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傲慢与偏见》
——再议简·奥斯丁的理想婚姻观

2010-08-15 00:49颖,李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班纳特婚姻观奥斯丁

王 颖,李 镁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重温《傲慢与偏见》
——再议简·奥斯丁的理想婚姻观

王 颖,李 镁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经典的浪漫小说。该本文以小说中人物婚姻的发展过程为主线,探究了简·奥斯丁理想的婚姻观,揭示了资产阶级婚姻观的实质。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婚姻观

一、引言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通过班耐特家的女儿们,描写了四种不同的婚姻类型,用最透辟的眼光向人们表明,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无非是金钱交易、利益的结合。是经济、数字决定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决定婚姻关系。本文即是在分析资产阶级婚姻观本质的基础上探究简·奥斯丁的理想婚姻观。

二、《傲慢与偏见》人物婚姻关系的发展过程及资产阶级婚姻关系的实质

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简·奥斯丁(1775-1817)的作品细致而略带幽默讽刺地描写了她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生动逼真地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关系、风俗习惯和社会伦理。在18~19世纪的英国社会中,女子没有财产的继承权。许多上流社会的妇女为了享有富贵的生活,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出现了没有爱情的婚姻。奥斯汀对这种情况非常不满,她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自己的婚姻观,认为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以财产为基础的婚姻也不会幸福的,爱情是婚姻的保障,既有爱情、又有财产的婚姻当会给人带来幸福。在《傲慢与偏见》中,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细腻情感的把握,展示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社会贵族阶层的婚姻状况。从某中程度上,也探讨了婚姻的内涵,因此此书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全书的主要情节是围绕在拥有五个千金女儿的班耐特一家人,虽然他们一家人家境并不是非常富有,也无任何显赫的社会地位,但班耐特太太却处心积虑想替五个女儿寻找到和上流社会的贵族联婚的机会。故事主要说的是18世纪在英国发生的四门婚姻。1.夏绿蒂和柯林斯的婚姻:向现实妥协——功利婚姻;2.吉英和彬格莱:爱情至上——幸福型婚姻;3.莉迪亚和韦翰的婚姻:盲目的激情追求享乐——情欲婚姻;4.伊丽莎白和达西:情投意合——完美型婚姻。其中最主要的是发生在女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男主角费茨威廉·达西之间的爱恨情仇。伊丽莎白是个勇于追求爱情、漂亮聪明、坚强可爱的中产阶级女子。故事主要以她对达西先生从一开始的厌恶到尊敬,再到爱慕为线索,也穿插了在几个发生在她身边的幸福或不幸的婚姻,揭示了作者对那个时代女人生活与爱情的理想和期望。故事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第一眼看到男主角达西就是不顺眼的,加上男主角个性的傲慢,继而对他有了偏见。而男主角达西,是个不受人欢迎的傲慢男子,也不屑于周遭冷淡的人际关系,对他来说,傲慢也许是有理的,偏见却很无情,这两者产生的冲击是免不了的。两个人之间也因此而常有针锋相对的言辞,彼此之间的傲慢和偏见就造成了一开始的不愉快与误解,但是经过种种事件的澄清,彼此又渐渐产生一点点的感情。达西代表着“傲慢”,伊丽莎白代表着“偏见”。

简·奥斯丁所描写的婚姻,不是作为爱情结果的婚姻,而是作为经济需要的婚姻。因此,我们可以说,与作者声称的相反,所谓“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根本不是“举世公认的真理”,而是班纳特太太的一厢情愿。在《傲慢与偏见》中,看到的围绕婚姻关系的描写,浮在最表面的是会客、喝茶、跳舞、聊天儿等一个谈笑风生的社交世界。可是,另一方面,这里又是一个由经济基础决定一切的生存竞争的世界。我们看到,充斥全书的是数字,数字,数字。当然,除了具体的金钱数字,还有由经济地位决定的社会地位。是经济、数字决定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决定着婚姻关系。由此可见,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无非是金钱交易、利益的结合,是不可能长久的。

三、简·奥斯丁理想的婚姻观

《傲慢与偏见》是许多中国读者得以了解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故事围绕班纳特先生家中五位待嫁的女儿的婚姻问题展开,通过对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丽迪亚与韦翰,夏绿蒂与柯林斯几桩婚事的描写,深刻的反映了在婚姻问题上普遍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不同观点。同时,作者借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之口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什么是美满的婚姻?从古到今人们都在探索,可是一直以来都没找到一个答案。外人看来痛苦的婚姻当事人却可能感觉美好无比,反过来,外人看起来美满的婚姻,当事人却可能有苦难言。简·奥斯丁在她的《傲慢与偏见》中就给人们展示了她的婚姻观,展示了她对美满婚姻的看法。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无疑是奥斯丁推崇的婚姻模式。在书中作者不仅给了两人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并强调了通过这桩婚姻,使许多人都发生了改变。

四、小说的现实意义

虽然奥斯丁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但人们追求美好婚姻的共同人生诉求却没有任何改变,而且还愈加强烈。《傲慢与偏见》中诠释的婚姻观念也没有完全脱离我们的实际,还给现代人带来某种启迪:那就是牢固的爱情是婚姻的奠基石。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 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互关联,但恋爱婚姻不能仅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正确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她既反对为钱而结婚,也反对轻率结婚,强调婚姻中感情因素的重要性。同时,人的尊严绝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行动和自省才能获得希望。

[1]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M].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 步雅芸. 《傲慢与偏见》四桩婚姻中的反讽管窥[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6.

I106

A

1008-7427(2010)11-0083-01

2010-09-04

作者王颖系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

猜你喜欢
班纳特婚姻观奥斯丁
Study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in Pride and Prejudice
秒破命案
秒破命案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教会读者什么
简·奥斯丁:别样的“文化研究”
简·奥斯丁:似朋友,似陌生人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An Analysis of Mr.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
从电影《蓝色茉莉》和《赛末点》看两性的婚姻观
语义学与语用学在《傲慢与偏见》话语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