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码转换及其功能分析

2010-08-15 00:49李国云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语码英文汉语

李国云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语码转换及其功能分析

李国云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发展,汉语和其他语言的接触日渐频繁,随之出现了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文章叙述了语码转换产生的原因,分析了语码转换有缓和语气、获得认同、简约语言、强调解释、炫耀地位等功能。

语码转换;功能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强化,汉语和其他语言的接触日益频繁,特别是汉、英两种语言的接触更是司空见惯,在人们的日常会话、电视节目、网络小说、博客、歌曲中等等,常常出现混夹着英文成分的语言现象。这种语码转换现象已经开始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语码转换的很多方面都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本文选用汉英语码转换的语料,分析了语码转换的原因及其功能。

一、语码转换产生原因

语码转换的产生有社会发展的原因,同时语言本身的特殊性和语码转换所具备的社会意义也促使了语码转换的发展。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扩大,英语成为人们在国际交流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中国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培养了大批懂英语的人才,人们不仅在日常说话时常常夹带英文单词或句子,而且英文单词或句子也出现在博客、歌曲、广告等等不同的语言形式中,英语和汉语间的语码转换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人们使用语码转换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本身的特殊性:人们使用语码转换可以方便的表达信息。例如NBA、CBA等英语缩略语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英语词汇,而其汉语对应意思为“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和“中国职业篮球联赛”,这两个词汇的英文和中文相较,对应的汉语翻译拙于表达其完整的含义,英文语码不仅简略,而且清晰的向人们传达了所指的事物; 某一特定场合使用的语言变体,除了传达它本身的文字内容和所指意义外,同时还或明或暗的透露出各种社会意义,反映说话人的社会背景、经济地位、文化素养、民族出身等方面的信息,这也是语码转换产生的一个原因。

二、语码转换功能分析

(一)委婉表述,缓和语气

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尤其是当批评对方或有可能伤害到对方,引起对方的不快时,语码转换可以间接的、委婉的、含蓄的表达相同的意思,但可以舒缓语气,减轻使用某些母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对方比较容易接受。

例:“那么,你太weak,”辛楣以为英文字嵌得非常妙,不愧外交辞令:假使鸿渐跟孙小姐并无关系,这个字就说他拿不定主意……假使他们俩不出自己所料,but the flesh is weak,这个字不用说是含蓄浑成,最好没有了。

例句中,赵辛楣对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微妙关系不能百分百肯定,所以巧妙的使用英文词汇weak,进行了语码转换,不仅含蓄的指出了方鸿渐的弱点,还映射了其与孙柔嘉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而且又不至于使方鸿渐过于难堪而无法接受。

(二)刻意转换,获得认同

在交际中一方因另一方语码的转换而进行语码调整,这既是一种反馈行为,也是一种靠拢型的语码调整。交际过程中,如果交际一方在心理上希望认同另一方,他在语码选择上就会采取靠拢策略去迎合对方;如果想疏远对方,在语码选择上可采取偏离策略。所以,语码转换也可看作思维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在语言行为上的反映。澳大利亚刚刚卸任的前总理陆克文是地道的澳洲人,但由于其在驻中国使馆工作的经历,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陆克文竞选总理时面对着澳洲华人时,使用的是中文,以赢得澳洲华人对他的支持。陆克文从英语转化为中文,不仅显示他语言才能,也拉近与华人的关系,而且使得澳洲本地人对其凭借对中国的精通而拉近与经济大国中国之间的关系充满了信心。因此,他赢得了更多的选票。同样,人们在访谈节目中也常常会见到外国人用生硬的外国口音说“你好”等简单的中文词汇来拉近与观众的情感距离。

(三)表达清楚,简约语言

语码转换是一种交际策略,可以用来帮助信息的传递。对于懂得英语的人来说,在中文语篇中有时直接引用英语比翻译过来要更恰当、更便捷。因为它避免了翻译的中转过程,准确的表达了话语内容,排除了因翻译可能造成的理解错误。如CBA、NBA、ESPN、CSPN等等这些英文缩略语在人们在大脑中有清晰的指向,如果使用其对应的汉语翻译,有时候会使人们觉得不知所指而一时反映不及。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会直接引用这些英语缩略语来简明、准确的表达话语内容。

(四)加强语气,强调解释

语码转换也可以用来强调或解释对话的某些内容。通常说话人把同样的信息分两次用两种语言来进行表述,以加深听者印象或者解释某一内容。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或着在双语课堂上,老师在用英文解释完句子内容的时候,又使用汉语把相同的内容重新表述一番。这样,老师不仅仅把课上传递的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准确的掌握,同时又具备强调的功能,加强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五)反映心理,炫耀地位

虽然每种语言及其变体都有自己的作用,理当受到同等的重视,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但由于社会对语码的选择,在同一种语言中客观的形成了高低变体。例如部分人认为英语或者是其他外语代表着先进、时髦,觉得会讲这些语言是一种荣耀,在话语中加入这些“洋词”能够表现出自己渊博的知识,身份地位、或时尚新潮,这反映了一种“洋化”心理。人们通常在港台电影、电视剧中或者访谈节目中听到剧中人物或者被访谈人在汉语语言中夹杂着英语等词汇,这无非是告诉人们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摆一摆洋气,附庸风雅,说明自己和别人的不同等。

三、结语

语码转换是会话参与者采取的一种交际策略和手段,准确、方便地传达了必要的信息,而且也表现出人们相当复杂而微妙的社会心理。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网络等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发展,语码转换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我们正处于一个多语码的时代,需要语言研究者深入的研究语码转换来发掘其蕴涵的丰富的社会意义。

[1] 钱钟书.围城[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

[2] 傅敏.傅雷家书[M].三联书店出版,1984.

[3] 李宗利.对语码转换的功能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H0

A

1008-7427(2010)11-0100-01

2010-08-20

猜你喜欢
语码英文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民族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