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利用滨海新区建设“辐射经济圈”的战略构想

2010-12-28 08:49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0年2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经济圈天津市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现已全面实施。同时,国家又将天津市定位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使其成为全国经济战略布局中的“火车头” 和 “发动机”。滨海新区和天津市地处河北省的环抱之中,随着滨海新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和天津市核心作用的日益发挥,必将成为促进河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为了抓住这一难得历史机遇,推进冀津实质性合作,河北省应抓紧规划建设环新区、环天津经济辐射圈,将新区的政策优势、功能优势、科技优势、资金优势以及天津市北方经济中心的辐射效应承接转移到河北省,利用滨海新区把河北经济更好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去,进一步推动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宏伟战略目标。

建设“辐射经济圈”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是由区域经济的率先发展带动起来的,而区域经济也是由核心动力源与经济中心带辐射拉动起来的。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主要得益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区域经济的增长。从经济总量看,三大经济圈2008年合计实现生产总值19.32 万亿元,占全国GDP 的64.32%。其中,环渤海地区实现生产总值9.32 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30.7%;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生产总值6.52 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1.69%;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生产总值3.57 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1.88%。从发展速度看,环渤海地区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异军突起,增速远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1/6 上升到现在的近1/3,后发优势和引领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去年前三季度,环渤海地区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利形势下,实现了生产总值10.65%的高增幅,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1.9%。特别是天津市和滨海新区,去年增速分别高达16.5%和23.5%,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从投资增长看,最近三年来环渤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为18.6%、22.8%和25.3%;长三角地区分别为13.8%、16.5%和16.0%;珠三角分别为16.7%、18.0%和16.5%。环渤海地区投资强度逐年加大,到2008年末,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上升为29.5%。从消费增长看,2008年环渤海地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合计完成3148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占全国比重为29%;长三角地区合计完成21640.2 亿元,比上年增长20.9%;珠三角完成12772 亿元,比上年增长20.3%。环渤海地区分别高出长三角、珠三角1.7 个百分点和2.3 个百分点。从进出口贸易看,珠三角进出口贸易额逐年递减,长三角地区出现小幅下降,环渤海地区占全国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国家要打造东部沿海经济隆起带,在南部成功启动深圳拉动下的珠三角,中部成功掀起浦东影响下的长三角第二次经济热潮后,滨海新区辐射下的环渤海地区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活力源泉。国家将天津市定位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将滨海新区定位为新世纪新阶段新的经济增长极,必将集中全国之力予以打造,“十一五”、“十二五” 期间天津市必将有一个大的跨越式发展。仅就滨海新区而言,规划面积2270 平方公里,接近香港和深圳的总面积,比浦东大了近四倍。因此,一个超大型、国际化、世界级宜居城市不久的将来即将显现出来。其经济辐射能力将远远超过深圳对珠三角、浦东对长三角的带动作用,将发生高当量的核聚变,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的冲击波。河北省环抱天津市,与滨海新区山水相依,从国际上经济区的辐射情况和深圳、浦东的带动效应看,天津经济区的经济冲击波第一波就是河北省。对此重大历史机遇河北省决不能失之交臂,更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千古遗憾。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建设滨海新区离不开河北省的支持和参与,从区域经济和腹地支撑的角度看,滨海新区是天津市的滨海新区,也是河北省的滨海新区。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与天津市进行一体化合作,必将为河北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利用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行经济融合,必将引起新的经济核爆,而河北省不仅是核聚变的冲击波,更应是核聚变的一分子,成为引发核爆的当量。

“辐射经济圈” 的阶段性目标和运作模式

1.基本构想。“辐射经济圈” 按辐射功能和先后次序,分三个层次:

(1)临区辐射区。即在临近滨海新区北部的唐山市丰南区、唐海县和南部的沧州市的黄骅市等地划出一定区域,与滨海新区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和功能区分直接对接,作为滨海新区在河北省的延伸和拓展。河北省应依照国家对滨海新区的支持模式,将临区辐射区建设成河北省的 “滨海新区”,打造成河北的综合改革实验区和经济特区。随着辐射区的发展和壮大,逐步与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连成一片,在渤海湾核心地带形城沿海现代化城市群、国际化财富投资中心、世界型科研基地和优势产业聚集地、全球航运锚地和自由港、开放资本经济体和生态旅游休憩地。

(2)环津辐射区。随着国家对天津市北方经济中心的定位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天津市的城市总体水平和经济活力必将在较短时间内有一个大幅度提升。为此,河北省应在环天津市的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等地划出一定区域,与天津市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和功能区分直接对接,作为天津市经济在河北省的延展,打造环津经济圈。并力争使该圈与天津市北方经济中心的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3)冀津一体化经济区。把河北省作为天津市经济的腹地支撑,实现全方位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发展。区内各经济主体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市场,统一规范经济行为和经济行动,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协调有序的利益分享机制,力求发展方式上的高效率和实现形式上的高效益。

