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喜悦”隐喻认知对比

2010-08-15 00:54张林影邱智晶张艳臣孙赫强荣楠楠
关键词:英汉隐喻汉语

张林影,邱智晶,张艳臣,孙赫强,荣楠楠

(牡丹江师范学院商务英语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英汉“喜悦”隐喻认知对比

张林影,邱智晶,张艳臣,孙赫强,荣楠楠

(牡丹江师范学院商务英语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概念隐喻;情感隐喻;喜悦隐喻;认知现象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仅仅看作是一种普通的修辞想象。现代隐喻理论明确地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从英汉两种文化的角度来支持隐喻的现代认知理论,进一步证实和发展当代隐喻理论,即抽象概念主要是通过隐喻来理解的,而概念隐喻,至少是情感概念隐喻存在着认知的普遍性和文化的差异性。

隐喻(metaphor)一词出自希腊语。从词源学角度讲,这个词由两个词根“meta”(意为carry)和“2phor”或“pherein”(意为carry)构成,所以隐喻(metaphor)就暗指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英语词‘metaphor’出现在1533年,意指一种修辞格,表示一种类型的词或词组被用来代替另一个词或词组,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likeness or analogy)。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隐喻的研究早在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时代就已经开始,而情感隐喻的研究始于Lakoff和Johnson(1980)。其后的Kǒvecses(1990, 1991,2000),Matsuki(1995),Yu(1998)等对英语和跨语言情感概念作了大量分析。在英汉情感概念的对比研究方面,林书武(1998)提出,由于英汉存在某些差异,在关于“愤怒”的概念结构方面,英语最主要的概念隐喻是“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汉语则是“愤怒是气”(anger is gas),这两种结构反映了两种语言的特点。余林(Yu, L1)在莱考夫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指出,英语可以选择“火”和“流体”(fluid)做其概念隐喻,汉语则可选择“火”和“气”[1]。虽然情感隐喻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特点,但这并不是说人的生理条件或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异。事实上相似总是大于相异。本文就以人类情感中的“喜悦”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对英汉日常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异同的原因进行论述,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情感隐喻的实质。

一 英汉关于“喜悦”概念隐喻的共性分析

喜悦是人的基本情感中的一种。按照普通心理学的解释,喜悦或快乐是达到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个体产生的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喜悦的强度以达到目的的容易度和或然性有关。另外当人们的愿望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场合得到满足,也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喜悦体验[2]。

a)根据Lakoff&Johnson(1980)和Kǒvecses(1991)的研究,英语表示“喜悦”的隐喻大多跟方位有关,多用身体向上表达喜悦。所有我们有“HAPPY IS UP”(喜悦是向上)的概念隐喻[3]。在这个概念隐喻下的相应英语表达不胜枚举,例如:

(1)I’m feeling up1

(2)My sp irits rose1

(3)They were in high sp irits1

在上述例子中,用来表示喜悦的词都是表示“向上”的,如up,rise,high。汉语也不乏其例:

(4)这事提起了我的兴致。

(5)他情绪高涨。

(6)大家兴高采烈。

这些隐喻将上/下的意象图式结构投射到目标域状态上,即较理想的状态为上。这一隐喻属于Even t Struc2 tu re Metap ho r(事件结构隐喻)的一部分,事件结构隐喻最早是由Lakoff(1 99 3)提出的,Yu(19 96)探讨了其在汉语中的存在。该隐喻的主要内容是“事件结构的各个侧面,如状态、变化、过程、动作、原因、目的、方式等;都是通过隐喻,借鉴空间、运动、力量等概念来界定的。”这些例子表明,状态不仅是空间位置,而且一个较理想的状态被认为处于上方,因此朝着较理想的状态运动是向上的运动,所以昂首挺胸是与快乐、幸福等积极正面的心理状态相连的。

因为在人类的认知发展过程中,空间概念的形成先于时间概念。人的最初的感知是从身体运动和空间环境开始的,在认知和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最初被用于空间概念关系的词语,后来被用来隐喻时间、情感等抽象概念。由于人类在空间概念的认知发展中的共性,再加上人类相同的生理体验,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喜悦向上”(HAP2 PY IS UP)的概念隐喻。

b)Kǒvecses(1991)认为在英语中,我们还可以用“HAP2 PY ISLIGHT”(喜悦是光)的概念隐喻来表示“喜悦”。如:

