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1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竣工率107.43%
——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纪实

2010-09-07 08:18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0年3期
关键词:危房危房改造贵州省

息烽县整县推进危房改造

湄潭县整县推进危房改造

2008年初,贵州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雪凝灾害。2008年2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贵州省雪凝灾情时,强调要把灾后造成倒塌、损坏房屋的重建和修复工作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结合起来,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2008年5月19 日,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同意在贵州进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要尽快做出规划,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务求实效。”

摸清底数,先行试点

为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贵州省在认真准备后,先后于2008年7月和11月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万户试点”和“扩大试点”工作,试点总户数43385户。为做好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省委、省政府确定了“摸清底数—先行试点—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

首先,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体系。2008年3月,贵州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为组长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村危房改造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2009年2月,根据国家有关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职能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设置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由厅长李光荣兼任办公室主任,下设综合组、督查组和资金监管组,负责农村危房改造的规划、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市、县两级也都比照省里模式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市级负总体责任、县级负主要责任、乡级负直接责任、村级负具体责任”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体系,有效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实施。

其二,进行摸底调查,摸清底数。2008年3月,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贵州省农村危房调查摸底实施方案》,为统一危房鉴定的标准及尺度,省建设厅配套制订了《贵州省农村危房评定暂行标准》,并会同省民政厅组织开展了省、地、县、乡四级业务培训,共培训9个市(州、地)的调查摸底师资人员571人次,调查摸底人员64056人次。调查摸底工作历时一个多月,基本摸清了全省农村危房的大体情况。根据摸底调查统计,全省共有农户831.2万户,其中农村危房192.4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3.16%。摸底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和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三,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和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结合贵州省实际,制定了支持农村危房改造的政策措施。先后制定下发了《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意见(试行)》、《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验收暂行办法》、《关于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用地保障的意见》、《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危房改造“新家园”贷款指引》等文件,并从用地保障、贷款、材料供应、资金使用管理、简化办事程序等方面,对农村危房改造予以支持。

其四,先行试点,为全面启动摸索经验。2008年8月,在中央资金未下达的情况下,省级财政先投入1亿元资金,地县匹配0.5亿元资金,实施“万户试点”工程,试点户数10869户。2009年1月,为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在中央补助2亿元资金的基础上,贵州省又投入2.65亿元资金,对32516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贵州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积累了宝贵经验。

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

试点工作完成后,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进入全面启动阶段。2009年2月25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面启动实施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动员大会。通过总结前期万户试点和扩大试点经验,在全面启动过程中,结合贵州省实际,创新思路,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做法包括:

首先,理清思路,明确危房改造实施原则。集中力量解决“最危险房屋、最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优先进行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等“最困难群众”和一级危房、地质灾害危房等“最危险房屋”改造,统筹兼顾其他类别危房的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要以农户自建为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群众建设家园,政府绝不能大包大揽;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控制农村危房改造的建房面积(40~60m2),降低建房成本,确保建房的质量安全;在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危房改造与村寨整治相结合,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充分发挥农村危房改造的综合效益;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确保公平公正,坚持改造政策公开、改造对象公开和民主评议结果公开,全过程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监督。

金阳新区金华镇何关村地质灾害搬迁点

其二,开拓创新,采取多种方式实施危房改造。有原址分散重建、相对集中重建、地质灾害搬迁或治理相结合、五保户集中供养、整县推进实施危房改造、结合村寨整治实施危房改造等方式。其中,结合村寨整治实施危房改造优先选取位于公路、铁路沿线、城镇和风景区周边以及交通方便、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寨进行,这些村寨人口较为密集,农民相对富裕,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较低,受益农户较多,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不会大幅度提高改造成本,又能形成亮点,树立贵州农村新形象。

