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迎泽公园景观空间分析

2010-09-23 03:40张利香
关键词:游人轴线园林

张利香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系,山西 太原030009)

太原市迎泽公园景观空间分析

张利香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系,山西 太原030009)

太原市迎泽公园位于市中心,是解放后兴建的第一个公共园林,其空间利用率很高。公园空间布局以主轴和副轴相交织形成景观,是传统园林空间布局手法与现代空间理念结合较好的园林。从迎泽公园轴线入手,着重对主轴线、副轴线及轴线上的主要景观空间进行分析。总结迎泽公园景观空间特征,旨在探讨公共园林空间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更好地表达空间景观,探索新时期下综合性园林空间的布局方法。

迎泽公园;景观空间;主轴线;空间序列;藏经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市民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逐渐增多,对其要求也增高。挪威建筑学教授诺伯舒·舒尔兹认为:公共空间是有明确特征的空间,而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创造各种有意义的场所。[1]美国克莱尔·库珀·马库斯指出:城市公共空间是以人为主体的,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组织各种为人所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2]

城市园林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园林又由不同的空间所组成,它常给游人带来不同的游赏感受。目前我国汪菊渊、吴良镛、周维权、彭一刚、陈从周等学者对园林空间进行了多角度细致深入的研究。我国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指出:中国风景园林的特色是以中国人文的诗画创造游憩的社会活动空间。[3]园林作为一个空间的造型艺术,它的美既表现在构成园林景观的各个要素造型上,也表现在它们组合起来的空间效果之中。[4]

太原市迎泽公园的空间景观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特色,是太原市内游人量较大、利用率较高的公共园林,是解放后传统造园要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园林。本文拟从迎泽公园空间景观的营建入手,旨在通过探索其空间景观布局,为今后的公共园林空间布局和设计者创造有意义的空间有所帮助。

一、太原市迎泽公园基本情况分析

太原市迎泽公园位于市中心,是解放后新建的第一个公共园林。占地面积66.7公顷,其中湖面约占1/3。1954年开始建设,此后随人流活动不断补建、更新。迎泽公园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和南湖四大自然区域,园内绿地覆盖率达84.7%,形成了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大型城市园林。桥、廊、亭、榭等园林建筑30余处,配以湖泊、丘陵、密林、假山、喷泉等,构成了野趣幽深的自然空间。[5]

迎泽公园北接迎泽大街,西为解放路,东临青年路,南倚南沙河沿岸,被主要干道所包围,交通非常便利;公园设立的很多大门附近均有多个公交站点,各出入口处也均有车辆停放场地。迎泽公园各大门周围都有许多学校、单位、医院、商场、居民区等,周围人群经常在本公园进行晨练、乘凉、娱乐等活动,其利用率较高。对公园的人流在一周内调查得知:周一至周五每日约15000至23000人,周末每日约有25000至30000人;如果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或在长假期,人流量则会更多。因此迎泽公园在空间布局时不仅要考虑到园林的景观效果,同时还应兼顾大量游人的使用要求。

二、迎泽公园轴线景观空间构成

园林空间是由各种实体物质要素围合而成的,即园林建筑、花草树木、山、水和动物。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组织方式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6]在园林中精心地组织好空间的序列,可以给游人带来游览兴趣。[7]

(一)公园主轴线景观空间

园林空间形态应在自然随意的空间表象之下,有着深层的严谨的秩序。[8]对于一个较大的园林空间,轴线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使得许多看来似乎自然随意的空间要素变得严谨而合理。迎泽公园空间序列以南北主轴线为基准,组织层次分明。其空间序列依次是北门空间—观景台空间—花架空间—湖边八角亭空间—藏经楼空间—晋商会馆空间。(图1)公园主轴线与周围的山水林木形成了主从的空间变幻,使园林空间在有序而富有自然情趣中展开。

图1 迎泽公园空间序列Fig.1 Space sequence of Yingze Park

(二)公园副轴线景观空间

迎泽公园副轴线空间为东西方向,其空间序列是四角亭空间-七孔桥空间-长廊空间-藏经楼空间-活动区域。

副轴线贯穿迎泽湖面,在藏经楼处与主轴线很好衔接。其主要景观七孔桥、长廊、藏经楼,既划分了空间,又将空间有序地组织到游览路线上,增加游人的游览兴趣,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三、景观空间序列分析

