌的特色。例如: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

对于诗中坠楼绿珠的典故,许渊冲在翻译的时候就是采用了加注的方法,使得诗中原有的形象得到保全:

At dusk in the east wind the flowers will fall just Like "Green Pearl"tumbling down and mournful birds will sing.*

*"Green Pearl",favorite of Shi Chong(249一300),killed herself in the Golden Valley Garden as the result of a Court intrigue.See Notes on Wang Wei's Maid of Luoyang.(许渊冲等,1987:319)

加注法对于那些对中国文化不是很了解的译文读者来说是增加理解典故所需额外信息的好方法。当然,也不提倡注解的过多运用,这样会打断读者的阅读进程,减少阅读兴趣。

(二)文内增译

文内增译是指在译文中点明原文读者不言而喻,而译文读者却不一定知道的意义。增译就是将原文的表层结构还原成其深层次结构在译文中再现出来的一个过程。以杜甫诗《蜀相》中“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为例,大多数中国人对于“三顾茅庐”这个故事都很熟悉,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还是要添加一点简单的说明,吴均陶翻译如下:

Thrice the Emperor to him came for the plan to rule; Two reigns the noble statesman served heart and soul.(许渊冲等,1987:162)

在一文中,直译的同时加入了主语,即使译文读者不能完全领悟诗歌的意境,至少对典故的由来有了大概的了解。对于文内增译,我们要认识到,由于诗歌翻译不同于其他文本,在韵味的表达和诗行长度的控制上有其要求,如果需要添加过多的文化信息,这种方法的使用也就受到限制了。

(三)释义法

释义法是指不逐字逐句翻译原文,而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向译文读者直接说明原文的意思,将原文中的深层次含义用通俗易懂的译语表达出来,以Fletcher对孟郊诗《古别离》中“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为例,“莫向临邛”用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如果采用直译,肯定非得加注,即使这样,也只能传达诗歌意思,而不能兼顾其意美。Fletcher翻译为:

Your late returning does not anger me

But that another steal your heart away

他将典故的深层次含意译出,使得诗中主人公那种欲言又止、哀怨忧伤的情态跃然纸上。

(四)替代法

替代法是指用目的语文化中的意象来取代原文典故所表达的文化意象。这两种意象在原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心中往往能产生相同或近似的联想意义,这种策略能够比较容易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例如在张祜的《宫词》中,有这样两句: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在唐代,何满子是一个色艺俱佳的歌女,但最后要被处死,在临死之前她唱了一首悲伤的歌。这首歌是如此感人以至于皇帝听到后出人意料地赦免了她。从那以后,“何满子”成了悲歌的代名词。许渊冲将这两句翻译为:

Singing the dying swan's sweet lay

Oh,how can she hold back her tears!(许渊冲等,1987:323)

许渊冲将“何满子”替换为西方文化中的“dying swan's sweet lay”,很容易引起目标读者和原文读者相似的反应,但诗歌原有的特色在译文中就散失了。作者认为,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其目的就是要促进文化交流,在唐诗典故的翻译时,这种“替代法”对于汉语文化在目的语读者之间的传播有很大影响,译文读者虽然可能读懂这首诗,但诗中的原有意象美很难感知到。所以这种方法只有在其他策略难以达到目的时才应该去尝试。

三、结语

翻译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本文简要地探讨了唐诗典故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和进行文化补偿的四种策略,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真正做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等值,译者绝不可能只使用某一两种策略,或一成不变地用一种策略去解决所有问题,而必须从具体的情况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手法传达原文信息。对于翻译中的这种文化缺省现象,一个好的译者应在忠于原文作者和忠于译文读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在翻译中尊重文化差异,以谋求文化共存与融合。

[1]Harvey,Keith.A Descriptive Framework for Compensation[J]. The Translator,1995,(1).

[2]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Translation[M].New York: Prentice Hall,1988.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吕淑湘.英译唐人绝句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6]许渊冲,陆佩弦,吴均陶.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香港:商务印书管香港分管,1987.

(责任编辑:周金萍)

H315.9

A

1671-752X(2010)02-0035-02

2010-01-25

钱 浩(1986-),男,安徽桐城人,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比较理论与实践;

何大顺(1954-),男,湖北宜昌人,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翻译比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缺省典故唐诗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基于“缺省模式”设计平台的控制系统研发模式重塑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唐诗赏读
闻鸡起舞
关联期待与缺省推理下缺省语境的生成模式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观点句中评价对象/属性的缺省项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