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现状与政策构建
——基于重庆融资体系的实证分析

2010-08-15 00:50杜茂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重庆市重庆贷款

杜茂华

(长江师范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8100)

□经济与管理

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现状与政策构建
——基于重庆融资体系的实证分析

杜茂华

(长江师范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8100)

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不健全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现状,探索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融资体系的政策构建,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和非银行中小金融机构,从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和建立长效融资机制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扶持并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现状;融资政策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群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产品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的崛起,解决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对我们国家GDP贡献超过了60%,税收超过了50%,提供了70%的进出口贸易和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同样是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力量,66%的发明专利,82%的新产品开发都来自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繁荣经济、扩大就业、调整结构、推动创新和形成新的产业的重要的力量。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加深的严峻形势下,加快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据渝中小企[2009]34号披露:2008年,重庆市中小企业达到16.8万户;当年新增从业人员12.4万人,达到373万人。重庆市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 2904.77亿元,1899.6亿元和135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5%,20.2%,和22.8%,占全市GDP比重分别达到57%、37.3%和26.5%。

据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最新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6月末,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366.3亿元,同比增长41.6%,增幅较2008年同期高出22.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全市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为3311.6亿元,同比增长59.4%。6月末,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8268.9亿元,同比增长46.9%,创2004年以来增速新高,贷款增速已连续5个月位居全国第一。目前重庆市贷款余额与GDP的比例接近1.5比1,金融产业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2]。

2009 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为400多户中小企业新增工业流动资金贷款23亿元,占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268.9亿元的0.278%。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全国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增长25%左右,而重庆增长为52%,比全国增幅高出一倍以上,居全国第一[3]。

以上几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地位特殊,作用显著;尽管重庆金融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且对中小企业贷款增长达到52%的高增长水平,但仅占贷款余额的0.278%,表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量依然极其低下,中小企业融资依然极其困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着力,通过制度和机制的构建确保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长效运行。本文拟通过分析研究重庆市在探索和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提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政策构建的基本设想。

一 重庆市探索和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基本现状

重庆市中小企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从全国来看,重庆中小企业在的发展规模和对经济的贡献相对滞后,但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近年来,重庆市地方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在探索和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贷款迅速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737亿元,同比增长52%,增幅居全国首位。其中,新增中小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占全市新增工业短期贷款的六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比例分别较5月减少9.95和14.74个百分点[4]。这些成绩的取得得力于政府积极探索和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创造性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农、中、建、交、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以及重庆十多家各类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力支持各类中小企业以及“三农”贷款,出台了多项效果明显的措施。主要包括:其一,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了中小企业的服务部。其二,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开通了有别于大项目和国有企业的短、平、快的贷款流程。其三,他们在中小企业贷款的品种创新上做出了很多的改进和创新,主要包括保底业务,质押贷款业务,应收帐款质押业务等,帮助了中小企业解决难题。

第二,整合重组本土中小银行,增强放贷能力。重庆的本土银行有:重庆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三峡银行三家,经过重组后,重庆银行资本金从2亿变成了现在的20多亿,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资本金从2亿扩大到了60亿,三峡银行资本金从1亿扩大到20亿。资本金的大幅度提高,及大地增强了银行的放贷能力,成为重庆地区为中小企业以及“三农”服务的一个很强的主力军。资料显示:重庆银行300亿的贷款余额中60%为中小企业贷款,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中的45%为中小企业贷款。重庆三峡银行60%贷款是贷给三峡地区的中小企业[5]。

第三,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组建和发展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融资中介平台。重庆市2006年正式挂牌成立三峡担保公司,2008年引入三峡总公司投入10亿元资本金后,已形成了30亿元的资本金规模,可以提供300亿元的担保;重庆有48个工业园区,现在已经组建了17个园区担保公司;国资委和经委联手打造了再担保公司,就是工业园区再担保公司;推动各类民营资金参与或者组建担保公司,拓宽担保公司资本金来源的通道。目前重庆有80多个担保公司,到年底,重庆将形成100亿元资本金的担保体系,按银监会的规定,一般可以担保1︰8的倍率,100亿资本金的担保公司就可以提供800多亿的担保资金,2008年1-6月,各类担保公司实际担保资金余额已达到384亿[6]。小额贷款公司是吸收公众存款,经营贷款业务的新型机构,是我国旨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而进行的重要金融体制创新。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是各种民间企业入股的资金转化为贷款,小额贷款公司不吸收老百姓直接的储蓄,因此,它不是一个商业银行,也不是农村信用社,它的发展模式是特定性质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以后,可以大幅度的替代农村或者各种社区有可能存在的地下钱庄、典当行,或者是高利贷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发展后整个网点可以覆盖到各种社区,各类中小企业有紧急融资需求时,可以从这些规范的小额贷款公司借钱。重庆是全国31个省市中贷款担保公司数量最多、资本金最大,小额贷款公司数量最多的省市。重庆今年还新审批了70多个小额贷款公司,这些小额贷款公司今年上半年实际放贷20多亿,解决了部分处在危机中,已没有办法从担保公司或者银行贷款的企业的难题。同时,重庆还设立了一批村镇银行,这些银行也起着提供小额贷款的作用[7]。

