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常用文书写作能力的教学训练

2010-08-15 00:54任遂虎
关键词:文体写作能力文章

任遂虎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加强大学生常用文书写作能力的教学训练

任遂虎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写作训练;基础常识;形式规范

学会常用文书的写作,是大学生社会就业不可缺少的素质和学养之一。大学本科生的写作训练,体现了基础性、操练性和渐进性三个特性。就写作训练过程而言,可以简单概括为“基础型写作”、“采集型写作”、“研讨型写作”三个阶段。写作能力训练的指标大致可以归纳为基础常识指标、内容质量指标、形式规范指标和全程速度指标四个方面。

一 高校为什么要重视写作教学

书面表达是从事现代社会工作所需要的一种能力。特别是对大学生来说,学会常用文书的写作,就成为社会就业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和学养。写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既是一种信息处理的方式,也是一种综合学习的手段。

文字的产生,源于信息处理的需要。借助符号化的载体形式,信息的贮存和传播才变得简捷而有效,才得以跨越时空的栏障。现代社会扩大和加速了各种信息的开放传播,因而被称之为“信息社会”或“信息时代”。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使信息传播覆盖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信息不只充斥于上流社会,而且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因其如此,几乎所有社会成员,都会程度不同地进入信息传递系统,承担起相应的文字编码与解码的角色。正如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早已指出的那样:“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具有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1]美国许多高等院校文理各科都有写作训练,对本、硕、博分别开设相应的写作课,且编有《学习通过写作》的实用指南书,指导学生的书面表达训练。特别令人注意的是,美国有些高校写作课成绩不及格,就会被淘汰。据有关资料介绍,加拿大高校的写作课可分出10多种类型与形式,强调通过学、练提高实际应用的技能。

写作不仅是信息处理的方式,而且也是综合学习的方式。写作的综合学习功能,通过思维训练和知识应用两方面表现出来。写作决定于思维,反过来又可以强化思维。韩愈说过:“文辞于言,又其精者也”[2]强调的正是书面语言的精致和严密。在一定意义上讲,写作训练就是思维训练。荷兰提尔堡国际写作专题会议上曾提出过一个有影响的理念,就是“在写作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3]。美国费城波林摩学院院长码丽·麦克逊认为“写作是全面训练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除了思维训练,写作还能起到一种知识重组的功能。通过写作练习,一方面对学到的知识的加以反刍、巩固和消化,另一方面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组合和有选择的应用,使静态的知识向动态“活用”过度。其教育意义不可低估。

时下,令人们忧虑的是,诸多因素制约了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众所共知,“学了外语,丢了汉语”的现象,比较严重。相当多的大学生分不清三个结构助词的用法,书面表达不通顺、文字书写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至于标点符号及文面格式方面的问题就更多。比方说,有位大学生给老师发条短信,说出这样的话:“老师,您忙了一学期,请在暑假安息吧!”这就出了笑话。《中国青年报》2008年7月25日载文《大学语文鸡肋化日趋严重贫血背后是精神贫血》,其中提到,某商学院某大学生“连请假条都能写成不及格”,“有的学生连个通知都写不好”。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时代形成的怕写“心理怯场症”,在大学生中还往往存在。许多人把基础写作误读为文学创作,以为神秘莫测,高不可攀。鉴此,正确认识写作,自觉从事基础性写作训练,就显得必要而迫切。

现代社会的一个就业走势,是社会劳动的脑力化、智能化。统计证明,发达国家新开辟的就业部门中,90%左右属于信息、知识、服务行业。我国新时期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恰恰与这种走势相吻合。“能写材料”已是不少用人单位对文科大学生的要求之一。在些用人单位还在面试现场测试应聘者的写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写得好一点,就意味着出路宽一点。

二 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切实的训练

作为文化行为的写作,是一种信息处理的方式,以文字符号为工具;是一种精神化的生产方式,以智能运用为特征;是一种具综合性的行为方式,需要多环节操作来完成。这种靠个体智能进行的符号传输行为,构成了自身的特质。于是,个性化的训练,就成为学写作的必经途径。

大学本科生的写作训练,体现了基础性、操练性和渐进性三个特性。

作为基础写作课,其教学目的是明确的,即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写作常识,学会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写出立意集中、材料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畅、文面整洁的文章。基础性强调的是基本常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固不宜株守于某一文体或某一方向。对写作上有偏长(如爱好诗歌)的学生,应以鼓励,同时应引导兼及基础。对“小聪明”不能打击,在肯定其长的前提下补正其短,防止“聪明反被聪明误”。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基础性写作的内涵中,不仅包括了“学会写”,而且还包括了“学会教写”,这便决定了理论、常识是不能忽略的学习内容。

