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停车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0-08-22 12:31武红丽
山西建筑 2010年20期
关键词:停车位停车场设施

武红丽 易 飞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逐渐成为大众产品,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在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城市公共停车设施供应量少、停车泊位供应不足、停车管理制度不完善,路边占道停车严重等停车问题却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各城市的“停车难”现象日益突出。因此,解决好城市停车问题,将直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1 城市停车现状分析

1.1 供需严重矛盾

以杭州市为例,目前为止,杭州市主城区的私人机动车拥有量已达504 572辆(其中载客车辆为238 894辆),而主城区停车位新增、年审的停车位总数为37 351个。通过对杭州各辖区的封闭式小区进行抽样统计结果(见表1),当前除下沙和滨江外,其余各辖区的车位均存在一定的缺口。

表1 各辖区封闭式小区车位车辆比

1.2 配建停车场利用失衡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区域性、时段性以及不同用地性质的停车场利用不平衡。

区域性配建停车场失衡主要体现在市中心以外或近郊的停车场空置率高,而市中心、老城区的停车场缺,供不应求。时段性失衡与用地性质紧密相连,如夜间、周末办公类建筑配建停车场较闲,而住宅类建筑停车场夜间常趋于饱和。

从图1可以看出,总体上,各辖区(除上城和景区外)白天和夜间均尚存在一些空余车位,尤其是下沙和滨江区,停车场利用率比较低。而景区的特殊用地性质,其白天停车已经超饱和,而晚上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上城区则是全天的停车供给均无法满足需求,从图中可以看出,其最大需求时段为工作日的夜间,停车需求高达448%,现有泊位远无法满足。

1.3 学校周边停车场设施欠缺

目前杭州市区内学校,由于建设时没有进行停车场设置,接送车辆只能利用现状道路进行停车,极大地影响了周边道路的通行能力。例如杭州学军中学位于文三路上,学校建校时,基本没有设置接送车位,学生上下课高峰时段,接送车辆基本占用了文三路7条车道的3条来进行停车,极大影响了文三路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2 原因分析

2.1 规划滞后,设施建设标准低

1)历史欠账多。早期建设的大多数建筑和住宅区对机动车停车位没有考虑或预留不足,造成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基础十分薄弱。与后期兴建的居住区相比,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居住区停车短缺情况尤为严重。2)停车设施建设与城市开发相脱节。停车设施长期被视为配建工程,主观上不受开发商的重视,因此建设往往滞后于主体工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项目为了减少建设成本,擅自减少配置停车位数量,造成停车位不足。在城市开发中,停车设施用地常常无法得到保证,公共停车场,布局很不均衡,导致部分路外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过大,停车不便。

2.2 管理不善,缺乏协调机制

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涉及规划、城建、公安、交运、工商等多个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和相对完备的法规体系,造成停车设施在选址、规模、收费等方面的诸多不合理性。

2.3 公共停车设施缺乏有效的建设优惠与鼓励政策

目前,城市公共停车设施的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要渠道,同时划出一部分城市道路作为路内停车场,上述做法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停车问题:1)政府投入资金有限;2)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影响动态交通。 公共停车设施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输血策略,更需要一贯政策的支持,把停车设施的建设管理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推行建设民营化策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停车事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未能充分调动民间资金,无法对公共停车设施的建设予以连续、有效的优惠与鼓励,导致公共设施停车建设停滞不前。

3 对策研究

3.1 配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开发商在进行建筑物建筑时,应自行解决自身带来的停车问题,它包括自身车辆的停放和所吸引车辆的停放问题。配建标准的制定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标准的落实至关重要,必须加强监管力度,形成法规,强制执行。目前杭州市已经开始实施,对于新建以及改建项目,需要进行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根据浙江省工程建设标注——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以及《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进行停车场库建设,确保自身地块内停车的需求。

3.2 落实推进错时停车策略

由于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性质建筑的停车场利用率不同,而调查表明部分停车位可以进行互补利用,鉴于此,可以考虑利用错时停车措施,如白天商场或办公类建筑的停车需求可通过周边住宅小区停泊,而夜间的住宅小区停车需求可通过附近的公建或商场满足。

3.3 停车收费价格应运步市场化

停车设施建设面广量大,不可能完全由政府进行投资建设,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此,应制定并执行停车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并使停车收费价格反映全部成本(建设成本和经营成本),使市场作用得以真正发挥,促进停车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停车设施建设经营的民营化。

1)提高占用公共道路及市中心区、风景区的停车收费标准,利用价格手段鼓励入库,并减少车辆进入中心城区。2)采取补贴和允许定时收费等方法,鼓励对外开放配建停车库以缓解停车矛盾。

3.4 推行“公交优先”理念,大力发展公交,提倡绿色交通

相对于小汽车来说,公交车所占的人均交通设施要少得多,大力发展公交不仅是解决“行车难”,同时也是缓解“停车难”的有效措施。因此应加强建设乘坐经济、服务优良、运行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地铁作为立体公共交通网的组成部分已经进入了我市的建设规划。由于地铁建设周期长,同时还需要地面公共交通作衔接,因此,近期应当重视完善地面公交系统。要从市民对公共交通需求入手,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缓解交通两难。

3.5 借鉴国外经验,实行“拥车者自备车位”政策

执行拥车者自备车位政策,是国外发达国家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成功政策。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如果这项政策得到实现,城市的停车问题也就至少解决了一半。实行拥车者自备车位政策还有利于配建停车设施标准的落实,有利于整个交通发展战略的落实。

[1] 李惠杰.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探讨[J].交通与运输,2000,5(3):22-23.

[2] 成晋龙,李 峰.城市停车问题的分析[J].山西建筑,2009,35(27):53-54.

[3] 张 乔.我国大城市小汽车停车问题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上海:同济大学,2006.

[4] 陈 燕,过秀成.城市机动车停车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交通科技,2005(1):27-31.

[5] 梁 颖,刘劲夫.城市停车问题对策研究[J].交通论坛,2005(10):9-15.

猜你喜欢
停车位停车场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蹲守停车位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车位上的数
地下停车位不动产登记探析
开车出行的你,今天找到停车位了吗?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PLC在地下停车场排水系统的应用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