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孟子心性论与其他心性学说的比较

2010-08-15 00:47
昌吉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性善论人性论心性

王 灿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新时期孟子心性论与其他心性学说的比较

王 灿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新时期的学术界将孟子心性论与其他相近或相关学说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孟子荀子心性论的关系及优劣是非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孟子荀子心性论有内在联系,荀子对孟子批评中实际上又有继承;但二者论断的优劣是非问题仍迄无定论。学者还将孟子心性论与以下的心性学说相比较或联系进行考察,包括:孔子心性论、《管子》心性论、朱熹及宋明儒学心性论、老庄心性之学、佛教心性学说、近代来华传教士心性论、弗洛姆性善论、卢梭等西方哲学家人性论。

孟子;心性论;比较;新时期

孟子心性论是其整个思想大厦的基石,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1](P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思想禁锢的解除和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陆学界对其研究空前活跃,港台、海外也硕果累累。应特别指出:由于地理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的的区隔,中国大陆和港台、海外学者的研究既呈现出迥异的面貌和演变轨迹,又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此台湾学者李明辉先生深表不满,甚至有“难觅解人”之叹。他说,台湾学术界从现代科学、社会科学角度提出的质疑并不一定正确;大陆学界更因笼罩在教条主义的阴霾之下,亦令人遗憾。[2](Pi-ii)

一般认为,孟子是中国第一个正式提出心性论的思想家。从孟子开始,各种心性学说不断出现。新时期的孟子心性论研究中,包括很多将孟子心性论与中国其他思想家以及外国思想家的心性学说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尚无人梳理研究,本文拟从事之并就教于方家。

一、孟荀心性论是非优劣之争

孟子、荀子的人性善恶之争,是孟子心性论比较研究中的大宗,从荀子时即已开始并延续至今。

首先,刘宗贤先生认为,孟子“强调道德的主观内在性”,而荀子“强调道德的客观外在性”,二者逻辑起点不同。[3](P119)“荀子性恶论中心观点强调性、伪之分,这是针对孟子性善论的。”[4](P119)

其次,关于孟荀争论的影响及意义,有学者认为二者都“铸就了中国历史上人性绝对服从社会的模式。这是孟荀人性之争表现出的最重要的意义。”[5](P141)但是,“人性”并非有主体性的人,怎么去“绝对服从社会”?退言之,即使不考虑表达上的毛病,说孟子的性善论学说导致 (个人)“绝对服从社会”也缺少根据。因为,孟子对独立人格的倡导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第三,有学者认为:荀子对孟子心性论并非只有批判而没有吸收:“孟子继承孔子思想,创建了系统的完整的反兽性理论,对荀子发生了重大影响,荀子继承后又进一步丰富了孟子的理论。”[6](P153)从“反兽性”这一角度看确有道理。然荀子从性恶论出发,其实是说人本性只是兽性(如“自私即兽性”为真),需要改造成人性;而孟子则认为人本来就有高于兽性的人性,故我们应该努力保持之。二者的不同之处难以混淆之。

第四,关于孟荀人性论之争的焦点,李亚彬先生认为“一是何为人性……二是人性是善是恶……三是如何解释善恶现象……”[7](P4)论述颇为深刻。但李先生进而认为包括孟荀在内的“人性论实质上是一个理论假说”[8](P4),这还有待商榷。

另外,关于孟荀人性论的关系、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蔡陈聪先生认为孟荀人性论既对立又互补,均影响深远,“对于我们正确评价其理论得失和深刻反思当代中国人性与伦理道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9]张奇伟先生在《亚圣精蕴》中也持此观点。李相勋先生也认为二者“是殊途而同归的,而不是对立的。它们在最终目的和方法上是相同的,……即他们以人性善恶为逻辑起点,以仁政、礼仪为沟通途径,首先达到人性善恶的第一个终极趋向——成善成圣,通过内圣开出外王,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继而‘为万世开太平’,……二人的人性观达到第一个同归点;其次,……二人在成善成圣的路径上达到了同归。”[10]

