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尚住宅的发展趋势

2010-08-22 12:31
山西建筑 2010年20期
关键词:高尚高品质人居

李 钢

随着人们对于住房品质的要求与日俱增,购房者也越来越多地注意和关注住宅的品质。对购房者来说,住房从生存型向舒适型及享受型过渡;人们花钱买房已不单纯是买面积,而是买功能,买品质,买享受,追求健康、环保、舒适与安全的生活空间。而评价住宅品质高低的标准,随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消费需求,其衡量标准不一。因此如何衡量高品质住宅有如下几种评价标准。

1 3A级住宅

国家标准《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于2006年3月1日正式实施;它是从住宅性能方面的认定来评定住宅的品质,终止了高品质住宅标准的争议。许多开发商对于高品质也用“3A级住宅”来诠释。“A级住宅”成为评定高品质住宅的“硬指标”。高品质住宅有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指标,而且这些指标不再受地域限制,而是可以量化、感知的科学指标。

住宅性能认定评审工作要经过预审、中期检查、终审三个环节(见图1)。

住宅综合性能等级的判断方法如表1所示。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好比是衡量好房子的标尺,它使购房者在购买住宅产品时,对产品性能有据可查,性能与价格相符,购房更加理性和明白。而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主动提升产品品质进行性能认定,这也是房地产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基础,也是行业发展的方向。

表1 住宅综合性能等级的判断方法

2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的内涵和目标原则是针对生态人居系统建设与运行的,选择适宜的生态系统空间,进行人居系统受限的空间管制、功能组织、容量调控和资源配置,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安全、健康的共生关系,以最小消耗地球资源、最优高效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宜居、舒适生存需求为目的。

2005年10月由建设部和科技部联合颁发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6年6月1日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的出发点是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方向,告诉人们做绿色建筑要怎么去考虑,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用来评价绿色建筑的一把尺子;它告诉人们绿色建筑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满足定性和定量的要求;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这六类指标涵盖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

表2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环保、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的居住需求日益渐增。在这种背景下,“绿色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住宅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迅速成为人们所青睐的家庭寓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于2009年12月18日在丹麦举行,对环境与健康理念的深化,成为一种国际趋势。

3 高尚住宅的发展趋势

无论是3A住宅,还是绿色生态住宅都是对住宅各方面性能的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住宅的性能等级。它只是对住宅技术性能的一个考核,并不能完全代表住宅品质的好坏。

在现今的房地产市场中,以人为本,以绿化为基础,以人亲近大自然为基点,高品质生态居住的说法已逐渐成为住宅的一大卖点。如何处理好人居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构建生态人居区域已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1)何谓高尚住宅。区别于一般高档住宅,高尚住宅又可称高品质住宅,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形成的高层次消费需求。高尚住宅蕴涵两个方面的特点:a.在物质层面上,住宅高档次与高性能,显示高端置业群体的物质财富特征;b.人文精神环境层面上,住宅融入置业群体的心理需求特征和文化氛围等精神层次。物质与精神的富有相结合方能体现高尚住宅的高品质涵义。而一般高档住宅是指地段位置好、价位高、产品素质完善的住宅,其实质上是高尚住宅的一种基本形态。高尚住宅应立足于3A级住宅与绿色住宅的基本要求,并对其在适用性,经济性,耐久性,环境性,安全性的更深层次的发展。

2)高尚住宅的生态人居观的误区。“绿色”不意味着高尚的生态与健康。椰树绿影,绿意盎然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着重考虑的卖点,营造大面积的“绿色”,已经成为当下高尚房产的开发模式。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规定,居住区内人均绿地面积28 m2,但是盲目绿化,大面积地种草种树,并不适合任何的住宅小区,绿化带成活率低,草坪成为杂草,绿地过大占据公共空间,并且大量浪费人力物力。此外,一些北方缺水城市大面积种植高耗水的树种与草坪,盲目的克隆自然,使“绿色”成为一种破坏生态凶手,造成绿色浪费。气势磅礴的人工环境不意味着高尚的空间。许多高档住宅的小区标榜大面积大广场低容积率,豪华的小区环境与高档装修脱离了生态与健康的居住本意,缺乏因地制宜的思维。据研究得出,从“舒适”和“亲和”的角度对“宜人居尺度”量化研究的结果:室外空间尺度过大,会形成缺乏“人性”的消极空间。而巨大的小区占地面积破坏了城郊土地涵养水源、调节空气、碳氧平衡、调节气候的功能。

