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警察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

2010-09-08 08:45皮华英杨元花
政法学刊 2010年3期
关键词:军转警种职业倦怠

皮华英,杨元花

(湖南警察学院 基础部 ,湖南 长沙 410138)

关于警察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

皮华英,杨元花

(湖南警察学院 基础部 ,湖南 长沙 410138)

从湖南各地市随机抽取 681名警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了解警察的职业倦怠状况,以期为预防和干预警察职业倦怠提供现实依据。结果发现:从整体看,湖南省警察情感耗竭达中等程度,人格解体程度较高,成就感低落也较高。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婚姻状况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男女警察在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上达到极其显著性差异;不同来源的警察在人格解体维度上达到显著差异;不同警种的警察在情感耗竭上达到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警察在人格解体上达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不同职务的警察在情感耗竭和成就感低落上达到非常显著的差异。

警察;职业倦怠;调查

职业倦怠 “Job Burn-out”一词,是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 (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概念,用来描述助人职业中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和工作满意度过低而导致的一种身心耗竭、疲惫不堪的状态,包括情感耗竭(emotion exhaustion)、人格解体 (depersonalization)和成就感低落 (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三个维度。[1]情感耗竭反映职业倦怠的压力维度,指个人认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资源都已经耗尽,感觉特别累,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人格解体反映职业倦怠的人际交往维度,[2]指个体以负性的、冷淡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或工作;成就感低落反映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个体对自身持有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无能、工作没有成效。国外对职业倦怠已展开大量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我国目前在其他领域已有了初步研究,但对于警察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拟通过实际调查了解湖南省警察职业倦怠情况,希望对预防与缓解警察职业倦怠有所帮助。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从湖南各地市随机抽取 681名警察进行问卷调查,样本特征如下:

类别 人数 百分比性别 男 616 91女61 9.0来源公安院校毕业生 227 33.5一般院校毕业生 255 37.6军转干部 109 16.1社招入警人员 87 12.8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下 241 35.6本科 407 60.1本科以上 29 4.3

类别 人数 百分比警种刑警 30 4.5派出所民警 223 33.2交警 222 33.0机关警察 102 15.2其它 95 14.1年龄30岁以下 75 11.0 30-39岁 435 63.9 40-50岁 164 24.1 50岁以上 7 1.0警龄10年以下 188 27.8 10-20 409 60.4 20年以上 80 11.8婚姻状况已婚 620 92.0未婚 41 6.1离婚 13 1.9职务普通民警 219 32.4所队领导 438 64.9局领导 18 2.7

本次取样由于各种原因,有的类别的样本不足 30,不具有代表性,所以在下面的统计中将不纳入比较分析。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职业倦怠问卷由李永鑫博士修订的工作倦怠问卷 CMB I(Chinese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问卷共计 15个项目,每个维度为5个项目,具体分布为耗竭维度、人格解体维度、成就感低落维度。问卷采用采用 7级计分,“1”为 “完全不符合”,“7”为完全符合。由 “1”到“7”代表符合程度由低到高。其中成就感低落维度全部反向计分。

本次调查中该量表的 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28,情感耗竭的 Cronbach’sAlpha系数为 0.866,人格解体的 Cronbach’sAlpha系数为 0.817,成就感低落的 Cronbach’sAlpha系数为 0.827。

1.3研究程序

采用纸笔施测的方式,借各地市集中开会或学习时间进行问卷调查。由研究者及心理学专业老师担任主试,施测前,主试向被试宣读统一的指导语,约 10分钟后,问卷当场收回。数据处理采用 SPSS13.0完成。

2研究结果

2.1警察职业倦怠整体状况

表 1警察职业倦怠状况[3]

结果表明,零倦怠者占 1.2%,轻度倦怠者占 30.4%,中度倦怠者占 44.5%,重度倦怠者占 23.9%。如表 1所示,警察在情感耗竭上得分中等,在人格解体上得分较高,在成就感低落上得分也较高,根据职业倦怠判断的标准,这说明我省警察处于中度倦怠水平之中,主要问题出现在人格解体和成就感低落维度上,与国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格解体上。

2.2不同性别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表 2不同性别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2.3不同来源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表 3不同来源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我们把警察的来源分为公安院校毕业,一般院校毕业,军转干部和社招入警人员四类。表 3表明,不同来源的警察只在人格解体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经过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军转干部和社招入警人员的人格解体都显著高于公安院校毕业的警察,结果见表 4。

表 4不同来源警察人格解体多重比较

2.4不同文化程度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表 5不同文化程度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我们把学历分为大专及以下、本科、本科以上三类。表 5显示不同学历警察在职业倦怠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2.5不同警种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表 6不同警种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我们把警察分为刑警、派出所警察、交警、机关警察和其它五类。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 (见表 5),不同警种之间只在情感耗竭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经过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派出所警察的情感耗竭显著高于交警、机关警察和其它警察,而交警的情感耗竭显著高于机关警察和其它警察,具体结果见表 7。2

表 7不同警种情感耗竭多重比较

.6不同年龄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表 8不同年龄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我们把年龄分为 30岁以下、30-39岁和 40-49岁三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见表 8),发现不同年龄组在人格解体上差异显著,经过进一步的多重比较,40-49岁年龄组的人格解体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见表 9)。

表 9不同年龄警察人格解体多重比较

2.7不同警龄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表 10不同警龄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我们把警察工作年限分为三类:工作 10年以下、10-20年和 20年以上。单因素方差分析 (见表 10)发现不同工作年限的警察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8不同婚姻状况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表 11不同婚姻状况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t检验 (见表 11)显示已婚和未婚警察在职业倦怠上没有显著差异。