关于孟荀人性论的异同、缺陷、意义及优劣问题,一直存在很大争论。郑少珍先生认为二者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先验的,……都是抽象的人性论。但它们在人类认识发展上,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又都有其进步意义和作用,不能对之采取简单否定态度,,亦不能片面地扬彼而抑此。……荀子‘性恶论’比孟子‘性善论’更高一筹。……荀子把人对物质生活的欲求作为研究‘人性’的出发点,比空谈‘寡欲’论调更实际,社会影响更大。”[11]认为荀子人性论比孟子的“更实际”,或许有其个别的(而非全部)事实根据,但认为荀比孟“社会影响更大”,则恐怕难以成立,历史(至少宋代及其以后)和现实(社会舆论和民间实际)均不是如此。另外,付选刚先生在《公私心理论纲》[12]一文中也认为荀子的性恶论优于孟子的性善论。

相反,李淑春先生则扬孟抑荀,认为荀子的性恶论不光以孟子的性善论为前提,而且存在两个悖论,无法自圆其说;并且,孟子的性善论确实是真理,这是由于人类的“类”的特点所决定的。[13]李先生从“人的社会性、类族性的本质”这一点出发论证人性本善,确实是极有说服力的。

同样,从对伦理道德和社会的作用这一角度出发,张奇伟先生也认为孟子的性善论要优于荀子的性恶论(也优于后世的其他人性论如“性三品”说等),他引用台湾学者何汝静女士研究成果来证明之,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才最终在中国古代社会解决了伦理道德的内在根据问题”,而荀子却未能。[14](P116-119)张先生别具只眼,比那些主观地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或荀子的性恶论是否符合封建统治者或学者的口味”之类的论断更有说服力。

港台、海外学者是如何看待孟荀之争及二人理论的是非优劣的问题的呢?刘述先先生认为“荀子对思孟的批评仍然过当”,荀子“彻底切断了与天的关联,使自己的思想走上了另一个偏向”,他本人就是“蔽于人而不知天”。[15](P191-192)确实,后人往往只知孟子“好辩”,(这大概与孟子坦荡自承有关),却未看到荀子的“好辩”乃至“好斗”(甚至流于刻薄)的表现,他对“思孟学派”及其他学派的批评带有非常情绪化的东西,开韩非刻薄寡恩之先河。

总之,学者们较一致地认为:孟子荀子心性论是有内在联系的,荀子对孟子批评中实际上又有继承。但是,对二者论断的优劣是非问题,则分歧较大。

二、孟子心性论与其他心性学说的比较研究

除孟荀心性论比较研究外,新时期还有学者将孟子心性论与中外其他心性学说比较:

(一)孔孟心性论比较

孔子仅有一语言及心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6](P181)(《论语 ·阳货》),其表面意思按杨伯峻先生的翻译为:“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17](P181)由于孔子用语简洁、难以确解,故历来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孟子和荀子正是从孔子这里分别发展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心性理论。

关于孟子心性论与孔子思想的关系,邱双城先生认为,孔子的人性论是“性近论”,提出了“性与习的关系问题”,“把‘性’作为人的本性的思想奠定了其以后人性论的方向”而“孟子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这里的‘性’就是指人性。”[18]邱先生的观点代表了学术界的一般看法。王棠棣先生认为孟子将孔子思想具体化,而且阐明了“善性”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共同的人性”。[19](P256-257)王长华先生指出孟子在继承了孔子思想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学:“……孟子的人生理想及其描绘,通俗而又神秘,有迹可寻而又浩然高远。强烈的个体人格自足意志,明显的内向归缩倾向,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是其主要特征。其全部优长和缺陷也都表现在这里。”[20]王先生的归纳很有道理,只是“明显的内向归缩倾向”,则有将孟子心性论的内涵简单化之嫌。司马云杰先生强调孔孟心性论的共同点是都“以内在的仁义道德本性为根据。”[21](P92)