2.阶段目标。第一阶段,临区辐射区从现在开始,就抓紧调研和规划,争取年底启动;第二阶段,环津辐射区从明年开始规划,2012年初正式启动;第三阶段,冀津一体化经济区从现在开始调查研究,在部分较成熟的方面先搞起来。2015年后,随着临区辐射区和环津辐射区的建成,逐步构建统一经济体。

3.管理机制。“临区辐射区” 行政上实行统一管理,机制上建立与世界接轨的开放型管理模式。“环津辐射区” 在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成立环津经济发展委员会,由一位省级领导兼任委员会主任,相关设区市及省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副主任,相关市县主要领导为成员,统一区域发展规划,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冀津一体化经济区” 由两地主要领导成立联席会,轮流担任联席会主席。下设协调联络机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

建设“辐射经济圈” 的前提条件和政策主张

1.前提条件。正确的决策必须有坚实的基础予以抬升,建设 “辐射经济圈” 是河北省宏观经济战略的重要布局,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期,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整合、重组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要统筹考虑,周密部署。应突出抓好五点。

(1)高起点谋划和定位。建设“辐射经济圈” 不是简单地划出一片区域,守着滨海新区消极地亦步亦趋,甚至守株待兔,甘做配角。而是利用时代赋予这里的亮点,点亮河北省的东部沿海,进而燃起全省经济的燎原之势。因此,要以着眼全国,面向世界,根植未来经济,引领时代大潮,吸纳全球优势的视角和胆识,高起点谋划,高水平设计 “辐射经济圈”。在环渤海核心地带,河北省海岸线长487 公里,有1168 平方公里的潮涧带,6456 平方公里的浅海海域,3 个临海设区市,5 个临港开发区,3 个开放口岸和4 个已成规模的海港。而天津市海岸线仅152 公里,港口只有1个。从港口集中度和城市集中度看,这一区域是最高的,天津市和滨海新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节点。从滨海新区增长极效应看,不但其功能完善有赖于曹妃甸深水大港,其扩散效应也首先是河北省沿海的其他节点。故而河北省对 “辐射经济圈” 的定位,不是 “大树底下好乘凉”,而是要与滨海新区和天津市日月同辉,交相辉映。一起步就是超前的,决不能一开始就落于人后。

(2)打造高度开放的 “自由贸易区”。在区域功能设置上,河北省要把这一地区建设成开放程度最高、经济自由度最大、资金凝聚力最强、发展活力最旺盛的经济特区。要借鉴国际上最先进的功能区建设经验,在高起点上与国际运行模式接轨。要统筹滨海新区的规划和发展,更要统筹世界经济的走势和需求;要利用滨海新区的政策资源,更要利用河北的独特优势;要发挥滨海新区的聚集效应,更要发挥 “辐射经济圈” 的放大效应。雾掠高柳,水流低谷。在滨海新区周围要形成强有力的吸纳功能区,产生高容量的谷地效应,打造更加有利于经济成长的环境,借重河北腹地广阔的条件,将新的经济成长点逐步导引到 “辐射经济圈” 中来。

(3)解决好行政区和功能区衔接问题。建设 “辐射经济圈” 涉及我省5 个设区市和10 几个县市,如果行政区划不能整合,功能区的优势势必受到影响。特别是临近滨海新区的 “辐射经济圈”,分别居于滨海新区南北,又分属唐山市和沧州市管辖。两个区域最好由省里直管,成立一个行政主体,统筹安排,统一管理。

(3)创新管理模式。要把辐射区建设成创新型河北的先行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扩大开放的试验区和把河北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的向导区,必须借鉴和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体制和机制,既要保证经济成长的最大自由度,又要保证经济运行的高效便捷。要以全方位服务为出发点,以人性化为重心,以和谐发展为目标,以环境友好为保障,创新管理模式,使辐射区的管理模式与世界 “直通车”。

(5)彰显河北特色。世界 “自由贸易区” 和 “经济特区” 都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功能特性,这是吸引投资和聚集产业的主要磁力场。河北省建设辐射经济圈决不能走过去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老路,必须打造独具优势,凸现河北个性,适应资本增殖的特殊需要,给千帆竞发的国际经济设置一个最具影响力和最安全的锚地。要认真研究国际功能区的布局情况,根据国际贸易的区位分工,选择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2.政策主张。政策是竞争力的软实力,也是区位功能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滨海新区之所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热点,是因为国家将其定位为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在政策上给以倾斜。这种倾斜的结果是投资者成本的降低、效益的增加,带来的是无限的商机,因此能够引发热核效应,对资本的增殖和产业的聚集产生巨大的吸附力。河北省建设辐射经济区不但要主动接受滨海新区的产业转移和功能延伸,更要打造政策的低谷,把滨海新区的功能优势和对经济的吸纳力导引到河北省来。从这点出发,政策主张的立足点,是倾河北省之力,赋予其比滨海新区更开放更优惠更易于经济成长的政策。难点在于,河北省制订政策权限的约束力。虽然河北省在政策的控制刚性上不如国家,但在执行力上却有很大的回旋余力。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是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二是利用河北省广阔的腹地支撑打造新的政策优势;三是利用国家的倾斜政策出台更加倾斜的配套政策;四是创造政策孵化的环境,非禁即入,以干促批;五是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率,把时间、精力、能耗降到最低水平,把经济运转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把利润空间最大地让渡给投资商。