第四,搭建中小企业增加资本金信用的融资平台。重庆市政府着力推进四种类型融资平台建设。一是信托公司。信托公司通过发行一系列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托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不能满足贷款条件等等问题。重庆本地的信托公司包括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新华信托投资公司,这两家本地的信托公司今年将推进200多亿的信托。二是推动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2008年5月,渝富资产管理公司与亿泰证券就合资组建重庆亿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达成了协议。亿泰股权投资基金是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第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金额将达50亿元人民币。首家合资PE成立,标志着重庆欲打造西部私募股权基金中心。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激活中小企业资本信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本质是中小企业缺少资本金。一个缺少资本金的企业就不会有资本的信用,不会有融资的信用。100亿的私募股权基金能够激活1000亿的中小企业的资产。政府推动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让他们去优胜劣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本金,最后引导银行更多给中小企业融资。三是引入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是指风险投资机构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特别是处于创业初期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以期成功后获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风险投资在国外比较发达,在我国沿海地区和特大型城市开始兴起,而西部地区至今为止,仅有少数几个项目获得支持。今年初重庆市政府设立了重庆市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引导基金不直接投资项目,仅以母基金方式吸引社会资金(一般是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打捆资金)共同组建投资基金,由投资基金选择项目进行投资。母基金在投资基金中的比例不大于20%,因此,10亿元母基金至少可以吸纳40亿元社会资金,共同组建50亿元规模以上的投资基金。市政府还规定,50亿元的投资基金至少60%以上要投资于重庆本地项目,这为重庆本地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母基金已吸引“软银中国”等两家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组建投资基金,资金规模已达到20亿元,储备项目300余个,市政府还推出特别鼓励措施吸引境外公司来重庆搞风险投资,凡是到重庆来搞私募或者风险投资,重庆地方政府将组织当地的企业或者国有资本给予1比5的资金补充。四是成立租赁公司。租赁公司的作用就是为中小企业的设备采购、投资建设提供租赁性质的融资服务,这也是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增加的品种。一般来说,租赁公司一元钱能形成10元金融资金服务功能。到今年底,重庆将会有100多亿资本金的租赁公司体系,按相关规定,100亿资本金可以提800亿融资租赁业务。

第五,财政资金予以政策性支持。重庆市政府在中小企业发展的源头上、政策上、准入的市场空间上都通过财政资金给予政策支持。2008年财政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超过5000万,今年对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将超过1亿元。为促进三峡库区中小企业发展,重庆政府财政预算每年计划10亿元的三峡产业基金补贴中小企业。重庆市财政还设立专项政策补助资金,对中小企业中的农民工创业,大学生创业,下岗工人创业,移民创业等给予各种资本金补助[8]。

重庆市在支持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帮助它们走出困境方面作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探索,持别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通过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较快、较好的效果。但是,这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或办法还不够完善,还不够规范,还不够系统化,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称得上是一个“体系”。借鉴重庆的经验,对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一般规律,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体系,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是极其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 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构建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解决方法也涉及多个方面。从国际经验看,金融体系的完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难,国家和省市地方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但这些措施只是在现有金融体系下的应急举措,尚未形成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体系[9]。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必须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从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对称性和交易成本的比较优势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金融问题,构建以中小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为主体的中小企业金融体系,同时积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拓展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为此,本文拟在以下五个方面就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和非银行中小金融机构

发展地方中小银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我国中小银行的现状看,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面临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障碍。目前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主要是四大银行的分支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来,四大银行在集约化经营过程中,不同程度减少了县以下分支机构,或上收了县以下分支机构的贷款权。而农村信用社虽然数量众多,但经营亏损,风险突出,无力满足县域经济中广大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10]。