尽管小有争论,但孟子继承孔子的心性学说并有发展,二者心性论有相通之处,则毋庸置疑。

(二)孟子、庄子心性论比较研究

李娟女士从以下几方面对孟子和庄子心性论进行了比较:“重要范畴”“孟子的道德人性与庄子的自然人性”“修养方法”“现代意义”“最高境界”。[22]她认为:“……两位哲人,许多思想既互通相合又各有千秋,具有很高的比较价值。”[23]

(三)孟子心性论与《管子》心性论的比较

有学者认为,《管子》在孟子之前就已经区分了心与感官的不同并言及心性精神的存养修立,因而“孟子的贡献,在于他指出了耳目之官不能思、能思之官在于心、这一心性本体论的先验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仁义之本性‘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这一心性本体哲学第一原理,从而为后来哲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可以说,宋明时期的陆王心学,直接源于孟子的心性本体论哲学。”[24](P91-92)从学术源流上探讨,评价很高,言之成理。

(四)孟子心性论与朱熹及宋明儒学心性论的关系

张奇伟先生探讨了宋明理学对孟子心性学说的吸收,认为孟子心性论为宋明理学家提供了最好的理论胚胎。[25](P287)龚群先生则对从孟子心性哲学经张载到朱熹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孟子首创“尽心知性而知天的模式”,而张载第一次提出了“心统性情”的命题,“朱熹则进一步发挥了张载的命题,提出性为体情为用,并在性情之上,加上了一个统领主宰,即心,将孟子的心性之心转换成主体性心的概念。”[26]龚先生还具体分析了朱熹心性学说的内涵:“朱熹还把与天理相符的天命之性在心灵中的存在看成是‘道心’,而把受气质之性干扰而生的欲望看成是‘人心’。……朱熹更强调的是常人的道德境界问题。在这个维度,强调人心的合理性也同样是有意义的。”[27]在这里,龚先生提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看法,即:一向被视为极端仇视“人欲”的朱子,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正好相反,更注意“常人的道德境界问题”。这个论断,已经越来越被学者们认可。

而刘宗贤先生则对比了孟子心性论和王阳明心性论,认为二者各自的心性论都是各自思想的哲学基础,孟子哲学的“性”是一种异于禽兽的类意识;[28](P287)而王阳明用“‘良知’说把他的认识论和本体论统一起来”,其心身关系论是其全部哲学和“良知”说的理论基础,是对孟子心性思想的重要发展,但是过分夸大了人的意识活动能力[29](P297)。这在当今学术界是比较一致的看法。

(五)孔孟与老庄心性之学的异同

司马云杰先生比较了孔孟与老庄心性之学的异同,认为二者都打通天人,但是也有不同,孔孟“以理性的直觉遵从一种形而上学的性命之理”,而老庄却是一切本乎自然的,“他们的理论虽无儒家强烈的匡济天下的历史使命感,然其在拯救人心人性的堕落或异化方面,却同样表现出了强烈的价值关心。”[30](P93-94)诚哉斯言!中国原生态传统文化的突出特质之一即是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点学界公认;分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它们深契此理,自是理所当然。

(六)孟子人性论与佛教心性学说的比较

佛教历来以善言心性著称,其有关著作汗牛充栋;同时,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很快中国化,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有重要影响;更何况,佛教的心性思想自从传入中国后就与中国本土的心性哲学发生了联系。把孟子心性论和佛教心性论进行比较,确实既很有可比性,又可以进一步弄清佛教心性论与儒家心性论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

董平先生比较了竺道生的佛性说和孟子的人性论,认为二者“存在着某种理论上的平行”,并且后者也构成了前者的理论基础,“道生的顿悟成佛与孟子的天人合一,就某种精神状态惑境界而言,实质上是相去无几的。”[31]

《坛经》是唯一一部中国僧人的言行集却被中国佛教徒称为“经”的著作。禅宗,特别是六祖以后的禅宗,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佛教支派;与孟子一样,慧能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因此,《坛经》心性思想与孟子的心性论之间同样很有可比性。李笑野先生从“根本差异”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两方面进行了比较。首先都“努力调动人的反观自我、热情追求的积极性,可其结果却恰恰相反。两心性说使人向绝对相反的方向走去,……是两者的根本差异。”第二,两者在“成圣与成佛的根据”和“成圣的途径与成佛的途径”两方面惊人地相似。[32]李笑野先生的比较非常详尽和深刻,再一次证明了“任何一种学说要想真正发挥其影响,就必须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道理。

