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方音乐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2010-08-15 00:44李俊
台州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台州教学内容传统

李俊

(台州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高校地方音乐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李俊

(台州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地方音乐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中一个重要的拓展与补充,对高校地方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整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等问题。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整合应根据各地地方音乐的具体情况而确定;教学模式应有别于传统的模式,运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多种学科相融合的模式;针对教学评价中学生评价存在的不足,应采用更为科学的评价方式。

高校;地方音乐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实践

高校音乐课程长期以来沿袭音乐院校表演与理论专业的课程设置,均采自欧洲音乐院校教学体系,导致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趋同化,作为地方性高校,如何凸显自己的地方特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开设地方音乐课程并对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是体现高校音乐专业课程特色的重要途径。

进行地方音乐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与研究,有利于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给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突破口。有利于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使得地方音乐教育在整个高校音乐教育中更加完善,从而能提高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地方本土传统音乐的传承、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

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虽已有不少论文有所涉及,但关于地方音乐在教学内容、模式、手段、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关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认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及其资源的挖掘整理工作,其课程应该纳入高师音乐课程范围。[1]有根据不同地域存在不同文化程度的差异,通过“地域分类法”、“民族分类法”和“形态分类法”三级分类排列,构建了具有高师特色的民族音乐课程结构。[2]有对地方戏曲音乐文化如何引入高校音乐教学进行了探讨。[3]有从性质、地域、艺术形态,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本土音乐是民族区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三个方面对本土音乐作了学术定位。[4]有提出了地方音乐课程在地方性本科院校中的设置与教学等方面的思考[5]等等。

以上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对地方音乐与高校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做了探讨,但总体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主要结合台州地方音乐在教学中的应用来探讨高校地方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的相关问题。

一、地方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整合

教学内容是地方音乐课程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如何科学地选择与整合教学内容对这门课程至关重要。

(一)教学内容的拓展。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当然要以地方音乐为主,这里的地方音乐主要涉及当地的传统音乐形式。我们在将这些传统音乐形式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时,不应仅仅只关注某些有代表性的、有影响力的戏曲或曲艺等音乐品种,而应该广泛深入地拓展教学内容,尽可能将当地戏曲、曲艺、器乐、民歌、仪式音乐、宗教音乐等多种传统音乐形式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

台州有着丰富的地方传统音乐资源,如戏曲类的台州乱弹;曲艺类的临海词调、台州道情等;民歌类有号子、山歌、小调、儿歌等形式;歌舞类有黄沙狮子、上盘花鼓、大石车灯等;器乐类有丝弦乐、丝竹乐、丝竹锣鼓乐、吹打乐、锣鼓乐等多种形式;宗教音乐有天台山佛教、道教音乐等;此外,还有迎神赛会等仪式音乐。

以上所列地方传统音乐资源应该只能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这些内容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地方音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不同的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地方音乐在品种与风格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把这些地方音乐作为教学内容时,也要区别对待。但是如果在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只包含这些内容,一来未免显得枯燥,二来有些不够深入。因此在介绍传统音乐本体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传统音乐形成、发展、生存的背景及空间进行必要的介绍,比如在介绍台州地方传统音乐时,有必要介绍台州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背景。因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变异是在特定的历史过程中逐步构成的,而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其变异、更新往往表现为局部的、量变的。因此,每一个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品种,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古老音乐文化品种,它自身都不同程度地留存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积淀,以及不同民间音乐家创造的痕迹。[6]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针对以上拥有的丰富的地方传统音乐资源,如何将其有效地进行整合并合理地运用到我们的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非常重要。在进行整合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广泛深入地收集各种相关的地方传统音乐的资料以及地方城市的背景资料,这包括文本资料、音像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而后,按照覆盖面广、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结构合理等原则进行资源的整合。

由于地方音乐课程大多为专业选修课程,主要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这类主干课程的补充与延伸,因此,重在让学生了解地方传统音乐生存的环境、基本流变历史、基本艺术特色、音乐与当地文化的关系等,激发学生思考面对中国传统音乐日趋狭窄的生存空间,如何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如何对现存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等问题。鉴于此,地方音乐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对于音乐本体进行基本介绍即可,不必作非常深入地分析,这可以以论文或课题的形式进行专门的研究。

具体到台州地方传统音乐来说,像台州乱弹、黄沙狮子、温岭大奏鼓、临海词调、玉环坎门花龙等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作为重点内容。比如台州乱弹,原名黄岩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被文化部列为全国318个地方剧种之一,是台州惟一的地方戏曲剧种。曾流行于台州、温州、宁波、绍兴及金华、丽水等部分地区,有300多个剧目、兼唱昆腔、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唱腔,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剧种之一。可以说台州乱弹是台州最有影响力的传统音乐形式。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作详细介绍,如台州乱弹的沿革、剧目、声腔、脚色行当与表演艺术、乐队及乐器演奏等方面。此外其它一些地方传统音乐形式可根据其重要性、材料收集情况等进行详略结合介绍。这种模式扩展到其它地方,也是具有一定适用性与参考价值的,这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整合。

二、地方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运用是否得当,是这门课程教学能否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根据这门课程的特殊情况,其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有一定的区别。

