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氟尿嘧啶与Mg2+配位选择性的理论研究

2010-11-30 13:44孙建武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杂化氟尿嘧啶配位

和 芹,周 莉,孙建武

(1.唐山师范学院 化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省定州中学,河北 定州 073000;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河北 唐山 063000)

✧化学研究✧

5-氟尿嘧啶与Mg2+配位选择性的理论研究

和 芹1,周 莉2,孙建武3

(1.唐山师范学院 化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省定州中学,河北 定州 073000;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河北 唐山 063000)

在B3LYP/6-3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对5-氟尿嘧啶(5-FU)与Mg2+配合物几何结构、稳定性进行研究,计算结果显示5-FU···Mg2+(F12O6)配合物稳定性更高,NBO分析表明O6、O9与F12位点孤对电子杂化方式不同,与Mg2+作用也存在一定差异。

B3LYP;5-氟尿嘧啶;Mg2+;NBO

5-氟尿嘧啶(5-FU)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作用,干扰DNA的合成,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因此一直是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热点[1-5]。张贵珠等[1]研究发现金属离子配位的5-FU更易于达到癌细胞靶分子,且抗癌活性显著增强,因此研究5-FU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对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存在和运输形式,进而了解其高效抗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如此,关于5-FU与金属离子作用的理论研究至今仍未见报道,因此当前研究尤为必要。Mg2+是生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金属离子,本文选取5-FU···Mg2+为研究体系,在分子水平上研究5-FU对金属离子的配位选择性。

1 计算方法

B3LYP方法在金属离子配合物计算时非常可靠[6-8],因此为研究基组大小对体系的影响,在B3LYP/6-311G(d,p)水平上全优化,频率分析表明所有结构均为稳定结构,全部计算由GAUSSIAN03[9]程序完成,NBO分析由NBO5.0[10]完成。

2 结果与讨论

2.1 几何结构

为寻找5-FU合适配位点,在B3LYP/6-311G(d,p)水平上做静电势,所得静电势3D图如图1(d)所示。由图1(d)可知O6位点静电势最负,O9位点次之,而F12位点静电势最低,因此,合适的配位位点为O6,其次为O9,F12最差。由单体与配合物几何结构图可以看到,Mg2+-F12键长为2.076,明显高于Mg2+-O6与Mg2+-O9(分别为1.905、1.818Å),因此可以推断前者配位作用最弱。另外,由于在5-FU···Mg2+(F12O6)配合物中Mg2+同时与F12、O6配位,在几何结构上需满足一定的拓扑关系;另一方面,5-FU···Mg2+(O9)配合物中Mg2+明显偏离配位平面,因此,此时不能由简单的键长数据判断Mg2+-O6与Mg2+-O9键强弱,具体判断方法见NBO分析。

2.2 能量分析

B3LYP/6-31G(d,p)与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稳定化能列于表1。由表1可知,B3LYP/6-31G(d,p)与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O6F12位点配合物稳定化能绝对值更高,分别高于O9位点配合物102.0、89.0kJ/mol,因此可以推断金属离子更易与前者配位。另一方面,由表1数据可知基组水平对稳定化能存在显著影响,例如对于O6F12位点配合物,在B3LYP/6-31G(d,p)水平上计算稳定化能较B3LYP/6-311G(d,p)水平低32.6kJ/mol,因此为得到更准确的稳定化能,有必要使用大基组。

表1 配合物稳定化能(单位kJ/mol)

