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抗痨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2011-02-06 06:32张玉萍
当代医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胸膜炎甘草酸结核性

张玉萍

笔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商品名:美能)联合抗痨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2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5月~2008年3月来我院肺科门诊就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临床诊疗指南》制定的结核病分类法[1],B超胸腔积液定量检查均为单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合并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矽肺,肺癌等)、以及其他重大基础疾病(包括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艾滋病)不列为治疗观察对象。

1.2 一般情况 入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6~62岁;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8~6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正规抗痨方案:2HRZE/8HRE;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日三次,每次二粒,疗程两个月;对照组则加用醋酸泼尼松片40mg始量,每日顿服,每7天渐减少5mg,直至5m g维持10d,疗程两个月;对照组治疗过程中ALT升高超过正常高值3倍以上或血清总胆红素升高1倍时暂停化疗,待肝功能恢复后,继续上述化疗方案。

1.4 随访 每半月随访一次,共两个月,予以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及血常规检查,并B超胸腔积液定量检查。

1.5 疗效判断标准 两月内胸腔积液吸收为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x2检验,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2.0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吸收率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胸腔积液吸收率高,吸收快。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肝功能异常2例占0.091,对照组肝功能异常7例占0.350,p<0.05,说明治疗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例肝功能明显异常,ALT升高超过正常高值3倍以上,予以停药,并加用异甘草酸镁注射剂100mg静脉滴注,一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继续原方案治疗。

表1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吸收率比较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未出现低血钾症、血压上升、浮肿、尿量减少、体重增加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状,对照组5例胃肠道反应,对症处理后缓解。

3 讨论

结核病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目前在全球依然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结核性胸膜炎在肺外结核中是常见的结核感染形式,其致病菌为结核杆菌。大多数患者呈急性发病,大部分患者基本上在1个月内起病。其常见主要症状是患侧胸痛和干咳,临床上多见于青年人,典型的结核性胸膜炎其临床特征为单侧胸腔少到中等量的积液[3]。结核性胸膜炎时,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刺激胸膜,使胸膜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胸腔内,形成渗出液,并使胸膜发生变态反应,越早抽取胸腔积液,胸膜上皮细胞的损害越轻,解除压迫后,胸膜的吸收功能也能越早地恢复,胸腔积液吸收越快[4]。

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是以甘草中活性物质—甘草中甘草甜素为主要成分,辅以甘氨酸,半胱氨酸,这3种成分能共同协调发挥抗变态反应作用:能抑制磷脂酶A 2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在起始阶段的代谢水平,使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无法产生[5];甘草酸苷分解的甘草次酸亦通过直接或间接抑制肾上腺皮质固醇在体内的破坏而起到类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从而起到保护细胞膜,减轻血管内炎症的作用。此外,美能所含的甘氨酸和半胱氨酸本身也具有解毒、抗变态反应作用,可抵消甘草酸所致的水钠潴留的副作用[6]。而甘草酸一铵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多种代谢酶,如△5B还原酶、11B-HSD(11B类固醇脱氢酶)及20一HSD有强亲和力,通过抑制类固醇在肝内的失活,从而减缓了类固醇的代谢速度,使其作用增强,进而发挥类固醇样作用,但副作用较激素明显减少[7-8]。

故从本组资料说明:在强有力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早期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中毒症状、减少胸腔积液的渗出、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防止和减少胸膜粘连肥厚[9-10];而药物性肝损害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11],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医源性的药物性肝损害中,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占33.7%,是其中较重要的一部分[12],中断抗结核药物或不规范用药常造成结核病情恶化或结核化疗失败[13],因此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有效保护肝功能的作用不容忽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

[2]张俊萍,68例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7(1):9-10.

[3]兰东湖.结核性胸膜炎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26(2):156-157.

[4]肖天津,古中东,赖景雄.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探讨(附122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6):819-819.

[5]邓宝成,金哲男,刘崇,等.美能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3):149-150.

[6]曹天高,李朝霞.美能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5,7(6):622-623.

[7]宋方闻,白永敏,陈玉祥,等.美能(β-甘草酸复方制剂)的分子构型及临床疗效[J].中国药房,2003,14(5):304-305.

[8]陈建平,许建杰.复方甘草甜素的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05,26(4):468.

[9]王永斌,李小平.利福平对糖皮质激素降解作用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治疗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5):44-45.

[10]王海燕.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的相关因素及预后[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7):514-515.

[1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92-1695.

[12]文彬,叶涛生,周伯平.216例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2,18(7):555.

[13]杨小平,张琦,张岳玺,等.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临床观察[J].肝脏,2005,10(2):153-168.

猜你喜欢
胸膜炎甘草酸结核性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
和解化络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腔积液8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