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的形式语言

2010-10-27 05:35李雪芬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表现性速写

李雪芬

速写的形式语言

李雪芬

速写是多层次的,因人、因时、因地有着无限可能。无论何种形式、何种风格、何种文化背景,一件好的作品总能给人以愉悦的感受——速度写出真实,真实表达出美感,这是人类所能共通的特征之一。笔者就速写的语言特征进行归纳,希望对速写的概念能有新的启示。关键词:速写;习作性;表现性;创作性

Abstract:Sketch ismulti-level according to the person,time and location.A good work always provides us with pleasure no matterwhat form,style,or cultural background it applies.A common feature of human being is real the aesthetics expressed by reality.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ketche with the intention of a new inspi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ketch.

Key words:sketch;assignment character;expression;creativity

绪 言

速写一词,是近现代随着西方绘画传入中国而产生的。速写的英文是 sketch,有略图、草稿、写生之意,指捕捉最富表现力的瞬间形象和寻求高度概括、简练的表现形式。速写,在国内大多被理解为“快速的描绘”,这种时间上框定范围的绘画形式虽有一定的合理性,就中文词意,描绘之 “描”一词毕竟是一种客观的、再现的表述方式,而“写”则是一种主观的、直接的、自由的表述方式。所以速写重在 “写”字,“速”只是一种量化、范围,而 “写”才是本质。“写”是心、手、眼合一的一种境界。无论是天马行空、信手涂鸦抑或对着对象写生,速写是所有绘画形式中最能直接反映艺术家真实意图的最简单的方式。这种因瞬间产生的激情是无法复制的,因而,王羲之至死也不能重写出同样出色的《兰亭序》。今天,或许很多画家可以不需要画速写——因为可以轻而易举地借助其他的手段,但速写所给予的境界和体验是他法所不能企及的。

速写按语言、目的等不同可归为习作性速写、表现性速写、创作性速写三种类型,当然作为艺术作品,其相互之间是互为交融的,有些作品甚至是模糊的,但是必要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学习。

一、习作性速写

以写实造型为主,通常以写生手段介入直接产生的作品,以个人的造型能力训练为目的。如俄国杰出的肖像画家门采尔,巡回派代表画家列宾、瓦连京·谢洛夫,英国著名画家保罗·荷加斯、凡·戴克等,他们重视速写的客观性。他们简洁、准确的速写给我们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画家都把速写作为习作来完成。