发展中小银行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结合国有银行的集团化改造,在国有银行推行金融控股公司制,改一级法人为多级法人,以增强基层金融机构的独立性,使其更好地为县域经济服务。二是将国有银行的县域机构改造为独立的地方银行。这一过程可吸收民间资本入股,从而发挥社会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积极性。三是在试点的基础上,以地市或经济发达县为单位,新设一批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中小银行。四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国家给予适当政策扶持。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将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体系。五是应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逐渐形成金融机构风险的市场分担机制,以增强金融机构改善经营的动力和压力。

(二)构建有效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政策支持体系

各级政府要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在现有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服务创新和体制机制的创新[11]。一是鼓励和支持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股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开展融资租赁、公司理财、账户托管等多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业务。二是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适当发展民营的中小银行,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地方区域性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建立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推动各金融机构把对中小企业贷款倾斜作为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一个具体举措,加大授信力度。四是政府要从政策制度上给商业银行松绑,降低银保合作门槛,改革不适用于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考核指标。五是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短、小、频、急”的特点,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如,开展小额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贷款、存单质押贷款、法人按揭贷款、个体私营小型技改贷款等。

(三)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客观来讲本身的信誉不是太高,为了让银行给它贷款,必须要有人给它担保。中央和地方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投入,使它们的实力更强,覆盖面更大,担保的倍数更高一点[12]。一是支持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区域性的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二是地方政府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机构,客观、公平、公正对企业的资信状况加以评定。三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内要专项列支中小企业担保资金,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予以担保业务补贴,确保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总额每年按财政增幅逐年增长。四是放宽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支持和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创办担保机构。

(四)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

直接融资方式单一会加大间接融资难度,因此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我国目前主要直接融资渠道包括: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创业投资和产权交易等,实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多元化,结构合理化,方式市场化和手段规范化是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目标[13]。创业板市场的形成,可以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创造条件,地方政府要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增加直接融资。一是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政策,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企业。二是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三是发挥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四是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提供服务。

(五)推进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政策创新和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政策创新

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是一种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近年来,一些省市这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并出台了一些相应的地方性政策支持这一对中小企业而言的创新融资模式。股权融资与银行贷款不同的是,股权投资人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更加规范有效的管理,获得技术、市场资源等新的机会,以及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达到高速发展目的的经营理念,而这些正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条件。由于股权投资在我国尚不成熟,法律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研究和规范的的问题很多[14]。一是国家应尽快试点并出台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债券管理条例”。二是通过制定法规鼓励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小型企业发债筹资的正常市场行为,摆脱过分依靠银行贷款的筹资模式,消除目前只允许由政府部门计划、个案审批的特大型企业发债而产生的事实上对中小企业歧视的政策。三是进一步扩大直至先放开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针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先扩大对其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做到收益和风险相匹配,鼓励更多的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四是股权融资,对投资者而言,投资前景不明风险较大,可采取整合股权投资资源,形成一种合作协调机制,同时为股权投资人提供一个整合项目资源、发掘潜力企业的平台。五是股权投资可以采用创建各种创业投资基金或者创业投资公司等形式,政府应给予适当税收优惠,可适当以参股形式支持,同时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投资者以有限制的比例投资。六是创设中小企业板市场,建立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平台。

[1]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中小企业年鉴[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3][4]重庆市贷款增速连续5个月全国居首[N].重庆日报,2009-07-21.

[5][6][7][8]黄奇帆:金融危机下重庆中小企业融资好于全国[DB/OL].新华网重庆频道,2009-07-08.

[9]邓明然.钟念.郭海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5).

[10]才 元,陈 延.创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研究[J].经济视角,2007,(9).

[11][12]任文涛.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几点建议[J].山西财税,2005,(2).

[13]肖 湖.中小民营企业多元化直接融资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学术),2008,(11).

[14]郑璋鑫.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创新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7,(11).

The Status Quo of Financing System of Mid-and-small Enterprises and the Policy Construction——Based on the Positivist Analysis of the Financing System of Chongqing

DU Mao-hu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dministration,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8100,China)

The imperfect financing system of mid-and small enterprises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for the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In this article,the writ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nancing system of mid-and-small enterprises,explores the policy for promoting and perfecting financing system by developing mid-and-small banks or other non-bank financing agencies,so that the difficulties for mid-and-small enterprises to finance can be overcome.

mid-and-small enterprises;financing system;present situation;financing policy

F121.23

A

1674-3652(2010)02-0113-05

2009-12-08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09SK007)

杜茂华(1962- ),男,四川南部人,长江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区域经济研究。

[责任编辑:雪 豹]

猜你喜欢
重庆市重庆贷款
重庆客APP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