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韵》入声反切的考察

2010-11-12 16:01李远明
巢湖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广韵韵母

李远明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广韵》入声反切的考察

李远明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广韵》入声韵的演变格局,与舒声韵不尽相同,而“入派三声”更为舒声所无。 本文将入声韵按“集合”归类以见其反切上下字之“同集”/“异集”。 指出“入亚活”的存在及入亚活折合今音的现代门法在于改“异集”为“同集”——“异改同”。

同集;异集

本篇出现的某些自定义的术语,如:活切、亚活切、声协变、韵协变、异配同读等等,以其皆见于前文,一概未加说明。

入声反切,对于现代读者,和舒声一样,也分得出“活切”与“亚活切”两类。活切与亚活切的鉴定,也都适用前文“异配同读”“异配异读”的判别。

入声亚活切,同样分得出亚甲类和亚乙类。但其今音的出切门法,视舒声不全然相同。

由于入声全浊塞音、塞擦音今音一律不送气,入声的“亚甲类”,惟适用前文[B]式“否←送”,无涉于[A]式“送←否”;而“入派三声”,更非[C][D][E][F]四式所能范围。下文将不再提及,凡称亚活切,总指亚乙类。

入声亚乙类亦分“声协变”和“韵协变”。前文声协变四式全都适用;“支脂之”没有相配的入声韵,相关“支脂之”的韵[5]式便与入声反切无关。韵协变六式中,其所适用者要在韵[4]式及韵[4]式之逆反。

舒声韵之协声而变其分化之格局,表现为韵头相异、洪细相关。入声韵之协声而变,三分之一以上表现为“此韵与彼韵”的差异而无关乎洪细。因此入声反切就有了一种为舒声所无、入声所独的“入亚活”,折合今音则有其自备的出切门法——“异改同”。

《广韵》入声计三十四韵,开合分列可得四十八韵。归纳其分化之异同,分得三类。A类:“韵母同读,声组同集”;B类:“韵分洪细,声组异集”;C类:“韵分彼此(无关洪细),声组异集”。文末将就古入声在现代国语四声中的归属提供一些统计数据作一简述外,本文主要讨论A、B、C三类。

A类:韵母同读,声组同集

A类得十七韵。各韵皆不因所配声组之不同而有所分化,今音韵母一概异配同读;它们的反切下字,其古声组可能各异而今韵母必然一律。因此,每韵的“所配声组”、“反切下字”、“今读韵母”三者,各自无所对立而共为一集(同处一个集合)。“韵母同读,声组共集”是A类的基本特征。下列(一)“屋合一”至(十)“帖开四”十韵,属此类。 见表[一]之一。

表[一]之一 所配声组 / 反切下字 / 今读韵母(一)屋合一[帮端精见晓 /谷木禄卜/u] (六)业开三[见晓 /怯劫业 /ie](二)沃合一[帮端精见晓 /沃毒酷笃 /u] (七)屑开四[帮端精见晓 /结蔑屑 /ie](三)迄开三 [见晓 /讫迄乞 /i] (八)屑合四 [见晓 /穴决 /üe](四)月开三[见晓 /竭歇 /ie] (九)锡开四[帮端精见晓 /历击狄激/i](五)陌开三[见晓 /戟逆剧 /i] (十)帖开四[端精见晓 /协惬颊 /ie]

外加方括号“[]”,即所以表示括号内三者“共为一集”。此十韵每韵所见各小韵,其切语上下字,上字所属声组,下字所见之字,必定出自同一集合——权称“上下字同集”,简称“同集”。凡“同集”,即为活切。

以下是上列入声十韵切语上下字“同集”而为活切的例子。(本文设定:举例序次,活切用(a)、(b)、(c)……,亚活切用(1)、(2)、(3)……,以醒眉目)

先看上字,例之(a)“蒲”帮组,(b)“冬”端组,(c)——(f)“居、其、奇、去”见组,(g)“於”晓组,(h)“千”、(i)“前”精组,(j)“徒”端组;再看下字,从(a)至(j)分别为木、毒、乞、竭、逆、劫、决、结、历、协。 检表[一]之一知道,各切语上字所属声组,下字所见之字,皆出自同一集合——同集,故均为活切。