(7)He was gleam ing1

(8)He was beam ing with p leasure1

(9)She has a sunny smile1

相应的汉语表达为:

(10)他容光焕发。

(11)他春光满面。

(12)她神采奕奕。

因为“A state of cheerfulness”与“imp rovement in ap2 pearances”之间存在自然的联系:当一个人精神状态较好时,他通常看起来也会漂亮一些,所以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HAPPY IS L IGHT”(喜悦是光)的情感隐喻。这也与人体经验有关。当人高兴的时候,面部喜悦的表情是可见的:满脸、满眼神采奕奕,脸上写满了幸福。

c)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一般情况下,我们倾向于用物理的经验来组织我们的非物理经验,如情感、心理和文化经验。它们都可能是人类最基本的经验过程。我们可以用容器隐喻来隐喻情感,所以我们有“喜悦是容器中的液体”(HAPP INESS IS FLU ID IN A CONTA INER)的概念隐喻。英语中的隐喻表达为:

(13)My heart is filled with joy1

(14)She was overflowing with joy1

(15)He was bursting with joy1

在汉语中这样的概念隐喻也随处可见:

(16)他满心欢喜。

(17)喜悦之情如泉水涌入他的心里。

(18)他心中充满喜悦。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都把人体作为容器。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皮肤作为分界面把它与外界隔开。当人们高兴时,血液循环加速,人体这个容器就要满,强烈时情感就外溢(overflow),而当情感膨胀时,就得冲出来(burst)。因此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喜悦是容器里的液体”的概念隐喻。

d)英汉两种语言还存在用人体动作表“喜悦”的隐喻概念。如“蹦、跳、露齿”等。具体的英语表达有:

(19)He jumped for joy1

(20)He grinned from ear to ear1

(21)He was all teeth1

在汉语中,我们有:

(22)孩子们高兴得活蹦乱跳。

(23)他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24)他笑容满面。

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这些共同的隐喻概念,其原因是人类都具有共同的身体结构、生理特征,因此在表达“喜悦”时都会使用身体器官,表现出共同的身体经验。

二 英汉关于“喜悦”概念隐喻的个性分析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力量和文化模式,人们自幼习得了这种语言,也就把其中包含一切文化观念、文化价值、文化准则、文化习俗的文化符号深深地熔进了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4]。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中便体现出个性来。

a)英语中有“喜悦是离开地面”(BEING HAPPY IS BEINGOFF THE GROUND)的隐喻表达。如:

(25)I’m six feetoff the ground1

(26)She waswalking on air1

(27)I’m on cloud nine1

而汉语文化中则认为离开地面是骄傲自满的象征,相应的表达如“他又飘飘然了。”、“漂浮”、“轻浮”等等。在中国文化中,谦虚和稳重才是美德,例如“得意不能忘形”、“要脚踏实地”、“沉稳”、“稳重”等等。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是两个民族不同的价值观所致。价值观作为文化因素的核心内容之一,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并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它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因素在人们心中长期渗透、积累的结果,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态度、需要和行为方式[5],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在语言中。汉民族比较含蓄、深沉,在中国,人们感情外露不值得称道,办事说话讲求委婉、含蓄。圆熟含蓄是沙莲香先生归纳的中国民族性格的特点之一[6]。因此,在汉语中,“喜悦是离开地面”被认为是骄傲自满的象征。相反,英语民族比较坦率,讲求直截了当,直率、感情外露受人赞许。因此,英语中存在“喜悦是离开地面”这个概念隐喻。

b)英语中还存在“喜悦是眼睛在动”(HAPPINESS IS REACTIONS IN EYES),这个概念隐喻,如:

(28)His eyes glinted when he saw the money1

(29)His eyeswere shining1

(30)Amusement gleamed in the money1

而在汉语中,表示喜悦的概念隐喻不仅体现在眼睛动,眉毛也跟着动,即“喜悦是眼睛和眉毛在动。”。如:

