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特万·沃里兹设计作品风格研究

2010-09-23 03:40申飞
关键词:伊斯特艺术设计

申飞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030031)

伊斯特万·沃里兹设计作品风格研究

申飞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030031)

来自匈牙利的设计师伊斯特万·沃里兹如今已是设计界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在理论界对其作品风格的系统研究还属凤毛麟角。他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浓郁的古典韵味,巧妙运用视觉语言和版画刻印技巧所营造出的视幻空间,都说明他是当之无愧的设计大师。伊斯特万·沃里兹的设计艺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颤动。

伊斯特万·沃里兹;古典;悖论图形;矛盾空间;超现实主义;刻印技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欧洲和美国的平面设计领域形成了新流派——观念形象设计。这个强调视觉传达的准确性、形象性和理性的新流派是战后平面设计的重要发展之一,在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与现代艺术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设计运动的艺术影响因素之一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各种风格,特别是立体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等。[1]这样的视觉文化背景同时也影响到了匈牙利的平面设计。当代匈牙利平面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被认为是最辉煌的时期,它拥有核心的特色本质,就是对主题的选择以及它对生活讽刺、戏谑的态度等,而不仅只有精湛的技艺。伊斯特万·沃里兹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杰出的平面设计师志同道合,在作品中延续和发扬了现代主义时期的艺术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伊氏”风格。

伊斯特万·沃里兹1951年生于匈牙利。曾求学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应用艺术设计大学。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他致力于独立的和应用的平面设计。他最初从事剧院舞台设计和动画电影制作。后来则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招贴艺术上面,创作的题材主要围绕戏剧、电影以及各种展览等方面。在1989年东欧巨变的影响下创作了以 《同志,结束了》(图1)为代表的一批深入人心的政治招贴。他一直热衷于探索各种版画技法和传统的印刷技巧,如木版、铜板画技法等。他向人们展示了传统视觉表达方式长久的生命力和广阔的空间。同时,在当代的视觉错觉和悖论图形的研究领域,他的成绩也是无人能及的。[2]

伊斯特万·沃里兹之所以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视觉设计领域最引人瞩目的艺术家,主要是因为他在招贴设计和插画创作方面所做的大量实践以及得到的视觉创新成果。他用一种或许更为真实的手法表现了我们这个荒谬及充满悖论的大千世界。对其作品进行深层次地剖析,我们会更加清晰的发现隐藏在那一张张作品中的奥妙。下面对伊斯特万·沃里兹设计作品风格进行探析。

图1 伊斯特万·沃里兹海报作品 《同志,结束了》Fig.1 Istvan Orosz's work 《Comrades,It's Over》

一、作品的精神面貌:浓郁的古典韵味

千百年来,古典主义的美学观和艺术表现方法在西方艺术史演进的过程中经久不衰。它起源于古罗马,兴盛于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再现于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时期,并在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情境中,以各种形式和姿态呈现,成为最重要的视觉语言和视觉表现形式之一。作为当代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师,伊斯特万·沃里兹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了古典主义,并且将其执行策略进行了新的诠释。

首先,伊斯特万·沃里兹在创作时非常重视对透视学原理的应用。他巧妙地运用了几何的机械式测量法,通过一点或者两点消失点来辅助透视的表现,并且通过假设的消失点来使画面产生具有渐进深度的三维效果。

其次,沃里兹努力使自己具备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双重身份。他对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有着相当大的热情和兴趣。而这些观察与研究的成果则帮助他在创作时能够更加细致、准确的表现对象。

第三,沃里兹对于完美、和谐信念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完美的空间结构和视觉美感的创造,不仅要依赖于透视学原理的辅助和细致、准确的观察,更重要的是对于艺术精益求精的要求和严谨的态度。不难发现,伊斯特万·沃里兹正是凭着这样的追求,才达到了他在艺术上的高度。

乍看沃里兹的设计作品,很难认定他是一位生活于当代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你仿佛是进入了一个陌生的19世纪雕版印刷的图像世界。古希腊柱式图案、维纳斯的头像等以往只能在古典哲学著作和宗教读本中才会看到的图形图像在他的作品中都被大量使用。当然,这与他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他曾经为经典戏剧作品 《李尔王》和德国民间史诗 《尼伯龙根之歌》(图2)创作招贴作品。在欣赏沃里兹作品的时候,仿佛看到一座能够链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正如巴门尼德认为的 “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包含在一个整体中”。[3]观者会发现,他在作品的构图方面也比较多的运用了相对平衡和协调的构图方法,文字的排版样式也较为单一。这与目前设计界多元化的设计风格以及丰富多变的排版样式均大相径庭。总之,单从视觉样式上,伊斯特万·沃里兹就做到了与众不同,他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浓郁的古典主义气息和追求经典永恒的精神面貌本身就成为了他独特设计风格的一部分。

图2 伊斯特万·沃里兹海报作品 《尼伯龙根之歌》Fig.2 Istvan Orosz's work 《The Song of Nibelung》

二、视觉图形语言的运用:神秘的视幻空间

伊斯特万·沃里兹能够在他的作品中为观者呈现出一个个神秘的视幻空间,要得益于他在三个方面的深厚造诣,即透视法、悖论图形和矛盾空间以及超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应用。

首先,伊斯特万·沃里兹把如何巧妙的运用透视法作为创造神秘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他总是把建筑中的透视法运用于二维平面,从而产生一种纵向的感觉并以此形成一些扭曲的图像。这是他的视觉语言中最具冲击力的特点之一。[2]如他所说:每当我们观察一幅平面作品的时候,无论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的意识将会把他们还原成三维物体;与此同时,我们的意识也总是试图将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感知成看似真实的东西。当你近距离凝视其作品时,可以看到一个完整图像;而当我们远距离观察或倒置图形后,又可以看到另一幅情景。