3)从人居生态角度对未来高尚住宅的展望。人居是一个综合概念,其不仅强调人的居住,更关注和谐的居住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当消费者审视高品质的产品,该产品背后如果有一个健康生态的开发模式,这才是真正的宜人居住,并且是根本的高尚与健康。打造高尚住宅小区时应该更加关注创造性地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系统。

如何构建一个生态人居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量:

建筑与地理学结合,住宅应考虑到不同的气候因素与场地因素,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地物,因势规划布局,尽可能利用自然的资源。因此,住宅设计规划时不妨分析住区朝向与风向,设计阻止住区的风道和生态走廊;分析坡度与当地太阳高角度,选择适当的植物,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

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等无污染的新型能源),在住宅整体设计阶段就仔细的考虑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以减少住宅对生态环境的冲击,达到人居生态的高品质。例如,确定住宅的朝向,以最大化利用住宅的太阳能,节约住宅生命周期引起的能耗。

考虑住宅小区建造各个方面所使用的材料效率,鼓励使用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的材料,如钢材、铝材、木材等,对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无论从视觉上还是触觉上,以完整的、未经加工的材料作为基础来表达建筑的个性情感最具有认同性。例如,对于回收再利用的木材,土壤,土坯砖等天然材料的再设计既能展现出设计的创新性又能有效减少对生态的人为破坏。此外,在重复利用建筑物和毁坏的材料方面,可借鉴诸如采用惰性毁坏的材料作为停车场底层等建议,减少垃圾材料的填埋,更显住宅本质上的生态高尚。

发展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首先,在选择地域性植物与草坪铺设之间,应比较两者的经济效益,如维护费用、成活率等,片面追求草坪面积是不科学的绿化方式。研究已表明,前院50%的草坪,对于业主是最舒适的。因此,利用小尺度的绿地与不同植物的多层次布局(草本植物与花木、阔叶乔木、药用植物的错落分布),形成绿化网络,营造舒适的步行环境,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从感官和心理上消除业主精神疲劳,提供欢娱的氛围。在注重人性化细节外,更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隔热、防尘、杀菌等更深层次的作用。其次,利用地面、楼面与屋顶的绿化设计进行立体绿化规划。例如,将住宅每层的连接处作楼层绿化处理;在进行每户住宅绿化时设计一个共享空间,用于楼层公共环境绿化,促进住户之间的交流;将庭院或中庭的理念用于楼面和屋顶的环境处理,据研究指出通过屋顶的绿化处理改善屋面温度2℃~5℃。

建筑与文化艺术相结合。注重不同区域的社会文化内涵与特殊的生活方式,营造高品质的人文环境。南方低矮的特色水乡建筑,北京的四合院特色,西北的方体住宅设计等都是与自然相融合的文化精神,自然生态与人文的融合,展示了生命力与创造性,体现了和谐优美的系统观,这种住宅生态理念应该更好地融入高尚住宅的设计中。江南的水乡,上海的里弄,北京的四合院都与自然有关,应对其典型的区域加以保护和发展使用。

关注智能化对高尚住宅的应用。在住宅设计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智能性,以各种生态智能为特征,考虑置入智能服务装置,提供技术功能,例如智能化调节气温,照明,智能规划太阳能提供部分能源等,达到降低能耗并发挥住宅的生态效应。可见,利用智能系统来构建高尚住宅的生态与文明体系是未来的大趋势。

人居与生态的融合将使高端住宅产品带给人一种自然、人、建筑三者融洽共处与内涵深刻的美感,不仅体现在建筑的物理层面,更反映于户主的精神需求层面。因此,高尚住宅在营造优良的舒适、能耗等整体性指标的同时,应当重视住宅的生态性在住宅的房产价值中的重要作用,才能营造真正高质量的住宅。

[1] 徐 冰.谈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09,35(2):43-44.

猜你喜欢
高尚高品质人居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光伏扶贫如何保证高品质
跟着明星感受高品质的吃喝玩乐
诚实也是一种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