(1)充分发挥港口功能。一是曹妃甸深水大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港优势,要将其建设成世界级大港,在中国抑或中国北部展现出独一无二的港口功动强势;二是在环渤海中部,河北省集中摆布着四大港口,要尽快摆正港口的功能定位,突出港口集群优势,带动临港产业的群发效应;三是打破行政区隔,整合港口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2)加快港城建设。中国规划大师吴良镛院士在对世界港口和港城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后指出,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中心城市作依托,以港兴成,以城促港,是必由之路。河北省的曹妃甸、黄骅、唐山港均没有中心城市依托,这是其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黄骅港,国家批准建港近二十年,港能基本没有形成,配套服务设施更不完善,只不过是神黄集团的一个煤码头。由于港城建设滞后,大大弱化了港口的带动作用。河北省把曹妃甸和黄骅港看作是全省经济增长的第一极和第二极,这就要求港城建设必须与港口建设同步规划,同时进行。所谓第一极和第二极的带动作用,不是单纯地指港口的运能,而是指通过港口的运能在那个区域形成的经济活力和张力。而港城正是产生这种活力和张力的支点,况且港城的建设本身就是投资拉动。因此要进一步加快港城建设步伐,通过港口功能的拓展,打造资金流、商业流、经贸流,真正让港口活起来、动起来、兴起来。

(3)培植临港和沿海产业带。河北省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重要的是在东部沿海区域,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发展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形成功能完善、衔接紧密,关联度高、依存度高、比较效益高的现代产业链条。必须明确主导产业,确定发展方向,加强园区建设。

(4)尽快出台东部沿海发展规划。规划是行动的起点,规划是行为的守则。要把发展理念变成现实,第一步就是做好规划。河北省提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得到全省人民的热烈响应,这是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为了落实好省委的战略部署,把全省人民的热情统一到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实践中来,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当务之急是尽快研究出台东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绘就发展蓝图。其中要把 “辐射经济圈” 作为核心来考量和摆位。

(5)在区域合作中扮演主动角色。在环渤海地区河北省环抱北京政治文化中心和天津北方经济中心,临海港口多,腹地资源丰富,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支点。河北省要在充分研究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找准区域合作的定位,规划区域合作的方向,在区域合作中更加积极地发挥能动作用。借重区域合作,利用京津合作,更好更快地发展河北、壮大河北。

“辐射经济圈” 的放大效应和腹地支撑

看一看深圳对广东、浦东对上海的带动和影响,就可以想见 “辐射经济圈” 对河北省的带动和影响。过去河北省制订过许多发展战略,都希望实现跨越发展,但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极,没有拉动经济的核心爆发力,导致收效甚微。虽然天津市与河北省存在行政壁垒,但经济的内生性和扩张性形成的区域一体化,使双向需求黏性融合及无缝对接成为现实。“辐射经济圈 “的建设奠定了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基础,随着京津都市圈的规划和实施,河北省的中东部地区将面临全面发展的大好机遇。启动 “辐射经济圈” 的大开发、大开放、大建设,本身就是极强的投资拉动,必然会对其他地区的经济注入强心剂。当东部产业、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积聚到一定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向中部和西部梯度转移,产生连动效应,形成共鸣效果,促进共同发展。

从腹地支撑情况看,河北省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能源、文化等禀赋名列全国前茅,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六。加之改革开放几十年积累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经验,利用滨海新区和天津市强势发展的机遇,在东部沿海区域打造经济热区,具备雄厚的自然条件、历史积淀和发展优势。如果说过去河北省受海港开发和支配历史较短,港口运输结构单一,对外开放城市数量少、规模小,海洋综合开发技术水平低等自然和历史原因的约束,在我国东部临海地区发展滞后,形成了经济洼地。那么,抓住当前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大好时机,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机不可失,适逢其时。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建设“辐射经济圈” 的腹地支撑力,远远大于其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是完全可能的。将京津作为合作的两翼,将滨海新区作为腾飞的助力,乘势而上,河北省就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找到了新的发展支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才会全面提升,才会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经济圈天津市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有趣的云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天津滨海新区“典范之声”合唱艺术节圆满落幕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