图1

图2

门采尔是一位理性的艺术家。他为了创作总是大量地画人物、道具、环境的速写和习作。他画《轧钢工厂》之前,在车间里的火光和喧闹中画几百幅速写,对道具做了精确的测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工人的每个动作总是反复地写生,直到满意为止。(图 1)他总是随身带着速写本,随时随地地绘画。参与宫廷宴会时无法带本子,他就画在请柬、戏单上,这个习惯他保持了一生。他喜欢画人物众多的场面,对画中人物关系处理得生动、自然,特别是对光的处理很精彩,对同一题材一直深入研究,反复地画,往往经过很长时间,直到满意为止。门采尔的速写画幅通常不大,作品非常精细,他作画的习惯是先用铅笔画一遍后,再用擦笔在局部的一些地方带画 “揉”一遍,形成画面较为明显的 “松”和 “润”的对比效果,犹如国画中的枯笔和淡墨的关系,很有水墨感。列宾与法国绘画巨匠莫奈,同为19世纪后期欧洲美术史上引人注目的重量级人物。他们的艺术在欧洲的东西部,各领一方风骚,影响力延伸到整个 20世纪。列宾的绘画,在揭露专制制度、表现社会各阶层人民生活和人物心理刻画等内容的发掘上,被公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泰斗。列宾的速写和他的创作一样,以严谨的手法刻画了人物的真实情感,他善于捕捉人物的情感、心理特征,表现人物内在的矛盾性。在他的画中,有深刻的情感与强烈的意识,令人感动。在列宾的创作生涯中,肖像画占有重要的地位。 (图 2)谢洛夫的速写十分出色,线条准确流畅,人物个性鲜明优美,代表作有《卡尔萨维娜肖像》、《夏利亚宾肖像》等。1890年起参加巡回艺术展览,1894年成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成员。处于1905年革命风暴到来之前的残酷时代,谢洛夫把精力主要放在肖像画领域。他为高尔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李姆斯基一科萨柯夫等进步艺术家画过肖像,也留下了诸如教会检察长巴别达诺斯切夫、金钱大王格尔叶马、国家杜马主席穆拉姆采夫、工业巨头马拉卓夫等俄国革命前整整一代“当代英雄”们的肖像,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生动的写照。(图 3)保罗·荷加斯,1917年 10月 4日出生于波兰,英国著名画家,1954年 9月间,以中英友好协会工会代表团团员的身份,来中国参加国庆典礼,后来走遍大江南北,从城镇到乡村进行旅行素描写生,英国出版的《荷加斯眼睛中的中国》素描集使我们叹服,一个外国人并非只是客观地记录了 20世纪 50年代中国的现实,而是以敏锐、准确的目光,深厚的学养及高超的素描功力,反映了中国一段特殊的社会情态、人文景观和习俗风情。荷加斯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素描家,他的素描以不凡的线条造型,精娴自由,沉着酣畅,圆劲雄浑,随意之线力能扛鼎。其作倾纳生命,吐扬人生,是艺术的灵魂、气质与才能的构同,是画家心灵的表现,是感觉的极致。(图 4)

图3

图4

图5

二、表现性速写

一般来说,这一类速写具有很明显的个人语言特征,艺术家通常通过速写的形式,把速写当成创作的语言转换手段或模拟,从而促使速写表现语言的丰富,使这类作品成为独具魅力的艺术品。如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迪·罗丹,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埃贡·席勒,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珂勒惠支,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以色列画家阿维格多·阿利卡等,他们都是具有高度表现力的艺术家。