公园主轴线景观空间序列安排犹如一首优美的乐曲,由序曲、前奏、间奏、高潮、尾声五大空间组成。

(一)序曲空间

北门是迎泽公园的主要大门,有大量的游人出入,因此北门空间成为入园的第一个主要空间,空间景观设计要引人入胜。2010年5月将大门造型设计为仿古的牌楼式,从而体现了太原古城风貌,与园内许多主要景点相呼应。其外广场中心景观常应时而设一些美观的小景来点缀,周围设有绿篱、园灯、不断更新的时尚主题小品等;入口内广场是符合游人亲水性的旱喷泉景观,两旁植以树木和色彩丰富的花卉,点缀有新颖的小品。

与北门入口相对应的景色是自然 “漏、透、皱”的假山,假山作为障景,采用欲扬先抑的空间对比手法,遮挡游人视线。通过假山之后是一片开阔的湖面,可谓达到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的空间景观效果;大门内空间东西两侧为疏密有度的植物造景,形成半开敞空间,达到半遮半漏的效果。正前方的假山及两侧植物,使迎泽公园的序曲空间形成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这些空间能开合有序地展开,形成了一定的韵律与节奏。[9]

(二)前奏空间

迎泽公园前奏空间即为北门入口东侧以花架作为主景的空间。中国园林素来追求虚实结合的空间景致,通过借景、漏景等方式,在方寸之间模拟出自然山林之态。[10]在以现代花架作为主景的空间,即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体现景观空间效果。花架外为休闲广场,以花木、景石、园灯、座凳等小品点缀。花架采用半封闭半开敞的建筑形式,配置有紫藤,既遮阳,又美观,形成了较为私密的虚暗空间,许多游人喜欢在此就座休息、聊天、下棋、打牌、约会、踢毽子等。这个花架私密空间明中略暗,虚实穿插,与外部明亮宽阔的广场形成鲜明的明暗虚实对比。

(三)间奏空间

迎泽公园以迎泽湖为中心,主要游览路线是沿湖而布置的。在主轴线的间奏空间沿湖而设八角亭。它既是游人在湖边游憩赏景的最佳空间,又是主景——藏经楼的前奏、铺垫空间,为藏经楼形成很好的衬托作用。园林中常采用以小衬大的衬托法,因此小空间常成为园林空间处理中比较精彩的部分。利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小空间转入大空间,由于瞬时的大小强烈对比,使空间显得特别开阔。[11]八角亭间奏空间,即采用了此手法,将园中主景衬托得宏伟壮观,使二者形成了鲜明的空间大小对比。仿古八角亭作为小空间是处理比较成功之处,既能很好地衬托藏经楼空间的气派,又能成为湖边优美的景点,供游人休息赏景。

(四)高潮空间

藏经楼位于主轴线上,是全园的主景,是迎泽公园中的高潮空间。该区采用主景升高的造景手法,结合藏经楼三重檐五开间的宏伟造型,使其在全园的主景地位突显。藏经楼是宋元木结构建筑,结合广场周边的仿古宫灯,给迎泽公园平添了几分古朴的风采;广场的左右两侧并排而立的是庄严肃穆的雪松、侧柏,与整体空间风格相融,使冬色景观别有一番风味;广场上常应时而设一些时尚小品来点缀,为庄严的古典楼阁增添几分活力。

藏经楼广场采用规则式布局,宽敞的空间是游人来到园中首选的集散空间,也是公园举行庆典、集会和各种文化活动的中心。该空间是迎泽公园主景区,游人量较多,常在此相互交流、晨练、赏景、拍照、游览、休息,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也是首选空间。藏经楼空间是迎泽公园利用率最高的空间。

藏经楼空间主轴线与副轴线的交汇点,掌控了主轴与副轴的景观。既是主轴的高潮空间,又是副轴线的精彩亮点,由此而引申出副轴空间。七孔桥横架于迎泽湖面上,将开阔的湖面分成北部和南部水域。桥西连以四角亭,桥东与长廊空间相接。长廊位于迎泽湖东、藏经楼西,150米的仿古长廊是典型的画卷式连续空间布局。长廊西空间景观为迎泽湖面及七孔桥,可尽观南北两湖风景,并辅以灌木、草坪;长廊东面空间设置了小型广场,此空间具有极高的利用率。长廊空间将藏经楼空间与迎泽湖空间既分隔,又有机地组织起来,使湖的美景与雄伟气派的藏经楼互相渗透。

