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80例临床分析

2011-02-06 06:32王豫徽赵卿祯刘保安
当代医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空洞结核肺结核

王豫徽 赵卿祯 刘保安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呈逐年增多趋势,具有治疗效果差、耐药率高以及预后凶险的临床特点,尤其60岁以上老年人病情复杂,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1]。本研究总结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男51例,女29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25岁;Ⅱ型结核8例,Ⅲ型结核68例,单纯结核性胸膜炎4例;其中有7例患者是肺实质内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所有患者均为初治结核。另选取单纯结核病患者80作为对照组,男56例,女24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32岁;Ⅱ型结核6例,Ⅲ型结核66例,单纯结核性胸膜炎8例。

1.2 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按WHO1999年颁布糖尿病诊断标准[2]。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 o l/L,随机血糖≥11.1mmol/L。肺结核诊断标准按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结核学分会制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1.3 临床表现 糖尿病症状:(1)空腹血糖:轻度升高(<8.4 mmol/L)10例,中度升高(8.4~14mm ol/L)38例,重度升高(≥14mmol/L)32例;(2)多饮、多尿有8例。结核症状:两组症状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气促、乏力、纳差、消瘦及发热等,其中观察组乏力、纳差、消瘦65例,咳嗽、咯痰72例,胸闷、气促60例,咳血15例,空洞形成15例,痰菌26例,合并感染22例。对照组乏力、纳差、消瘦66例,咳嗽、咯痰69例,胸闷、气促57例,咳血16例,空洞形成7例,痰菌20例,合并感染10例。两组咯血、空洞形成、合并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4 治疗方法观察组抗结核治疗以杀菌和抑菌的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2HRZZ(S)/10HR(强化期:异烟肼0.3g、利福平0.45g、吡嗪酰胺1.0g,每日用药1次,共2个月;继续期:烟肼0.6g,利福平0.6g,隔日1次,10个月),疗程为1年,同时给予保肝治疗。糖尿病治疗:控制饮食,总热量的摄取在单纯糖尿病基础上增加10%为宜,同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适当运动,合理应用降血糖服药物和胰岛素,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长效胰岛素与普通胰岛素比例l∶15。对照组予联合化疗方案2HRZZ(S)/10HR,疗程为1年,同时给予保肝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数据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全部控制在7.8mm ol/L以下,糖尿病治疗效果满意。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片病灶吸收率、无效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严重,老年肺结核病和糖尿病均呈明显增多趋势。糖尿病与结核病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易并发肺结核病,其发生肺结核的患病率要高出一般人群3~4倍[3]。本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为:①男性患者比女性多;②临床症状咯血、肺部空洞合并感染症状发生率明显多于单纯性肺结核;X线示病灶内空洞发生率高;③患者机体反应性差,起病往往隐匿。

糖尿病易并发肺结核肺结核的机制可能为:①糖代谢紊乱:胰岛素缺乏导致肝糖原合成代谢降低,葡萄糖异生增加,致使肝脏摄取和利用葡萄糖降低,同时外周组织利用摄取葡萄糖降低,结核菌容易生长繁殖于含糖量高的组织内。组织内糖分多,修复能力下降,容易感染。②脂质代谢障碍: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降低,血浆蛋白清除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降低,脂肪合成代谢降低,甘油含量增多,为结核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酮体可增强结核菌的活力,导致陈旧性结核复燃及繁殖,尤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单核-巨噬细胞内充满脂肪,机体内抵抗力低。③患者肝脏细胞转化胡萝素为维生素A的能力下降,体内维生素A减少,致使呼吸道粘连膜的完整性破坏,其防御功能减退[5]。④患者体内代谢紊乱,各种防御功能下降,细胞吞噬能力、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均受抑制。⑤患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蛋白质合成减少,导致机体免疫球蛋白、补体成分下降,各种免疫细胞、抗体数目减少[6]。

表1 两组临床表现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数据比较[例(%)]

以往研究认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两病同治比单纯性肺结核治疗效果差,病程时间长[7]。临床上当肺结核患者经正规化疗效果不佳,病变持久不愈甚至恶化时,应提高对糖尿病的警惕性。本研究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胸片病灶吸收率、无效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结经验,我们认为临床治疗主要把握好血糖的控制,控制血糖最好使用胰岛素,并加强对血糖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严格饮食控制,强调治疗期间增加营养摄入,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时需根据全身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要早期诊断,有效控制血糖,积极采取抗结核治疗,才能有效达到控制结核、糖尿病的目的。

[1]罗茂红.糖尿病与肺结核并发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防痨杂志,2004,26(2):114-116.

[2]张培元.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3]邵联群.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1):63-64.

[4]阳家军.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7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28-29.

[5]秦红.67例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I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762-2763.

[6]赵一红.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3,25(1):47-48.

[7]杨晓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肺结核临床治疗对比研究[J].临床肺科志,2005,10(4):434-435.

猜你喜欢
空洞结核肺结核
锻造过程中大截面塑料模具钢中空洞缺陷的闭合行为
一度浪漫的结核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空洞的眼神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用事实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以教育类报道为例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疣状皮肤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