2.3 NBO分析

表2 B3LYP/6-311G(d,p)水平上NBO分析

给体孤对电子转移到受体反键轨道有关的二阶微扰能E(2)列于表2。由表2可以看到,Mg2+与O6位点作用最强,二阶微扰能最高,为150.3 kJ/mol,与O9位点作用次之(133.5 kJ/mol),与F12位点作用最弱。另外,由表2与图2可以看到,O6本身的两孤对电子并不等价,其能量和对称性都不相同。通过NBO计算,可知O6的3对孤对电子LP(1)O6、LP(2)O6与LP(3)O6杂化方式分别为sp0.72、sp24.78与sp1.00。LP(1)O6、LP(3)O6杂化轨道与金属离子孤对电子反键轨道LP*Mg2+作用相似,LP(1)O6、LP(3)O6杂化轨道p成分分别占41.8%、50%,与LP*Mg2+从侧面发生轨道作用(如图2所示),作用较弱,因此对应二阶微扰能均较低,分别为26.5,24.7kJ/mol;而LP(2)O6杂化轨道p轨道成分占96.1%,更接近p轨道性质,与LP*Mg2+轨道作用则是“头碰头”,在该作用方向上排斥作用最小,因此对应二阶微扰能明显较高,为99.1 kJ/mol。其它配位键作用类似,不再累述。

图2 B3LYP/6-311G(d,p)水平上配合物轨道作用3D图

3 结论

在B3LYP/6-3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对5-氟尿嘧啶与金属离子Mg2+所得配合物几何结构、稳定性等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1)Mg2+与F12O6位点作用所得配合物稳定性更高,为主要作用方式。

(2)5-氟尿嘧啶配位位点O6、O9与F12的三孤对电子杂化方式不同,与Mg2+作用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二阶微扰能及轨道作用3D图上均有所体现。

[1] 卢继新,张贵珠,王月梅.金属离子存在下5-氟尿嘧啶与脱氧核糖核酸、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01,29(2):192-194.

[2] 葛存旺,王南平,顾宁.DNA与5-氟尿嘧啶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谱学研究[J].化学学报,2006,64(17):1837-1842.

[3] 卓仁禧,范昌烈,赵儒林.含5-氟尿嘧啶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6, 7(6):508-512.

[4] 和芹,霍爱新,孟祥军,杨静.Theoretical Study on Hydrogen Interaction between 5-Fluorouracil and Glycine[J].结构化学,2010,29(5):738-746.

[5] 赵儒林.5-氟尿嘧啶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肿瘤活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10(6):605-608.

[6] 和芹,王克诚,周立新.甘氨酸与二价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2007,40(4):36-41.

[7] 章志强,周立新,和芹. Interaction of Cisplatin Adducts with Guanine Tautomers: A Theoretical Study of Metalated Tautomeric Forms [J].中国化学,2005,23(10):1327-1332

[8] 和芹,周立新.铂配合物与DNA碱基对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5,21(8):846-851.

[9] Frisch, M. J.; Trucks, G.. W.; Schlegel, H. B. et al GAUSSIAN 03; Revision E. 01; Gaussian; Inc.; Pittsburgh PA 2003

[10] Glendening, E. D.; Badenhoop, J. K.; Reed, A. E.; et al. Nature bond orbital program. Version 5.0. Madison, WI:Theoretical Chemistry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2001.

(责任编辑、校对:琚行松)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5-Fluorouracil and Mg2+

HE Qin1, ZHOU Li2, SUN Jian Wu3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Hebei Dingzhou Middle School, Dingzhou 073000, China; 3. No.1 Middle School of Kai Luan, Tangshan 063000, China)

The geometries and stabilities of dimers formed with 5-fluorouracil (5-FU) and Mg2+were studied at the level of B3LYP/6-31G(d,p) and B3LYP/6-311G(d,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FU···Mg2+(F12O6) should be more stable, the NBO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hybrization of the lone pair of O6 and O9, as well as F12 should be more differently, thus interacted with Mg2+differently.

B3LYP; 5-fluorouracil; Mg2+; NBO

唐山师范学院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7C22)

2010-06-02

和芹(1978-),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唐山师范学院化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量子化。

O641

A

1009-9115(2010)05-0001-03

猜你喜欢
杂化氟尿嘧啶配位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Zn(Hcpic)·(H2O)]n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荧光性能
德不配位 必有灾殃
α-细辛脑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蔷薇红核植物抑菌液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元素杂化阻燃丙烯酸树脂的研究进展
化学教学中的分子杂化轨道学习
元素杂化阻燃聚苯乙烯的研究进展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仙茅多糖对氟尿嘧啶增效减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