但“同集”未必尽得为活切。这是因为,有“精、见晓”三组,其今音,精组有洪音Z类和细音JZ类的分化,见晓二组有洪音G类和细音JG类的分化(参见前文声[2]式、[3]式)。由此,则上下字就难免出现“上洪下细”或“上细下洪”(少见)的交错——权称“精见洪细交错”而造成亚活切。前文“声协变”四式就是为“洪细交错”而成立。这种现象,舒声有,入声也有;A类有,B、C两类也有。而以见于四等韵者居多。因为四等韵,反切下字必为细音,而在《广韵》,四等韵上字多取洪音字为之:洪、细交错,上、下参差,必致声协变。下面是上所开列入声四等诸韵切语上下字“精见洪细交错”而致亚活切的例子:

同(精、见晓洪细交错) 集(1)戚 qī,仑 cāng 历 lì切 (2)激 jī,古 gǔ 历 lī切 (3)檄 xí,胡 hú 历 lì切(以上锡开四)(4)节 jié,子 zǐ结 jié切 (5)结 jié,古 gǔ 屑 xiè切 (6)颉 xié,胡 hú 结 jié切(以上屑开四)(7)燮 xiè,苏 sū 协 xié切 (8)惬 qiè,苦 kǔ协 xié切 (9)侠 xiá,胡 hú 颊 jiá 切(以上帖开四)(10) (精组缺例) (11)决 jué,古 gǔ 穴 xuè切 (12)穴 xuè,胡 hú 决 jué切(以上屑合四)

由上往下竖看:(1)(4)(7)上字“仓子苏”精组洪音,下字“历结协”四等细音;(2)(5)(8)(11)上字“古古苦古”见组洪音,下字“历屑协穴”四等细音;(3)(6)(9)(12)上字皆“胡”晓组洪音,下字“历结颊决”四等细音。(1)至(12)这十一条反切,上下字尽管“同集”,但由于“精见洪细交错”,仍不免于其为亚活切。 它们折合今音出切,其门法:(1)(4)(7)三例适用声[3]式,(2)至(12)八例适用声[2]式。 另有“簇cù,千 qiān 木 mù 切”(屋合一),是精组的上细下洪例,为声[3]式的逆反,适用声[4]式。 又有“甓 pì,扶 fú历 lí切”(锡开四)是帮组的类隔切(上洪下细),适用声[1]式。

(五)“陌开三”的反切下字有个“剧”(奇逆切),该读 jì今读 jù,是韵散读;所以“戟,几剧切”成了死切。死切极端的例子是(二)“沃合一”。“沃,乌酷切”,该读wù今读wò,也是韵散读;计15个小韵,九个小韵下字是“沃”,全成了死切。下面是几个常见字的例子:

毒 dú,徒 tú 沃 wò切 梏 gù,古 gǔ 沃 wò切 酷 kù,苦 kǔ 沃 wò切 鹄 hú,胡 hú 沃 wò切

除以上十韵外,另有七韵也“韵母同读,声组共集”属A类;无四等,皆合口。开列如下((十一)至(十七)),见表[一]之二。 除“开合混切”的,不再举例。

反切下字中的“逼、八、博、伯、麦”是相应开口韵的字,都是唇音。用作下字分明是“合韵所出”的开合混切,上字则为牙喉音,上下呼应,被切字今读不是合口呼就是撮口呼(参看前文“开合混切”一节)。有例如下:

B类:韵分洪细,声组异集

B类共得十四韵。各韵今读韵母均有一分为二的洪细分化;“所配声组”及“反切下字”因之有对应的分立而出现两个不同的集合,实即韵母洪细相异的两个集合。上字所属声组,下字所见之字,其各自所自出之集合便可能彼此相异,权称“上下字异集”,简称“异集”。凡“异集”必为亚活切。以下(一)“黠开二”至(十四)“物合三”十四韵,即为 B 类,见表[二]。