(七)中西人性论的冲突:近代来华传教士与孟子性善论

西方的宗教如基督教思想中也含有很多的心性论思想;而中西文化发生接触之后,西方宗教思想与孟子心性论思想的之间产生了哪些情况呢?胡卫青先生探讨了近代来华传教士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及其原因:

“近代来华传教士……认为,性善论主张人只能依靠自身进行道德完善,这种典型的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排斥宗教信仰,而且容易导致对道德真理采取实用理性的态度。传教士们的批评意见既表现了一种宗教偏见,也展示了中西思想在此问题上的实质性的歧异与冲突。”[33]可见,传教士们认为,由于孟子的性善论不像基督教教义那样承认人有“原罪”,这样,人就有获得完美人格的可能,从而会使人认为没有必要信仰基督教,而“原罪”是人应该皈依基督教的前提和心理依据,“这些讨论与争辩鲜明地凸现了中西思想的歧异与冲突。”

(八)孟子性善论与弗洛姆的性善论的比较

关于弗洛姆及其性善论,王元明先生曾经做过评述。[34]按王先生的归纳,弗洛姆新的人性论的主要内容是:“人的本性既不是固定不变的本能欲望的总和,也不是无限可塑的社会文化的影子,而有其固有的特质。人的本性即第一潜能是善的,破坏性是人的第一潜能发展受阻的结果。”[35]对于二者的区别,王先生认为弗洛姆和孟子理论的区别在于:“前者把自我意识、自发的爱和自发创造性说成人的本性,是对人的基本精神需要探索的结果,后者把仁、义、礼、智及忠、孝说成是人的本性,迎合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前者高扬人的独立自主、爱己爱人、创造性,后者抹煞人的独立自主和创造性,反对爱己爱人,只讲亲亲、敬长;前者要求社会必须满足人的基本精神需要,后者要求人必须服从专制的等级制度。……弗洛姆的性善论没有看到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提出的判断社会是否健全的标准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他在对人性的研究上达到一个新的较高水平。”[36]王先生认为弗洛姆的性善论“达到一个新的较高水平”,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姑且不论;但他的论述显然有罔顾事实的成分。纵观《孟子》全书,孟子在哪里是“迎合了封建统治的需要”?相反,他倒是一再反对统治者的残暴不仁、罔顾民生。孟子又在哪里“要求人必须服从专制的等级制度”?相反,他主张“说大人则藐之”,主张“万钟于我何加焉”,甚至言“闻诛一夫纣也,未闻弑君也”。孟子又何尝要“抹煞人的独立自主和创造性,反对爱己爱人”?相反,他极力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人格,甚至对齐宣王的“好色”“好货”等“人欲”以及青年男女合于“礼”的婚恋均不持反对态度。总之,通观《孟子》全书,尤其是孟子的心性论思想,到处洋溢着强烈的自主、自尊、自强、阳刚而又健康的人文气息。

(九)孟子性善论与卢梭等西方哲学家人性论的比较(源于片断材料)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孟子和其他西方哲学家人性论的比较材料,这些材料只是在某些片断上论及这个话题,笔者谨录于下,供大家参考:

1.与卢梭和苏格拉底的比较:

张季平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卢梭“怜悯之心是一种自然的看法”与孟子道德性善论是一致的,这说明,孟子的性善论的提出不是偶然,而是“文化上的一个阶段”,是必然的;因为“善本身就是目的”——这是苏格拉底的发现。[37](P280-281)

2.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斯多葛学派的比较:

还有学者把孟子的心性论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及斯多葛学派的心性学说进行比较,认为:孟子继承了他之前的中国哲人尤其是孔子的传统,即使是在看起来比较“玄虚”的心性论中,他仍然比西方哲学家更少有形而上的玄思,更注重现实生活这一“此岸”而非人死之后的“灵魂”。[38](P229)这个评价是符合实际的。