(五)尾声空间

晋商会馆北门与藏经楼相对,形成尾声空间。2010年5月太原晋商会馆在此空间开馆,它是一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晋商创业精神的建筑物,其开设无疑加重了公园尾声空间的传统风味,体现了晋商文化。尾声空间以其丰富的景观、稳重的构图给游人留有无穷的游园余韵。

晋商会馆后为植物园,由木香院、槐树林、玫瑰园、月季园、海棠园、牡丹园、芍药园、杏林园所构成,形成清新自然的花鸟氛围,使游人在一系列景观建筑的欣赏之后,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轻松。

四、景观空间的延伸

(一)空间的延伸

迎泽公园是太原市解放后兴建的第一个公共园林,1957年正式向游人开放,园林空间被广大市民休闲、游憩、娱乐所利用;2002年公园免费向社会开放,由收费的城市公共园林转为免费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空间利用率再度提升。公园将封闭的外围墙体拆除,利用绿篱、花坛、假山、瀑布、小桥流水等灵活围合,使得迎泽公园空间整体延伸,将喧闹的城市空间与幽静的园林空间相接,二者空间相互渗透,有机的结合。通过灵活多变的景观进行空间的过渡,更符合园林的自然情趣。迎泽公园空间成为闹中取静的 “城市绿洲”,给城市带来勃勃生机。

(二)文化性的延伸

晋商文化是山西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文化,是本土珍贵的精神。迎泽公园将一所现代综合园林巧妙地与山西历史文化相结合,具有文化的延伸性。大多数的综合性园林主要以满足游人的游览、赏景、休闲、活动为主,而迎泽公园则将空间提高到文化的境界,感受到真切的历史空间、文化空间,使游人真正领悟到晋商文化的精髓。

五、结语

迎泽公园像美丽的乐章,在并州大地绽放,是城市中的一块净土。做为一处综合性园林,各景观空间吸引着大量的游人。公园有着半个世纪的建园历史,其空间景观的特色是景观空间序列与富有韵律的乐曲相融、古典园林空间布局与现代景观元素有机的结合、园林空间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于这样富有特色的园林,今后的城市建设要不断完善它的环境,[12]保证景观的完整性、延续性,作为此时期综合性园林留下时代的遗产。

[1](挪威)诺伯舒·舒尔兹.存在、建筑与空间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76-76.

[2](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21-321.

[3]孟兆祯.浅谈城市的安全和规划的基点 [J].城市规划,2009,33(11):16-17.

[4]刘丽.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划分与组合 [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96-102.

[5]山西旅游景区志丛书编委会.太原风景名胜志 [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247-248.

[6]饶三春,龚瑛.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与诗词意境 [J].华中建筑,2008(2):173-175.

[7]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173-181.

[8]孟凡玉,陈丹.江南私家园林空间形态的比较研究 [J].广东园林,2007,29(3):11-14.

[9]陈永宏.浅析公园景观的空间设计手法 [J].广东园林,2009,31(4):53-56.

[10]信璟.浅谈园林空间中的虚景欣赏 [J].山西建筑,2009,35(22):350-351.

[11]黄文捷.园林空间小议 [J].中国园林,1998,14 (3):28-29.

[12]罗建伟.太原市碑林公园造景艺术 [J].中国园林,2009(8):72-74.

(编辑:程俐萍)

Landscape Space Analysis for Taiyuan Yingze Park

ZHANG Li-xiang
(GardeningDepartmentofShanxiForestryTechnologicalCollege,TaiyuanShanxi030009,China)

Yingze Park,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public garden after the liberation,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aiyuan city,and its space utilization is very high.Spatial layout of the park spindles and forms the landscape,with the main axis and vice-axis intertwined,is a better ideal garden space with traditional technique and modern layout.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axis of Yingze Park,focusing on analyzing the main axis,vice major axis and the main landscape on the axis,summarized the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rden to explore how the public garden space can be effectively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practices to better represent the spatial landscape and explore the new period of comprehensive urban public open space layout methods.

Yingze Park;Landscape space;The main axis;Space sequence;Canon House

TU986

A

1671-816X (2010)06-0754-04

2010-09-03

张利香 (1972-),女 (汉),山西五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园林及园林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游人轴线园林
地铁上的九座城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登神农顶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基于回归分析的水电机组轴线曲折预判断分析
行书章法浅析(十五)书写应把握行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