2.9不同职务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表 12不同职务警察职业倦怠比较

t检验 (见表 12)显示,所队负责人在情感耗竭和成就感低落维度显著高于普通警察。

3讨论

3.1警察职业倦怠整体状况

3.1.1与国内相关研究的初步比较

本研究发现,警察在情感耗竭上达到中等程度,人格解体水平和成就感低落较高,这与相关警察职业倦怠调查的结论一致[4],这是由警察职业性质决定的,一般来说,职业倦怠常发生于那些要求很高 (时间紧迫、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紧张),但控制力却很弱,并且缺乏社会支持的行业。由于警察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并且得不到足够的休息,所以警察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感到身心疲惫、情感耗尽,而情感耗竭势必会影响警察对服务对象的态度,所以在服务中会表现出冷漠、忽视的态度,主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警察成就感低落较高说明警察对自己的工作成效不满意。相关研究证实,成就感与社会支持密切关[5],社会对警察职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程度必然会影响警察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

3.1.2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初步比较

警察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和成就感低落与国外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3],中外差别主要体现在人格解体上,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中特别强调服务意识,各行各业对待服务对象是十分重视和友善的,是极为尊重的。另一方面是国外的警力相对我省来说要好很多,从休息上可以得到的保障要远远好与我省的情况,从心理和医学的角度来说,这对压力的释放和情绪的缓解非常之重要。

3.2警察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3.2.1情感耗竭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男警察的情感耗竭显著高于女警察的,这可能与男女警察的分工有关,调查中发现男警察多半从事繁重的出警办案工作,而女警察基本上在内勤、政工和户籍等相对较为单纯的岗位上,国外对性别上职业倦怠的差异研究结论不尽一致。[3]不同警种情感耗竭的显著差异又说明了职业性质对职业倦怠的影响非常大,派出所警察无论从工作强度、工资待遇、工作对象哪方面讲,相对交警、机关警察和其它警种来说,都可以说付出多,回报少。交警的工作相对机关警察和其它警种,工作的危害性和重复单调性要高的多。不同职务警察的情感耗竭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与所队负责人肩负的压力比较大有关,他们要管大量的基层业务,要负责复杂的人员管理,还有很多琐碎具体的工作,多重的压力使他们的情感更容易耗竭。

3.2.2人格解体的差异

男警察的人格解体显著高于女警察的,在调查中发现这一方面是由于男女从事的工作岗位复杂性不一样,另一方面男性比女性在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方面本身就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不同来源警察的人格解体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军转干部和社招入警人员的专业训练背景有关,公安院校 2年以上的专业训练对人的行为有很强的干预效果,同时,军转干部和社招入警人员是经过社会的洗礼后再次进入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对比和反差太大,一是适应起来困难,二是先前应付方式的影响又无法摆脱。不同年龄的警察在人格解体上差异非常显著,可能的原因是 40-49岁年龄组的警察在升迁上没什么空间,而在资历上又比较老,像有的军转干部甚至以前都有很高的级别,但转业到公安只是一般警察,所以工作起来没什么激情,有过一天算一天,直熬到退休的。

3.2.3成就感低落的差异

不同职务的警察在成就低落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与所队负责人所承担的职责有关,他们是公安队伍的中坚力量,上有领导的施压,下有普通警察要管理,这使他们更容易感觉工作力不从心,成就感较低。

除了上述警察职业倦怠的差异,学历水平不同的警察在职业倦怠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也再次说明职业特性是影响警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至于不同警龄的警察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与我们的假设不尽一致,我们原以为不同警龄之间由于工作年限不同职业倦怠会有所差异,但结果却表明不存在这种差异。这可能与职业倦怠发生的时间有关,研究表明一般来说,职业倦怠的症状大约会在工作 1~2年左右出现,而我们比较的是相差上 10年,所以都产生了职业倦怠,不存在差异。已婚的警察职业倦怠程度高于未婚的,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这与相关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有职业倦怠更多的受职业性质的影响,中国文化下,男的都以事业为重,家庭不需要分散他们很多的精力,同时家庭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已婚与未婚职业倦怠差异量。

[1]Freudenberger HJ. Staff burn-ou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J].1974,30:159-165.

[2]Maslach C,SchaufeliWB,LeiterM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397-422.

[3]王成义,刘琪,赵海.国外警察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4).

[4]王成义,刘琪,赵海.警察职业倦怠调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2006, (1):55-58

[5]邵来成.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4).

[6]唐芳贵.工作满意度和社会支持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J],中国学校卫生,2007,(11).

[7]何进军.中小学校长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J],教育导刊,2007,(11).

责任编辑:林 衍

A bstract:This research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681 randomly selected policemen and aim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police burnout and provide statistical facts to prevent and intervene in police burnout.The finding shows:1)On the whole,police emotion exhaustion has reached a mediate level,depersonalization level is rather high and d 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is rather high;2)As to demographical variables,education level and marital status show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on the three d imensionsof burnout;emotion exhaustion and depersonalization level show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olicemen and policewomen;depersonalization show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olice from difference sources;emotion exhaustion show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olice from different police classification;depersonalization show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olice from different ages;emotion exhaustion and 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olice with different posts.

Key w ords:police;burnout;survey

A Survey on the Status Quo of Police Burnout

Pi Hua-ying,Yang Yuan-hua
(Hunan Police College,Changsha 410138,China)

DF8

A

1009-3745(2010)03-0118-05

2010-07-10

湖南省公安厅 2009年科研计划项目 “警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皮华英 (1968-),女,湖南长沙人,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主任,教授,从事警察心理、犯罪心理研究;杨元花 (1981-),女,湖南长沙人,湖南警察学院讲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猜你喜欢
军转警种职业倦怠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十二星座各适合哪个警种(下)
微博主:
关于地方公安机关“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从军转干部到创业者
重庆成立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发展分盟
我国行业警种发展的模型构想及其结构解析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