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系统下的美术课程改革

2010-09-15 03:39珺,计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通识工科美术

严 珺,计 臣

(武汉科技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系统下的美术课程改革

严 珺,计 臣

(武汉科技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院校的专业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积淀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操,近年来通识教育在理工科院校大力推行。本文分析了在通识教育系统下美术课程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原则与目标定位、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通识教育体系下美术课程教学效果的若干改革措施。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美术课程

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的人”。多数工科院校,都相当认可通识教育体系,但在推行通识教育的实践中,我国并无固定模式可循,通识教育的理念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化,必须通过具体的教育课程来完成。所以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核心任务。

1 通识教育的内涵与精神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被称之为博雅教育、普通教育,通识教育的教育内涵在于“通”,这个“通”在于贯通,既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从而融会贯通,多角度思考,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的沟通。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

2 美术教育在工科院校通识教育中的特点

许多工科院校,为了调整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系下所出现的各方面问题,开展和发展美术通识教育,让其承担充实人文艺术知识,培养社会认知能力,开拓思维,培养完整的人格的重任。但是美术通识教育在具体的实践中,老师和学生,对美术通识教育通常是理念上的认可,行为上重视程度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于2009年起,陆续对武汉某工科院校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对几个方面展开调查:第一 最近一次系统学习美术课程是在什么时候。第二 对美术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的认可程度。第三 期待和参与美术通识教育的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学生最近一次系统学习一门美术课程,大学28.73%;高中19.52%;初中21.97%;小学30.78%(见图1)。累计有91.43%的学生赞同“大学本科教育应该开设美术通识教育”;78.21%的学生赞同“大学本科教育应该重视跨学科,跨专业学习”;81.92%的学生对“大学生本科教育应该为就业做准备”持赞同态度。希望参与的美术通识课程,理论课程(32.81%);欣赏课程(48.73%);实践课程(18.36%)。(见图2)

图1 理工科学生最近一次系统学习美术课程百分比

图2 参与美术通识课程选课百分比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多数理工科学生明白人文艺术修养的重要性。但理工科学生受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高中期间严重忽视美术教育,在人文艺术修养上的匮乏是积累已久。而人文艺术修养的培养需要靠日积月累所培养的,通过短暂的美术通识教育很难一步到位的培养出人文艺术修养素质。加之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压力,导致许多学生学习美术通识教育为了学分而学习,大多选择只需被动听课的理论课程,对于实践课程或课程中研讨的环节兴趣缺乏。

再着,学生在就业压力和生存竞争的大环境下,他们对未来的态度是非常务实的,学生对能增加就业几率的课程投入大量的精力,而美术通识教育既不是专业课,对以后就业也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相对而言学生更加愿意学习一门能为将来就业提供保障的课程。

对老师的调查问卷显示,老师对美术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有很高的认同,但教师参与通识教育的意愿较低,教师更加愿意开设专业课程。对于推行美术通识教育也确实面临一些困难,学生普遍人文艺术修养严重缺乏,而学分、课时和课程设置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无法进行一个相对完整或者连续的课程,课程内容浅尝而止,教而不化。学校的政策倾斜不足,导致很多教学必须的设备投入不够。通识美术教育课程的教师不足。但是,要真正在大学实施“通识教育”就必需对现有的困境展开突破,研究通识教育课程不同专业的问题,设计合理有效的美术通识课程。

3 通识教育体系下美术课程设置原则与目标定位

在通识教育体系下美术课程,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除了对艺术门类知识体系的教育,加强艺术实践,着眼于对艺术的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将有关联的学科以各种方式组合。在课程过程中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经验,通过师生互动,以构建“跨学科性、开发性,整合性和关联性”为特点的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

4 通识教育体系下美术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

美术的发展从不是孤立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在特点的历史人文环境,科技水平,经济状况,政治因素,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下所形成。因此在美术课程中把美术课程的教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有效的推进美术教育通识化的进程。

(1)结合历史环境或宗教信仰理解艺术风格

(2)结合人文环境或政治因素把握艺术内涵

(3)结合科学发展和工艺技术欣赏艺术作品

(4)结合自身专业和个人经历进行艺术实践

5 通识教育体系下美术课程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设计

在通识教育体系下的美术教育,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也就是兴趣点学习,对于知识点不要求全面精读,只需掌握知识线索,学生从中选择的感兴趣的一种艺术门类或艺术家或艺术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和研究。教学形式多元化:教学环境多变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形式多元化。

图3 美术教育模块

随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再高等院校中普遍开展,通识教育理念逐渐被接受“补缺、纠偏,摆脱功利主义的狭隘和浅薄;整合、贯通,由知识的统摄渐臻智慧的领悟”是通识教育的历史使命。推行通识教育,立足与工科院校的实际,将通识与专业两类课程结合起来,是课程之间相互整合,保持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充分发挥学生的选课空间,将使高等院校课程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下的美术教育让工科类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艺术,加深对艺术的体验,以艺术教育为桥梁,拓展对艺术本质认识,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进而孕育出“通识”的视野,打造“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但课程的内容与设置都需要通过任课老师来完成和实现。美术通识教育“跨学科性、开发性,整合性和关联性”为特点的课程体系对教师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李砚祖.创建学习型社会与公共艺术教育成人教育[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13-15

[3] 申希恩.“美术欣赏教育”和“高校美术教育”的联系及作用[J]. 美与时代, 2003, (10).

[4] 周宝根. 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1, (12).

[5] 刘建平. 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反思与对策[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 (2).

[6] 于化. 关于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问题探讨[J]. 时代教育, 2008, (7).

[7] 何旭娟,林峻.综合课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理性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 (5).

[8] 贺春华. 理工大学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音乐, 2003, (2).

[9] 王伟.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10] 滕守侥.中国艺术教育[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1] 杨贵仁.21世纪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全书 [M].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1.

[12] 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13] 郭声健.艺术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4] 丰子恺.艺术与人生[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2.

[15] 黄昌海,陈民新.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改革[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 (4).

Art Course Reform Under Education In Polytechnique

YAN Jun,JI Chen

(Art Design Colleg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Textile,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Different from professional education by specialized institution, general education aims at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art diathesis and estheticism, helping them accumulate humanistic spirit and enlighten their moral senti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art curriculum is varied as a result of the energetic push by polytechniques. Whereas, problems do exist.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problems lying in the proceeding of the aethetics curriculum and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which can be used to make the aesthetics curriculum more effective in the surrounding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spectives of course principle,target location,curriculum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patterns,and teaching methods.

Polytechnique; General Education; Art Course

G40-014

A

1009-170X(2010)04-0048-03

严珺 (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绘画与美术教育.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指导性项目 (2010b176);武汉科技学院校基金青年项目(2009).

猜你喜欢
通识工科美术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