表[二] 所配声组 /反切下字 / 今读韵母(一)黠开二[帮莊 /八拔 /a] [见晓 /黠 /ia](二)鎋开二 [帮莊/(缺字)/a] [见晓/鎋瞎/ia](三)洽开二 [知莊/(缺字) /a] [见晓/洽夹 /ia](四)狎开二 [知莊/(缺字)/a] [见晓/甲狎 /ia](五)乏合三 [知非 /法乏 /a] [见 /(缺字) /ia](六)质开三 [知章/质日 /I] [帮精见晓/吉栗密笔悉毕一七 /i](七)昔开三 [知章/石隻炙/I] [帮精晓 /益昔辟积易迹 / i](八)昔合三 [章 /隻 / I] [帮精晓 /役 / i](九)薛开三[知章莊/热 /e] [帮精见晓 /列别灭薛/ie](十)葉开三 [知章莊/涉摄/e] [精见晓 /葉 / ie](十一)屋合三[非知精章莊/六竹福宿逐/u] [见晓/匊/ ü](十二)烛合三 [非知精章/蜀足録 /u] [见晓 /玉欲 /ü](十三)術合三 [知章/(缺字)/u] [精见/聿律恤/ü](十四)物合三 [非/物弗勿 /u] [见晓/(缺字)/ü]

看(一)“黠开二”:逢“帮莊”组今读韵母 a,逢“见晓”组今读韵母 ia;a与 ia洪细相关。 它的“所配声组”、“反切下字”亦因之对应分立而为洪细不同的两个集合,分别外加方括号“[ ]”表示。“黠开二”以下各韵条目类此。此十四韵分成四档,是因为他们的洪细相关为四组:a/ia,I/i,e/ie,u/ü。所谓“缺字”,比如在“鎋开二”,是说此韵配帮莊组,其切语没有出现读a的反切下字。馀例仿此。

此十四韵的反切,上字所属声组和切下字,或共处于同一集合或分处于不同集合。前者谓“同集”,当为活切;后者谓“异集”,为亚活切。下面是“同集”和“异集”的例子。

同集 [一](a)乏 fá,房 fáng 法 fǎ 切(乏合三) (e)桀 jié,渠 qú 列 liè切(薛开三)(b)失 shī,式 shì质 zhì切(质开三) (f)接 jiē,即 jí葉 yè切(葉开三)(c)逐 zhú,直 zhí六 lù 切(屋合三) (g)锔 jū,居 jū 玉 yù 切(烛合三)(d)弗 fú,分 fēn 物 wù 切(物合三) (h)恤 xù,辛 xīn 聿 yù 切(术合三)同 (洪细交错) 集 [二] 异 (是非交错) 集 [一](1)夹 jiā,古 gǔ 洽 qià 切(洽开二) (5)辄 zhé,陟 zhì葉 yè切 (葉开三)(2)辖 xiá,胡 hú 瞎 xiā 切(鎋开二) (6)刹 chà,初 chū 鎋 xiá 切 (鎋开二)(3)惜 xī,思 sī积 jī切(昔开三) (7)触 chù,尺 chǐ玉 yù 切 (烛合三)(4)焌 qū,仓 cāng 聿 yù切(術合三) (8)栗 lì,力 lì质 zhì切 (质开三)异 (此韵彼韵 ) 集 [二](9)猲 qià,起 qǐ法 fǎ 切 (乏合三)(10)菊 jú,居 jū 六 lù 切 (屋合三)(11)屈 qū,区 qū 物 wù 切 (物合三)(12)足 zú,即 jí玉 yù 切 (烛合三)

看同集[一],检查(五)“乏合三”等韵各自见于上列的条目知道:(a)——(h)八例因上下字同集,尽为活切。同集[二](1)、(2)、(3)、(4)四例,“精见洪细交错”而声协变为亚活切。(1)、(2)适用声[2]式,(3)、(4)适用声[3]式。 异集[一]四例,知莊章组“是非交错”(上字是“知莊章”,下字非“知莊章”,如 (5)、(6)、(7),或得其反如(8),权称“知章是非交错”)而为韵协变的亚活切。(5)、(6)、(7)适用韵[4]式,(8)适用韵[4]式逆反。

“洪细交错”而声协变和“是非交错”而韵协变,二者为舒、入所共见。

另有:闢 pī,房 fáng 益 yì切(昔开三),轻重类隔,实为同集,适用声[1]式。 捌 bā,百 bó鎋 xiá 切(鎋开二)、袱 fú,房 fáng 玉 yù 切(烛合三),异集韵协变,分别适用韵[1]式、韵[6]式。①(1)

异集[二]之为亚活切则另当别论。 (9)、(10)、(11)三例,似可依声[4]式,分别折合今音为 kɑ、gu、ku,而(12)则似为活切当读ju;其实不然。此异集[二]之四例,便是上文曾预为提及的“入亚活”。详见下文。