图6

奥古斯迪·罗丹的人体速写,并不是在描绘某个局部,所有的动态、形态和情感才是罗丹想捕捉的,他专注于最基本的自我视觉的形态,他不喜欢静态的动作,总是让模特自由地在他的工作室里走动,然后他会抓住某些动作迅速完成。所有罗丹的速写,线条流畅洗练至极,动态生动至极,传出一种近乎音乐般的节奏和旋律,犹如诗一般的意识流动。(图 5)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速写被称为充满 “轻纱薄雾般的美感”,而那种美妙自然的姿态、流畅的线条里却能感受其生命的节奏和旋律,可以会意画家凝聚的精神,这正是克里姆特试图暗示而非叙述给我们的。他认为线条从结构明暗的表现中分离出来,成为这些经验分离的个性化符号。为此他省略了从亮部到暗部的所有不必要的细节和传统的三度空间透视法,夸张了线条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图 6)如果说克里姆特的速写专注于作品唯美的一面,埃贡·席勒则毫不掩饰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人的心理和情感,他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都不是静态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形态都像处在惊恐不安状态,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交织成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形体瘦长,那冷峻刚直的线条令人震颤,他强调形象清晰的外轮廓,喜欢用红色、黄色和黑色来表现强烈的情绪。他除对人物表情动作的夸张刻画外,还着意描绘人物的神经质情绪,这使画中的神经质情绪达到一种近乎痉挛的强烈程度。埃贡·席勒的作品犹如波德莱尔的诗歌《恶之花》。 (图 7)荷兰籍画家梵高的绘画强有力地表现了他个人感受的主观精神,同样体现在他的许多素描风景中。他最先发现断株残茬、任意截取繁杂的灌木树篱和广阔的庄稼地之美。他从天畦、星空、果树园等环境中选取主题,描绘的自然景色就像表现人一样深含画家自身的情感。宽阔寂静在低垂天空下伸展到远处的平原,风在吹拂着,他渴望揭示绘画透视深处的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在那里,虚幻的深度既具有空间表现的意义,有深含着感情抒发的寓意。 (图8)珂勒惠支是版画与素描的天才,她的石版画、铜版画都是在独具匠心的素描基础上创作的。珂勒惠支现存的素描大多是为版画而作的习作或草图,但每幅作品又都是极富感情色彩的素描佳作。珂勒惠支曾受过以门采尔为代表的德国写实主义美术教育,娴熟地掌握了深刻再现对象的功力,之后又受到表现主义及罗丹、马约尔雕塑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坚实而强有力的个人风格。她的素描是在遵循写实规律的基础上加强主观感受的视觉传达,鲜明强烈的感情表现贯穿于她的素描,明暗光影不仅用来表现形体,更重要的是用来构成画面,渲染气氛。珂勒惠支善于通过深刻、概括、令人激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物遭遇、内心情感等。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表现主义特征。(图 9)亨利·马蒂斯的老师莫罗曾对他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正是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的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洗练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对他终身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蒂斯的线描借助自然抒发内心的感情的审美形象,他对对象感受的提炼和各种构成要素的组合,并不是直接或表面的准确描绘,而是以画面空间的主观结构原则代替纯粹面对自然的构图方法,正如马蒂斯自己所说:“模特儿在我心中激起的兴趣并不是通过精细的形体塑造来体现的,往往更多地体现在分布于整个画面的线条或特殊的调子中,这些线条和特殊的调子形成了整幅作品丰富而又和谐的效果。”(图 10)出身于艺术家庭的怀斯,在绘画理念上受其父亲的影响极深,但仍保有其独特的创作手法与风格。怀斯以其丰富的记忆和联想,将生活中的片段化作令人感动的画面。他描绘美国乡间自然风土人物的画作,具备精致逼真的写实风格,饱含浓郁的美国情调。但是画家自己认为他的作品里有另一种内核,可以称为 “提炼出的抽象”。他通过对自然表面的深入,融入了自己强烈的主观理想和愿望,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怀斯的素描和水彩画一样十分强调构图的意境表现,他的人物肖像总是出人意料地出现在画面恰当的位置上,虽然不像传统肖像画那样占据画面的大部分空间,却能将没有画到的地方也统一到某种氛围中来,空灵而充实,意味深长。(图 11)阿维格多·阿利卡原本从事抽象艺术,改为写实方式后,我们看到他的写实绘画仍然具有极强的抽象构成感,在他看来,艺术的实质在于观察。他的绘画题材大多取自周围的日常生活,室内窗外的所见之物以及一些为人所不注意的细小角落。他的速写将现代人的不安用一种简练轻盈的笔法表现出来,喜欢用焦墨枯笔皴法画出那种“逸笔草草”的感觉,其间透露出一种纯真自然的效果。而用铅笔在粗糙的纸上画出的速写又极为松动。(图 12)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三、创作性速写

图13

创作性速写主要是指带有一定的观念性、实验性的作品,这些作品有时未必依据模特完成,更多的是通过主观想象完成,也可以说这类速写作品本身就是艺术家的最终作品。创作性速写注重画面的构成感、形式感。强调主观意图的视觉最大呈现。如法国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意大利画家卓然·姆西克、美国画家理查德·迪本科恩、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美国人物画家基塔依以及现定居于荷兰的女画家玛林·杜马斯等。