其次,作为一名插图画家与平面设计师,伊斯特万·沃里兹一直热衷于悖论图形和矛盾空间图形的创作。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在此领域这样的设计师少之又少。而这样的创作方式的灵感源头应该是荷兰20世纪的伟大艺术家埃舍尔 (Maurits Cornelis Escher)的版画艺术。埃舍尔无疑是这一领域的开山鼻祖,他将平面几何和射影几何等数学定律应用到了绘画创作中。[4](图3)伊斯特万·沃里兹追寻着埃舍尔的足迹,坚持在这一领域进行长期的创作。可以这样说,伊斯特万·沃里兹运用自己的独门绝学为世人创造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视觉神话。

图3 埃舍尔版画作品 《蜥蜴》Fig.2 Escher's work 《lizard》

然而,沃里兹作品中最具吸引力的还是他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 (Max Ernst),以及玛格丽特 (Rene Magritte)的作品,尤其是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的作品对伊斯特万·沃里兹设计风格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有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都不符合逻辑,作品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很弱,但他们都是如此的超现实,让观众产生似是而非的感觉。[2]伊斯特万·沃里兹并不是对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风格进行表面的模仿,而是深入到了超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是对超现实主义的一种延伸和新的解读。在吸收超现实主义一些特点的同时,伊斯特万·沃里兹还发扬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所惯用的抽象理念具象表现的手法,并且使用隐喻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所表达主题的视觉语言。就像同样深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雕塑大师贾科梅第 (Giacometti)在 《游移与默语之物》中所谈到的:“所有的事物……接近、遥远,所有过去的与其他,前方的,移动……”[5]

三、作品的制作技法:高超的刻印技巧

艺术家绝大部分的插图和海报作品都是运用手工的雕版、木版、腐蚀版方法制作而成,同时他也使用一些凹版照相和类似雕刻笔触的素描等方法。他的这种方式使得他的作品更像是不可复制的,显得尤为经典和使人着迷。伊斯特万·沃里兹还会拼贴一些老式的雕版作品和自己的素描作品,他还常常用复杂的雕版技术制作插图和标志。[2]最为人称道的是,通过类似的表现手法,他创造了当今设计界独一无二的纹样美学。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田中一光先生曾说:纹样的美妙,在于它超越了事物具体的形象,而呈现出图案本身纯粹的美。所有的圆形和方形变化,在被赋予的含义之外,它们作为抽象形态还有着丰富的几何美感与空间张力。[6]的确,沃里兹运用高超的技艺将波形纹理的肌理质感完美的呈现于作品之中,营造出了具象与抽象兼容并蓄的视觉氛围。(图4)

图4 伊斯特万·沃里兹作品局部Fig.4 Partaial picture of Istvan Orosix's works

沃里兹作品中的波形纹理之所以极富美感,是因为其构成要素极其简练,并且不需要太多的色彩点缀,纹样本身形成的质感已经在黑白对比中传达了作者的意图。这样的纹样效果是那样的平实,完美至极。

他仿佛是设计界的绘画大师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7]一样远离喧嚣的国际设计潮流,更多地向自己的领域纵深开掘。对于工艺美术和设计来说,形式美不只是它的重要表现手段,而且也正是其追求的艺术目的,必须加以重视。[8]可以说,他将这些逐渐被淡忘的技艺开创性的应用在了平面设计的领域,这种复古的风格营造了类似中世纪符号般的样式,为我们提供了视觉表现的新思路。

伊斯特万·沃里兹的设计艺术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颤动。他运用他理性的思维,艺术的表达,新颖的创意拓宽了我们的艺术视野,以魔术师般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为我们重新构造了艺术的境界,他的视觉创造给视觉形象世界带来了新的力量和生气,伊斯特万·沃里兹之所以一直以OYTIE(无人)为笔名,正是因为他可以把观众引入视觉审美的无人之境!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69.

[2]蒋华.伊斯特万·沃里兹,无人之境 [J].新平面,2005(5):16-24.

[3](英)马丁·奥利弗著,王宏印译.哲学的历史 [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5:15.

[4]百度百科.埃舍尔.[EB/OL].(2010-07-04)[2010-07-30]http://baike.baidu.com/view/26761.htm.

[5]黄舒屏.贾科梅第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36.

[6]田中一光著,朱锷译.设计的觉醒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7.

[7]百度百科.卢西安·弗洛依德 [EB/OL].(2010-05-27)[2010-07-30]http://baike.baidu.com/view/1647509.htm.

[8]田自秉.论形式美 [C].设计史研究,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1-3.

(编辑:程俐萍)

The Study of Istvan's Design Feature

SHEN Fei
(BusinessCollegeofShanxiUniversity,TaiyuanShanxi030031,China)

Istvan Worlitz,a Hungarian designer,is a well-known figure in design industry.However,the study of his features in theoretical system was still a rare.This article will bring u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om the mental outlook,graphic language and visual techniques in his works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formation of"Istvan style".

Istvan Orosz;Classical;Paradox Graphics;Contradictory Space;Surrealism;Engraving skill

J505

A

1671-816X (2010)06-0747-04

2010-10-21

申飞 (1983-),男 (汉),山西太谷人,硕士,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伊斯特艺术设计
比泰坦尼克号还惨
和下属谈恋爱,麦当劳CEO被开除
史蒂夫·伊斯特布鲁克 麦当劳CEO与下属谈恋爱被炒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纸的艺术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亿万富翁的装穷游戏(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