C类:韵分彼此,声组异集

此一类共得十七韵。 共同的特征是:各韵今读韵母均有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三的分化。跟B类一样,“所配声组”及“反切下字”因之有对应的分立而其集合相异。其特征之最著者,当在各韵所分化出的韵母,彼此相异而不为洪细之相关。如“曷开一”今音分化作a和e,“没合一”分化作o和u,“月合三”分化作a和 üe等等,全然无关乎洪细对应。 以下(一)“曷开一”至(十七)“藥合三”十七韵即属此类,见表[三]。

表[三] 所配声组 / 反切下字 / 今读韵母(一) 曷开一[端精 /达 /a] [见晓 /割葛曷 /e](二) 合开一[端精 /答沓 /a] [见晓 / 合阁 /e](三) 盍开一[端精 /臘 /a] [见晓 / 盍榼 /e](四) 月合三[非 / 伐发 /a] [见晓 /月越厥 /üe](五) 职开三[知章 /职直 /I] [莊 / 侧 /e] [帮精见晓 /逼力即翼 /i](六) 缉开三 [知章 /入执 /I] [莊/(缺字)/e] [精见晓 /立及急戢汲 /i](七) 栉开三 [莊/栉、瑟/I、e](八) 铎开一 [帮/(缺字)/o] [端精 /落 /uo] [见晓 /各 /e](九) 觉开二 [帮/(缺字)/o] [知莊/(缺字)/uo] [见晓/角岳觉/üe]

(十) 德开一[帮 /北 /o] [端精见晓/则德得黑勒 /e](十一)陌开二 [帮/陌伯白 /o] [知莊见晓 /格 /e](十二)麦开二 [帮/(缺字)/o] [知莊见晓/革核厄责摘获/e](十三)没合一[帮 /没勃 /o] [端精见晓/骨忽 /u](十四)末合一[帮 /拨末 /o] [端精见晓 /括活 /uo](十五)薛合三 [知章 /爇辍 /uo] [精见晓 /悦劣雪绝 /üe](十六)藥开三 [知章莊/灼若勺/uo] [精见晓/约略雀爵藥/üe](十七)藥合三 [非 /缚 /u] [见晓 /籰钁 /üe]

下面举例来看C类的“同集”和“异集”:

同集 [一](a)獭 tǎ,他 tā 达 dá 切(曷开一) (b)发 fā,方 fāng 伐 fá 切(月合三)(c)泣 qì,去 qù 急 jí切(缉开三) (d)酌 zhuó,之 zhī若 ruò切(藥开三)(e)雪 xuě,相 xiāng 绝 jué切(薛合三) (f)则 zé,子 zǐ德 dé切(德开一)(g)骨 gǔ,古 gǔ 忽 hū切(没合一)同 (洪细交错) 集 [二] 异 (是非交错) 集 [一](1) 确 què,苦 kǔ 角 jué切(觉开二) (6)织 zhī,之 zhī翼 yì切(职开三)(2) 嚼 jué,在 zài爵 jué切(藥开三) (7)絷 zhí,陟 zhì立 lì切(缉开三)(3)鲫 jì,子 zǐ力 lì切(职开三) (8)绰 chuō,昌 chāng约 yuē切(藥开三)(4) 喝 hè,许 xǔ 葛 gé切(曷开一) (9)跃 yuè,以 yǐ灼 zhuó切(藥开三)(5)愎 bì,符 fú 逼 bī切(职开三) (10)力 lì,林 lín 直 zhí切(职开三)异 (此韵彼韵 ) 集[二](11)腊 là,庐 lú 盍 hè切(盍开一) (16)伐 fá,房 fáng 越 yuè切(月合三)(12)博 bó,补 bǔ 各 gè切(铎开一) (17)缚 fú,符 fú 钁 jué切(藥开三)(13)托 tuō,他 tā 各 gè切(铎开一) (18)剥 bō,北 bò角 jué切(觉开二)(14)逼 bī,彼 bǐ侧 cè切(职开三) (19)泼 pō,普 pǔ 活 huò切(末合一)(15)栉 zhì,阻 zǔ 瑟 sè切(栉开三)

异集[一]、[二]各例,上字所属声组与切语下字,分处异集为亚活切。异集[一]五例“知章是非错位”韵协变。 (6)、(7)、(8)适用韵[4]式,(9)、(10)适用韵[4]式逆反。