学写作的关键在于操练,在于主体心智的发挥。理论、常识的学习尽管有必要,但不能代替具体的操练。写作之所以非要经过实践、操练这一环节不可,是因为它不是单纯的认知,而是一种技巧、能力。它需要端正的态度和文风,需要苦练基本功。诸如如何收集材料,如何提炼主题,如何构思内容框架,如何编写纲目,如何调用技法,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规范文字,如何使用标点符号,如何安排文面款式,等等,都需要具体训练。形象一点说,要“得道”,就得“苦修”。写作有天赋,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仅凭天赋还不够。若韩愈、苏轼等文章大家,其天资必有过人之处,但若无“焚膏油以继晷”[4]和“旧书不厌百回读”[5]的苦修精神,也成不了文章大家。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写作的事业不都是苦磨的事业,其间有苦的历练,也有乐的体验。一般是苦的历练有前,乐的体验在后,这被诗家们表述为“倒餐甘蔗入佳境”[6],“梅花香自苦寒来”[7],“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8]。

写作训练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一劳永逸”的“妙道”,也没有“点石成金”的“秘诀”。课堂仅可说明原理,指出路径。个体训练则表现为平常的持续性学习,不间断练习,有序性研习。训练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任何急功近利的心理,都有碍于写作的基本功力的奠定。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说:“每日一篇半篇亦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要写好文章,必须经过长期的持续的训练。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写作”看成是一种“生长机制”,它没有“封顶”的界限,需要不断地在读写交替中实现增值,在教学互动中激发创意,在螺旋式递进中提高实际能力。

从这一理念出发,写作训练需要讲梯度。缺乏梯度的练习易于流入平面巡回的轨道,同态反复而不见提高。根据写作能力提高的逻辑程序,我们可以采取分阶段、分目标、分项、分格的方式和步骤。根据目前的现状,大学生的写作训练的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阶段:(1)一年级“基础型写作”阶段。这一阶段,应当学习基本的写作理论和常识,阅读有关范文和资料,弄清社会常用文体的类型划分、体式特点、结构格式和写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分格的、分项的、分类的写作练习。(2)二、三年级的“采集型写作”阶段。这个阶段一定要利用好几个假期,即在假期中,深入到所在地域,做社会调查,做专题采访,收集有关资料,写出有实际依据、有一定分量的文章。文章体裁不受任何限制,可以是新闻类的采写,可以是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可以是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等等。这是“实地练兵”的较好方式。(3)四年级“研讨型写作”阶段。这一阶段在老师指导下从来毕业论文的写作,它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训练,而是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了,但集材、写提纲、起草、修改等,都体现着论文文体的写作程式。

总之,写作训练中,单一的“理论型”学习和机械的“分格型”训练都中可取。“理论阐释”虽然是必要的,但脱离训练的繁琐空洞的教条,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写作不仅是“知”,而且是“行”。“要素分解”强调的是“分格”,肢解文章整体通贯的“气韵”,零星分散的残鳞败甲无法构成浑圆无碍的生命之体。因此,在写作学习与训练中,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整体与局部的结合,静态与动态的结合,虚拟与写真的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的结合。

三 写作能力达标训练的几个方面

“习文”、“谋篇”,“修辞”,是千百年来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孔子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9],因此重视文辞表达,要求学生们“辞达而已”。宋儒把写作看成学科,提出了“文章之学”的概念。清人将“文章之学”与“义理之学”、“考核之学”[10]相并列。在传统教育中,“做文章”事实是学生研习的核心内容。

到了信息时代,文章的功能、体式、传播方式等与传统社会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为文之道”的原则还是相同的,只不过更趋多类、细密而已。现代社会背景下,不同教育阶段,对写作能力有不同级的达标要求。以为中学语文课学好以后,大学就不再学“为文之道”了,实是一种误解。它混淆了不同阶段的学习指标。比方说,谈文章材料运用,可以表述为“材料充实”。但对中学生作文和大学生毕业论文来说,“材料充实”的说法各有不同的内涵与指标。

对大学阶段而言,基础写作训练的指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下述四个方面:

(1)基础常识指标。写作课程的基础内容包括“写作原理论”和“写作文体论”两部分。原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写作的特性与规律,学习写作的意义与途径,写作的“四体”(主体、客体、载体、受体)与思路拓展,文章的要素构成与表达方式,文章的草拟修改与文体分类等等,在现代科技背景下还需要学习电脑工具使用与网络资讯查询方面的常识。文体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具体文体的特点、写作方法和相关要求,分新闻文体、论证文体、文学文体和应用文体四大类,每类中选出有代表性三至五个文种。这些常识,没有什么高难度,但需要掌握。

(2)内容质量指标。写作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书面文字表达能力及相应的写作文化素质。质量指标指习作内容所达到的品位,即内容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它通过综合衡度得到相应的比值。按一般的成绩等级,优、良、中、可都可以看作是达标了,而差就未能达标。经教学训练和自学训练,能写出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畅的文章,便意味着达到了质量指标。

(3)形式规范指标。形式规范主要指文字书写要正确规范,版式安排要合乎要求,文体格式要符合常规,语言表达要切要合体,纲目顺序不能出现混乱现象,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无误等等方面的问题。这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如有的同学写作时分不清结构助词的用法,纲目、序数词混乱,将句号写成圆点或一“逗”到底之类,就属于形式规范方面不达标。电子文本中同样有不规范的现象,如题目不用“居中”,起行不用“首行缩进”,而用空格键推,结果上下龃龉。由于现代文书频繁使用,形式规范与否直接影传播、接收效应,这方面的规范指标形成是时势之所趋。

(4)全程速度指标。速度既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文字数量,也指全程的速度,即采集材料要快,草拟书写要快,传递流通也要快。这是现代信息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快速写作已显得十分重要。传统“日移一字”慢节奏写作,“大锅饭”时期“领导定调子,群众找例子,文人写稿子”的三部曲,在信息时代已不适应。对本科学生来说,书写速度要求能达到20—30字/分。

以上四个方面的指标,可以为自我训练的同学提供参考坐标。写作训练应是多方位的,与为应对高考而准备的作文应急方案已大不相同。它是以理论为指导,以例文为借鉴,以训练为途径,以提高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与自修过程,重心需要落实到“阅读能力——采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这一主线上。

由应试的作文拼凑到自觉的持续训练,需要完成三个转变:一是变被动型为主动型。考试体系中的作文,是“要我写”,而大学中的书写训练,则是“我要写”。这是基于主体自觉的一种转变。二是变突击型为持续型。考试作文为是的“分”,突击学习无可厚非。而基础能力训练,则在日积月累。明代学者胡胥仁有对联说:“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对我们同学的持续训练来说,十分贴题。三是变封闭型为开放型。考试作文是以“题”为文,即所谓的“题海战术”。而基础能力的训练,则需要走出封闭的课堂与书本,以“人”为文,以“事”为文,以“生活”为文,以“应用”为文。只有面向社会,面向实践,面向工作的需要,才能找到写作的“源头活水”。基础写作能力,既不指文学创作能力,也不指科学研究能力,而指普通的书面表达能力,经过增加“台阶”、降低“坡度”的方式进行持续而有序的训练,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达标。

[1] 见张宗厚译.世界的大趋势[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1

[2]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A]1

[3] http://public1hbut1edu1cn/yywh/search1asp1

[4] [唐]韩愈.进学解[A]1

[5] [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A]1

[6] [宋]戴复古.客游[A]1

[7] 警世贤文·勤奋篇[A]1

[8] [清]袁枚.箴作诗者[A]1

[9] 左传[M].襄公二十年[A]1

[10] [清]戴震全集(六)[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1

Comm on Docum en ts to Strengthen Studen tsWriting Sk ills in Teach ing and Tra in ing

REN Sui2hu
(Colleg ofLiteiature,North2westNormal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30,China)

writing training;the basis of common sen se;formal specification

Institute of commonly used documents in writing,is a quality and well cultured of indispen sable social emp loymentof university students1Undergraduate writing training,reflects the basic,drill and p rogressive three p roperties1Writing in term s of the training p rocess can be simp ly summarized as“base2type writing”,“collection2 type writing”,“sem inar2type writing”three stages1Writing skills training,indicators can be roughly summed up as the basis of common sense indicators,qualitative indicators,the form of standardized indicators and full speed indicators in four areas1

G 64210

A

167322804(2010)0420104203

2009206210

猜你喜欢
文体写作能力文章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