(31)他喜眉笑眼。

(32)她眉开眼笑。

(33)他舒眉展眼。

英汉语言中的这种差别在于即使表达同一种情感,不同民族或文化集团观察、捕捉感情线索的视点也不完全相同,通过不同的语言文化过滤,对之进行了不同的切分和表达。在汉语中,眉毛也是表达内心活动的重要工具,我们还有“眉目传情”、“愁眉苦脸”、“眉来眼去”等隐喻表达。从而我们得出结论:英语中用眼睛表达“喜悦”强调的是眼睛亮度的增强,而汉语中强调的是眼睛形状的变化。

c)尽管英汉两种语言表示“喜悦”的概念隐喻都有喜悦是“喜悦中的液体”的表达。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表达中,这个隐喻概念中的容器多指整个身体,英语注重人体整体的反应。而汉语中则多指心脏,比较注重人体的具体器官反应,因为在汉语传统文化中有“心之官则思”,“心”后来便成了思想感情的通称。

除此之外,汉语还存在“喜悦是心中的花”的概念隐喻。这个隐喻概念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红花是幸福、快乐的象征”。例如“他心里乐开了花”、“他心花怒放”等等。英语中没有这种表达,因为在英语中,红色被看作是“流血”和“死亡”的象征,而且从斗牛的文化传统中深感“red”为不祥之兆(Red for danger),因此斗牛士用来激怒牛的红布(redflag)被隐喻为“令人恼怒的事物”。而中国人用“红色”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喜庆日子或庆祝活动有关,所以有“开门红”之说。一旦有人官运亨通,飞黄腾达,红得发紫,周围人为之眼“红”,而英语中则用“green with envy”。因此,英语不会把“大红花”与“幸福”、“快乐”联系在一起。

三 结束语

通过对英汉“喜悦”隐喻的认知对比,我们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情感概念隐喻表达存在许多相同之处。这一共性支持了以下观点:人类的理解和思维都植根于人类基本的身体经验,而基本的身体经验应该是人类共有的,因此我们有理由假定普遍性的概念隐喻的存在。另一方面这些情感隐喻表达也存在各自的个性和差异,这是由于:身体经验又离不开特定的物理、社会和文化环境,而这些环境是各处不同的,因此我们同时也有理由预测不同文化的概念隐喻体系之间应当是存在差异的。

[1] Yu,L1 T h e C on tem pora ry T h eory ofM eta ph o r:A P erspective from C h inese[M]1Amsterdam:John Ben jamins,1998,521

[2] 叶奕乾,等1普通心理学[M]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481

[3] Lakoff,G11&M1Johnson1M eta ph ors W e L ive B y1Chicago:The Un 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51

[4] 戴昭铭1文化语言学导论[M]1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6,261

[5] 唐振华1论汉译英中的文化负迁移[J]1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11):471

[6] 吕锡琛1道家与民族性格[J]1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6,221

[7] 赵艳芳1认知语言学概论[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8] 束定芳1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

[9] 束定芳1隐喻学研究[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

[10] 胡状麟1认知隐喻学[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

A Compara 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 inese Metaphors of Happ i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 ition

ZHANGLin2ying,Q IU Zhi2jing,ZHANG Yan2chen,SUN He2qiang,RONGNan2nan
(Business English Department,Mudanjiang Teachers’College,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2,China)

concep tualmetaphor;emotion metaphor;metaphorof happ iness;cognitive phenomenon

Traditionally,metaphorhas been regarded as figuresof speech,i1e1asmore or lessornamentaldevices used in rhetorical style,while modern metaphor theory treats it as a cognitive phenomenon,a significantway of thinking1 It is an activity which allows peop le to comp rehend or exp lain the experience of another domain by virtue of thatof a certain domain1A comparative study of emotion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is to support the contemporary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from the view points of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which also reinforces and develop s some theo ries of the contemporary cognitive app roach to meta2 phor:abstractconcep tions are comp rehended through metaphor;concep tualmetaphor,at leastemotion concep tu2 almetaphor,is characterized by cognitive universality and culturaldiversity1

H 31519

A

167322804(2010)0420138203

2009204213

牡丹江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认知隐喻研究与英语教学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英汉隐喻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