其三,多措并举,确保危房改造顺利实施。一是建立农村危房改造联系点制度。在全省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联系点制度,由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各人民团体等200余个单位和部门分片定点负责全省88个县(区、市)的农村危房改造,形成多方齐心协力抓农村危房改造的强大合力。二是编制农村危房住宅图集。为帮助农民建设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具有农村特色和地方民族特色的住宅,引导农民从单纯追求房屋面积大,向使用功能完善转变;从简单模仿,向注重安全和具有特色转变;从粗放式建设,向注重节地、节能、节材和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转变。三是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农村危房改造中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通知》,并于2009年8月,在花溪区举行“新型墙体材料农危房改造应用示范点建设启动仪式”,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四是奖惩并举,加大监督力度。制定《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奖励办法》,对按时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实施奖励;制定《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项目专项资金监管工作方案》,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得到有效监管和危改资金得到有效使用。五是整合资源,发动社会积极参与。省财政厅、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等9个厅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配套项目资金整合意见的通知》,省直机关工委、省民政厅和省危改办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捐赠活动的通知》,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发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捐款捐物和号召社会积极参与的方式,缓解农村危房改造的资金压力。六是引导农民转变筹资观念。为切实减轻农民建房负担,部分地区鼓励农民采取银行贷款的方式筹措建房资金,引导农民转变筹资观念,同时当地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金融部门,简化贷款程序,方便农户办理贷款手续。七是加大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通过发放指导图册和农房建设光盘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农户建房技术,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建房质量。贵州省危改办还组织省质监站、省安监站、省建筑设计院、中建科研设计院、省规划院等多名专家组成技术服务小组,不定期到各地指导农村危房建设工作。八是尊重群众意愿,集中采购建材。针对改造任务重,建材需求量大,采购时间较集中等情况,为防止哄抬建材价格情况的发生,部分地区在农户自愿基础上,以乡(镇)为单位集中采购建材,物价、税务等部门配合,合理核定当地有关建材成本价格,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

其四,群策群力,扎实推进危房改造。各地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过程中,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服务,高效率、高质量推进,深受农民群众拥护。贵州省余庆县在整县推进中,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质量保证体系,1123名干部包保到户、包保到点,建立个人包保档案,实行“四定三包”责任制,即:定村寨、定农户、定标准、定时间,包建筑质量、包施工安全、包村寨整治效果,并要求包户干部做到“四个到位”,即:选址到位、基础到位、主体施工到位、圈梁把关到位,确保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为及时了解掌握试点工作情况,省、地、县三级及时建立了信息网络和工作汇报制度,以简报、通报、报表等多种形式及时全面传达信息,目前,省农危改办已下发简报、通报40余期,收到各地简报、报表100余期,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信息通畅。

南明区永乐乡羊角村地质灾害搬迁点

其五,督促检查,切实解决危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作为重点督查内容,采取实地督查以及明查暗访的方式,多次组织督查组深入各地开展督促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如: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沿河县和平镇将无房农户和“农转非”群众纳入农村危房改造的情况,省危改办也及时进行了纠正,要求对“农转非”农户可考虑纳入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对无房农户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相关救济和帮助。

成效明显,倍受关注

经过1年多的努力,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3月30日,“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贵州省在会上做了农村危房改造情况交流发言,引起较大关注。2009年10月,李克强同志亲临贵州省,深入乡村视察指导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各族人民的关心和对贵州工作的支持。2009年以来,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多次就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到贵州省调研,在对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对贵州省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给予了支持和帮助。

国家在2009年6月下达贵州省1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的任务,截止目前已开工171902户,开工率107.43%,竣工171902户,竣工率107.43%。为加快推进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并为2010年农危改打下坚实基础,贵州省提前安排2010年改造计划81764户,同时在全省13个县(市、区)进行整县推进试点。

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为圆满完成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这一历史性重大任务,贵州省将按照国家和建设主管部门的部署,进一步努力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贵州省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感谢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提供相关图片和资料)

猜你喜欢
危房危房改造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山西农村危房改造让300余万贫困群众“住有所居”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不让群众住着危房奔小康
中央财政今年已下达266.9亿元支持农村危房改造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奉化垮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