异集[二]与异集[一]有别。(11)——(19)九例,其为亚活切也是韵协变——是“此韵与彼韵”相乖的韵协变。例(11)、(12)、(13)、(14)、(15)五例,下字韵母同读 e,而折合今音出切被切字今读韵母却各异,分别为 ɑ、o、uo、i、I;(16)、(17)两例,下字韵母同读 üe,而被切字今读韵母亦各异,一为 ɑ 一为 u;可是(18)、(19)两例,是下字的韵母各异,而被切字今读韵母却又同读O。这种“韵与韵相乖”,舒声所无入声所独,其为亚话切,权称“入亚活”。人们不能根据其上下字来推定被切字的今音韵母(舒声可以);首先须凭下字推求被切字当属某韵,再推定(可查表)此韵在今音中的韵母分化以及分化所依从的声组条件,而后方可得知被切字今音之当读韵母。于是得“入亚活”折合今音的出切门法:切语中,与上字所属声组为异集的下字的今音韵母,改作上字所属声组之所在集合的今音韵母,即改上下字异集为同集,便得活切,从而求得被切字今音当读。试看例(12),下字“各”表明被切字属开口一等铎韵,上字“补”属帮组,检表[三](八)铎开一条目知道,上下字异集;则将“各”之e改作帮组所在集合的韵母O,遂上下同集,从而得知被切字今音当读bo。改上下字异集为同集,简称“异改同”——为入亚活折合今音出切的专用门法。其他各例“异改同”仿此。

现在我们来把上文B类异集[二]的(9)-(12)四例讨论一下。前三例貌似声协变,例(12)则貌似活切②,实则均为韵协变。这种貌合神离的现象舒声也有。例如:

纵 zòng,子 zǐ用 yòng 切 僴 xiàn,下 xià 赧 nǎn 切

两例看起来都像是声协变分别适用声{3}式和声{4}式而读jiòng和hàn;其实不然,实为韵协变。这等“声协变其形”、“韵协变其实”之纠纷,为“声-韵协变”的判别造成困惑。这种地方,须要作个案处理,即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拿 B 类异集[二]例(9)“猲 qià,起 qǐ法 fǎ 切”(乏合三)来说,合口三等韵,演变为今音即有韵头 ü-,而遇f母则隐去,逢见晓组则显现。可知合口三等的下字“法”蕴含一个潜在韵母*üa,但此韵母为今国语语音构造所无。受这一构造规律制约,*üa所显现出来的实际韵母,其音值必是与它相类相应的细音ia。故此,“起法切”折合今音出切,今音当读qià;又“起”属次清音(溪母),今声调所以读去声。个案处理,曲里拐弯,是声、韵、调、开合、等呼、洪细等多方面演变规律的综合运用。

但是,如果取“集”的视角,来观察B类异集[二]四例,就不会有貌合神离的纠纷干扰——它们就是“上下字异集”,只待适用“异改同”。

“异改同”改的就是韵母,所以,“上下字异集”与“韵协变”一而二,二而一,互为因果。故知韵协变的亚活切,如 C 类异集[一](6)至(10)五例以及 B 类异集[一](5)至(8)四例皆韵协变,便都可以通过查表[三]、表[二]相关各韵条目改“异”为“同”,照例求得各被切字的今音当读。于此可知,作为出切门法,前文韵协变诸式不是自足的,适用范围只限于开合洪细;“异改同”则不然,能于此韵彼韵、开合洪细兼而适用之。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年近三十的西达里亚油田早已风光不再,资产折耗率高,各项指标均显“老态”,在中低油价下实现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下面说一说古入声字在现代国语四声中的归类。

《广韵》入声韵34个,计681个小韵,5338个字。古入声字,现代汉语通用的并不很多。1988年,国家语委公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3500字》。其中,古入声字在2500个常用字中有366个,在1000个次常用字中有148个,总计514个。《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中华书局,1981)收《广韵》入声字1096个,为《字表》的两倍,现代汉语中能求得口语读音的古入声字,大抵就在《手册》所收这千字之中。本文以此1096个入声字为文本,对《广韵》入声在现代国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上的分布进行统计;统计依全浊、次浊、全清、次清分类进行,所以统计数据就有四组,如表[四]:

表[四] 古清入、浊入在今四声中的归类及其比率的统计

表[四]所显示的古入声在北京话中的演变规律是:全浊归阳平,次浊归去声;清音(全清、次清)较松散,归阴、阳、上、去的都有。全浊、次浊、清音为三类,平声、上声、去声为三声。三类归三声——北京话中的“入派三声”如此。可补充的是:清声母读阳平的,多数是不送气清塞音;读去声的,多数是送气清塞音及摩擦音。

古入声在现代国语(实为北京话)中的调读,往往一切“二调”,甚至三调。①同为“方伐切”:“發”阴平,“髮”去声;②同为“古忽切”:“骨(胳)”上声,“骨(头)”阳平;③同为“呼穴切”,在“血债要用血来还”里,两“血”字前去声(xuè)后上声(xiě);④同为“都历切”:“滴”阴平,“的(确)”阳平,“(目)的”去声;等等。在千字文本460条反切中有94条之多,占五分之一。汉语的自组织作用之一,是“四声别义”,所谓“读破”是也。①④显然为别义,②③像是习惯异读,也有别义意味。北京话的读破现象似乎于古入声字为烈,尤其是清入,94条中清入占74条。入声的消失,全浊最快,次浊其次,最慢的是清入。今皖南歙县话,浊入(全浊、次浊)已归阳去,清入仍保存。周祖谟先生说:北京话中“入声字的少数例外,那要从不同历史时期演变的情况去解释。”

小结

A、B、C三类,凡活切必为同集。同集未必是活切;异集一定是亚活切。

在A类,A类无异集,活切、亚活切均属同集;同集而为亚活切,是由于“精见洪细交错”声协变。

在B类,亚活切既有同集的——出于“精见洪细交错”声协变,也有异集的——出于“知章是非交错”韵协变。前者适用声协变四式;后者适用韵[4]式及韵[4]式逆反。

在C类,C类的亚活切,除见于同集“洪细交错”、异集“是非交错”外;更有出于异集“此韵与彼韵”相乖而为舒声所无入声所独,特名之“入亚活”,其出切门法为“异改同”。

本篇补充了前文于入声反切之所阙;则前文所题“《广韵》反切与古今音变——反切的现代门法》”庶几得略窥全豹。统观前文和本文舒-入声反切的现代门法,有结语如下:

《广韵》反切,从今音透视,有活切,有亚活切。亚活切分亚甲类、亚乙类。亚甲类无论舒声、入声,皆适用前文表[一]之一及之二。亚乙类又有声协变与韵协变之分。声协变者,无论舒声、入声,皆适用前文声协变诸式。至于韵协变者,开合洪细之韵协变为舒声、入声所同有,抑且均为前文韵协变诸式所适用。此外,入声另有一种“入亚活”,其为“韵协变”,在“此韵彼韵”之间,所适用门法是改“异集”为“同集”的“异改同”。

“韵协变”,与“异集”为同义,是广义的“此韵与彼韵”。韵协变诸式,其适用范围惟限于开合洪细,可视为特例;而异改同,则于此韵彼韵、开合洪细兼而摄之放诸入声、舒声皆所适用而为通则。③

附注:

① 韵[6]式当作:f/“无/亡/武”+X 撮,则……,前文(90 页)遗漏了“f/”。 又:前文 86 页“上字浊母字有40个与下字浊母上声字近60个”当作“上字浊母字与下字浊母上声字各近60个”。粗疏致误,特此订正,并向读者致歉。

② 例(12)“足,即玉切”,先将“玉”之 ü 改为 u,再适用声[4]式,将“即”之 j改为 z,遂得“足”之今读zú。这条反切为“异改同·声[4]式”之叠加。又:“即”精母,不送气清塞音,故“足”今读阳平。

③ 果然以“异改同”取代“韵协变”诸式,则舒声六十一个韵类172韵均得制表如A、B、C三类所见,但已非本篇所必。

[1]宋本广韵[M].北京:中国书店,1982;据张氏泽存堂本影印.

[2]周祖谟.〈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汉语词典(原名《国语辞典》1937)[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重印。

H113.3

A

1672-2868(2009)01-0101-07

2009-09-12

李远明(1930-),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 凤

猜你喜欢
广韵韵母
声母韵母
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又音考察
单韵母扛声调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明孤抄本《辨音纂要》正读喉音考
歌唱中对韵母发音的处理原则
从《离骚》看《楚辞补注》与《广韵》反切注音的差异
晋东南晋语的入声韵
明孤抄本韵书《辨音纂要》舌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