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专业实践,培养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

2010-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活动

占 赢

(黄石理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加强专业实践,培养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

占 赢

(黄石理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针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专科)学生就业面试中出现的问题,反思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实践教学的举措,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教育专业专科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

英语教育;教学实践;小学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一)就业认识不充分,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毕业生在面试时经常被问:“当你的学生很调皮、很吵闹时,你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学生只会讲大道理,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他们对工作对象不熟悉,对小学教育的特点没有充分的了解。

(二)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职业表现不佳

有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对专业知识钻研不够,掌握不全面,以致在面试讲课和回答提问时,对一些专业问题概念模糊,阐释不清。另外,还存在声音小,英语口语表达不流畅,板书字小、杂乱,难以辨认,普通话也不够标准等问题。

(三)课堂掌控能力亟需加强,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毕业生对小学教学法和小学生的了解不深入,应对课堂上的一些突发情况技巧不灵活,方法比较简单,这反映出学生平时课堂实践不够,教学实践太少,缺乏临场经验。

二、大力开展英语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4C能力

英语二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4C”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4C”能力即交际能力 Communicating、合作能力 Co-operating、组织能力 Conducting和创新能力Creating。

(一)开展英语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组织、开展、参与各项英语二课堂活动,个人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特别是交际能力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活动的策划、实施及协调中有非常大的提高。同时,快乐、和谐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很容易让他们获得成就感,由此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信心。

(二)开展英语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课堂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的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二课堂活动需要一大批学生干部、学生骨干组织、策划和实施,由此,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很好地培养。同时,这些活动需要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在英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合作意识也可得到培养。

(三)开展英语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不同于常规课堂教学活动,它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和参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也因此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一)加强课堂教学实践

1.重视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学习

小学英语教学法是研究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英语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对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总结,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原理和原则,进而指导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使英语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更符合英语教学规律,以求得英语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2.改变角色定位,学而思教

在大学期间的学生,他们将自己定位为大学生,没有认真思考如何适应未来的角色。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被动学习为主,很少主动思考和归纳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如他们懂得如何学习语法、词汇、句型等,但如何去教却很茫然。笔者建议,大学生在进行知识、语言、文化和教学技能的学习同时,要改变角色定位,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小学教师,学而思教。

3.以小学英语教材为蓝本,充分备课,做好多种类课型的教学准备

一个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要想在面试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迅速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最好的办法是在大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小学英语教材为蓝本,在大学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不同课型,如词汇教学、口语教学、语法教学等课型,做好教学设计,为求职面试和将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4.小组合作学习,同学间互帮互教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然而在校大学生在教学法实践课程学习中缺乏小学生这个教学对象。要想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同学间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互帮互教,不断地进行师生角度互换,充分反思教学过程,提出修改意见,共同提高。

5.加强英语口语训练,同时提高绘画、书法、唱歌、跳舞等表演能力

针对小学教育特色和小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模仿、好奇、爱说、爱唱、爱跳的特色,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要想做到这一点,作为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个“全才”,除了有良好的英语基本功处,还要有一定的绘画、书法、唱歌、跳舞、手工、游戏等表演能力。

(二)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应变能力

1.见习

教育见习是通过观察、接触、体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充满冲突的课堂情境和教学实践问题,以激发他们探求教学的动机和学习的需求。要成为一名教师,必须了解社会、了解基础教育,这样,教学才可能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通过各种形式的家教、课外兼职、到中小学或到辅导学校听课,积累课堂教学经验。

2.实习

实习是一种行动体验,是学生实践、应用、探索的过程。教育实习对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了解中小学教育实际,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科学理论综合运用于教育实践,锻炼和提高其从教能力,了解中学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他们在大学里学习,生活在象牙塔中,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个小学生。当他们再回到小学,以一个实习教师的身份面对这些小精灵时,才发现一切不象书本中所说的那样,感觉学生可爱、但调皮,不好管,甚至无所适从。因此,大学生要根据实习计划,认真向带教教师学习,充分感受小学教育和英语教学,加强教学实习,提高教学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1] 胡冬华. 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

[2] 胡为高.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12.

G42

A

1008-7427(2010)11-0154-01

2010-09-08

作者系黄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英语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