图14

德加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与其他印象派画家有明显区别。他特别强调用记忆的方法作画,反对像莫奈和其他印象派画家那样完全对景写生的方法。他精于捕捉动态的瞬间形象,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并且以自己精确的素描技巧表现出那些生动的形象。这种方法给后来的表现派艺术以启示,特别是他后期的作品更体现出这种特色。他强调用严格精细的素描手法来表现生动的形象。“我总是尽量说服我的同事,要他们按素描的规律来探求新的效果。我认为素描比色彩的表现性能更丰富。可是他们根本不管这一套,走了另一股道儿。”在艺术方法上,他不像莫奈那样追求生动的外观,也不是像塞尚那样把块面和体积转化为色彩。他把色彩仅仅看作是从属因素,而侧重于用素描来“捕捉动态”,用线来表现芭蕾舞女,以及妇女脱衣、洗澡、梳发等各种动态。(图 13)玛林·杜马斯的画面通常线条粗重、色彩单纯,而且极少修饰,模糊了再现性和抽象性、绘画和素描之间的界限,没有任何观念的禁忌。没有细节的描绘,寥寥数笔,绘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她用对比和模糊的方式表现人物心理和精神状态的不平衡,质疑我们所习以为常的视觉和心理的定式,挑战普遍性的价值体系。在杜马斯的绘画创作中,像中国水墨画形态的人物水彩画是她独特的技法。她作画过程是把墨泼在画纸上,然后随着水墨的流转勾勒人体的曲线,再用炭笔点化出五官。她对水和墨的把握娴熟自如,所创作的人体充满了张力。(图 14)他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既显示出传统绘画的形态和影像,又混合着当代的理念和语义,这些特征常与反理性、非和谐、多样化、模糊化相连,使作品的表达趋于多元和多义。基塔依早期受超现实主义影响,但又不同于当时的超现实主义艺术。透过基塔依那些引人注目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理诱导。看似用具体图像随意拼贴,实际上是他的一种从模糊空想到具体想象瞬间飞跃的表现。画面的不完整性、跳跃感和有意味的线索,并不影响其内在的连贯性。他的作品大多以拼贴或作为一个简明的线面形式取得效果,绘画技巧则借用抽象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这给他画作提供了一个现代文化和艺术家自身背景差异的巧妙的视觉隐喻。事实上,基塔依应用的技术以及风格,就像他的画面一样,从一个到另一个突变。任意运用他认为有趣的方法以表达意念,画中充满着含糊和神秘。而神秘感恰恰是他所珍视的 20世纪大多数艺术家,包括文学家和音乐家具有的共同风格。(图 15)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作品的概念从来都是简单直接,却总带给观众深层的质疑与思考。他以自己为模具制成雕塑,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索身体与空间的关系,探讨人类的普遍经验,达成形而上境界的可能性,他一直站在当代人体雕塑创作的前沿,在原有创作的基础上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他的速写运用黑与白的奇妙的比例对比,或墨和水的互为渗透使具象形体抽象化,具有极强的构成感和形式语言。(图 16)

图15

图16

生活的多样性要求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艺术品之所以能够感动人,不但要发现新的内容,也要依靠新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家想通过完美的形式感动人,以视觉的感官能动与观者共鸣,自然要有内容,要有饱满的情感和艺术思维。要使内容更加集中、深化、提高,需要我们创造一种符合艺术要求的形式,这样才有可能打动人。速写艺术的表现语言来自生活,来自对生活的提炼和感悟,特定的环境、空间与自我情绪构成了有趣味性的审美契机,灵感得以抒发和展现,重要的是感情的因素和速写形式语言表现得完美统一。在今天,无论是传统的或非传统意义上的速写,其启发性的图像在今天的学习和创作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速写,不仅体现在造型和技能的学习上,也要在观念和创造性思维上有所感悟。

[1]应金飞,等 .速写的高度 [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应金飞 .素描的高度 [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来源 .大师素描精析——明暗造型 [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4]陈彧君 .大师素描精析——表现造型 [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5]李诗文,等 .大师素描精析——线面造型 [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Form Language of Sketch

L IXue-fen

J214

A

1672-2795(2010)03-0061-06

2010-04-12

李雪芬 (1970— ),女,浙江仙居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和理论研究。(杭州 310053)

猜你喜欢
表现性速写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速写作品
《青年速写·归》
钢笔速写
表现主义元素对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影响
数感的表现性评价维度与评价任务的开发
速写的图画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