(一)运用参与式、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接受为主,这就容易造成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而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针对这种现状,对这种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改革的关键在于要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以学生为主体,就要给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空间,将互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变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单向行为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双向及多向行为。也就是说,课堂的教学活动除了教师必要的讲解之外,更多的注意力应放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我这里提到的互动的方法主要有学生参与、教师和学生提问、学生之间讨论、教师给予启发式引导等。如我们在地方音乐课程上教授台州乱弹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来讲他们所熟悉和认识的台州乱弹,或者演唱、表演台州乱弹,这就能做到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预先就设置好的问题提问,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疑惑、问题或想法也可以提出来,这种提问式的方法无形中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针对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给予启发式的总结,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要实现这种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有充分的课下准备;其次学生要提前预习上课的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这种模式才能起到较好效果。

(二)引入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思维与方法的教学模式。现在高校教学中一般要求涵盖的信息量要大,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局限于介绍本学科、本专业的内容,运用本学科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地方音乐课程教学中不应局限于音乐学这一学科,要广泛借鉴和运用其它学科的内容和思维方法,要考虑到对影响地方音乐的多种因素的融合和贯通。如在介绍台州音乐发展概况时,必然要涉及到历史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及思维方法。台州音乐文化的生成离不开台州这个地域发展的整个历史,只有宏观地对台州这个地域甚至浙江乃至吴越地区的总体发展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微观地知道台州音乐发展的状况;台州音乐文化是伴随着台州地方民俗的发展而发展的,要了解台州音乐文化,必须要深入了解台州的民风、民俗和民情等因素。中国周代的采风,主观上收集的是民间音乐,客观上收集的是民风民俗;台州音乐文化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人们创造音乐、传播音乐、接受音乐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发展变化,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法也是必要的。当然,除了引入以上几种提到的学科之外,还有些其它的学科也是值得借鉴的,如与艺术相关的其它学科、考古学、人类学以及自然科学等等,这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运用。

(三)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地方音乐课程教学的一种独特的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来说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我们的周围基本都能找到实例,由于地利的因素,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成为了可能。比如我们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了解理论,再带学生赴台州各地深入实地考察、采风,亲身体验在课堂上了解的台州地方传统音乐形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首先要让学生对所考察的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准备相关的资料及采风的器材等;其次要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带着问题去考察、采风;最后要让学生对采风的成果进行整理、总结。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更能让学生亲眼目睹地方音乐的生存现状,激发他们保护、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决心。二是将地方艺人请进校园、课堂。这种模式是将地方民间音乐直接引入到校园或课堂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与学生走出课堂采风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邀请有影响力的台州传统音乐的传承人进校园、课堂表演和讲课;邀请台州传统音乐的班社、组织来校演出;邀请当地对台州传统音乐有一定研究的专家来校讲学等等。这种方式一来可以让地方传统音乐得到广泛有效地传播与交流,二来可以让学生更好更深入的学习了解地方传统音乐,三来可以增强学校与地方的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在保护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中作用。

三、地方音乐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

教学评价是这门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这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7]针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尤其是在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方面,对于地方音乐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能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而且,对与过程的评价比例甚至可以大于对结果的评价比例,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学生提问的多少与质量、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的水平、学生平时所写的与本课程相关的文章及思考等方面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评价。而对结果的评价往往是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这部分评价是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评价方式,但对于像地方音乐课程这类专业选修课而言,可根据情况适当弱化甚至取消这种方式。

(二)采用自评与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和教师评价学生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养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习惯,可以时常对自我进行反省,可以不断总结出自己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采用这种评价方式时,可加大学生自评的力度,适当结合教师的评价。如何控制好学生的自评是比较重要的,应让学生在自评时能说明自己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哪些方面做得较好,哪些方面做得还不足,存在哪些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等等。要尽可能让学生对自评的结果给出一个合理而详细的解释。

(三)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地方音乐课程而言,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增加实践的比重。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对实践的评价非常重要。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式。比如,针对台州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如果能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台州各地采风、观看演出,或在校园内观摩相关专家、艺人讲学、传艺,再撰写相关论文,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将受益匪浅。在教学评价时,就应该对学生平时参与这些实践活动时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最后结合学生所撰写论文的质量给予综合评价。

目前高校音乐师范专业教学中,尤其是地方音乐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的单薄,教学模式的陈旧,教学评价的单一等,严重影响了高校地方音乐课程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鉴于此,有必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问题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运用课堂内与课堂外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地方音乐,这样使得教学模式能更为灵活多样。开设地方音乐课程,并对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为今后的高校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音乐学,2004(1).

[2]胡小满.以地域文化为基础构建高师民族音乐课“三分法”结构[J].中国音乐,2004(2).

[3]杨永贤.绍兴地方戏曲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尝试[J].中国音乐学,2008(1).

[4]龚妮丽.本土音乐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定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5]黄华丽.对地方本科院校设置地域性民间音乐课程的思考——兼谈《湖南瑶歌》的课程内容及结构[J].艺术教育,2006(1).

[6]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8.

[7]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9.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ethod of Local Music Course at Universities

Li Jun
(School of Art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The local music course is an important expanding and a supplement for the music professional course settings at universities. The study on teaching method of the local music course concerns mainly the expandi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l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The expanding and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local music. The teaching model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which could be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ways and various subjects.About the shortage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to the students, more scientific approaches should be adopted continuously.

university;local music course;teaching method;research;practice

G642.421

A

1672-3708(2010)05-0069-04

2010-07-30

李 俊(1978- ),男,湖北鄂州人,讲师,主要从事音乐学理论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台州教学内容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台州远洲墅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乞丐王”——记感动台州十大人物之一王曰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