3.与杜威的比较:

也有学者将孟子心性论和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观点进行比较,认为孟子的人性论可以“作为中国不可避免地走向民主的某种中国形式和它的直接的当代对应物”,并且认为它可以在中国未来可能形成的民主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39](P330-331)这实际上是对孟子心性论的现代价值尤其是其在民主社会建设中的价值的探讨,这是很有启发性的,因为,孟子思想并非现代民主社会的对立物,而是有益的、建设性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作为现代民主社会建设思想的源头之一。

以上对新时期学者们将孟子心性论与其他心性学说进行的比较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梳理。限于条件,有的只是在原论文的片断中涉及,故相对而言笔者也只是稍作引述。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学术界将孟子心性论与其他心性学说的比较仍局限于较窄的范围内;另外在深度上也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1]何晓明.孟子心性说及其当代价值[A].庞朴.儒林:第三辑[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明辉.孟子重探[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社,2001.

[3][4]刘宗贤.孟荀心性学说的不同倾向[A]赵宗正,谢祥皓,高晨阳.孔孟荀比较研究[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5][7][8]梁宗华.孟荀人性论之争及其历史意义[A].赵宗正,谢祥皓,高晨阳.孔孟荀比较研究[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6]王兴业.论孟子人性论中的反兽性思想及其对荀子的影响[A].赵宗正,谢祥皓,高晨阳.孔孟荀比较研究[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9]蔡陈聪.孟、荀人性论比较及其当代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03,(6):33-38.

[10]李相勋.关于儒家两种对立人性观的“误读”的解读[J].兰州学刊,2006,(4):5-7.

[11]郑少珍.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4):30.

[12]付选刚.公私心理论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4):7.

[13]李淑春.浅议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的内在一致性及其现实意义[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6,11(2):80.

[14][25]张奇伟.亚圣精蕴——孟子哲学真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5]刘述先.孟子心性论的再反思[A].[美 ]江文思 (Jam esBehuniak Jr),[美 ]安乐哲 (Roger T.Am es).孟子心性之学[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6][1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8]邱双成.论先秦儒家人性思想[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4):30-31.

[19]王棣棠.孟子的人性论探微[A].谢祥皓.孟子思想研究[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

[20]王长华.孔孟人生哲学传承再探讨[J].河北学刊,1992,(2):33.

[21][24][30]司马云杰.心性灵明论:关于人文精神与心性本体论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22][23]李娟.孟庄心性论比较研究[EB/OL].http://d 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 ID=17&CurRec=1

[26][27]龚群.从孟子到朱熹的心性哲学[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2,33(3):1

[28][29]刘宗贤.略论孟子的“心性”说与王阳明的“良知”[A].谢祥皓.孟子思想研究[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

[31]董平.道生佛性说与孟子人性论的比较[J].齐鲁学刊,1986,(1):44.

[32]李笑野.《孟子》、《坛经》心性说述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999,(10):51-57.

[33]胡卫青.中西人性论的冲突:近代来华传教士与孟子性善论[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1):68.

[34][35][36]王元明.弗洛姆的性善论及其与孟子性善论的比较中西人性论的冲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5):20-24.

[37]张季平.孟轲性善论剖析[A].谢祥皓.孟子思想研究[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

[38][美 ]华霭仁.在《孟子》中的本性与生物学的本性[A].[美]江文思(Jam esBehuniakJr),[美 ]安乐哲 (RogerT.A-m es).孟子心性之学[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9][美]安乐哲.孟子与一个经过特殊加工的有关“人的本性”的概念[A].[美]江文思(Jam esBehuniakJr),[美 ]安乐哲 (RogerT.Am es).孟子心性之学[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010-10-20

王灿(1972-),男,山东枣庄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学术文化。

K01

A

1671-6469(2010)06-0052-05

(责任编辑:代琴)

猜你喜欢
性善论人性论心性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荀子法哲学的人性论基础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
胡宏心性观中的“儒佛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