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患者复苏后早期心理辅导对缓解ICU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1-02-07 09:11谭倩
当代医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综合症恐惧插管

谭倩

ICU综合症是指在临床的工作中,有不少急、危、重患者住进监护病房(ICU),经治疗转危为安后,有30%~58%常因面对陌生的环境,各种复杂先进的仪器等,而出现焦虑、郁闷、恐惧、依赖、心理否认、幻觉和绝望等情绪障碍的表现,在ICU数天后发生的精神症状[1]。而气管插管患者作为ICU重症患者,因对身体侵入性管道的恐惧,对自身疾病未知结局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以及身处陌生环境和接触陌生的医护工作者存在的心理担忧,均使得患者在复苏的短期时间内出现ICU综合症[2],目前国内关于ICU气管插管后复苏患者的心理护理尚缺乏相关报导,本研究观察了我科住院40例气管插管复苏后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照ICU护理常规实施,治疗组在复苏的同时即开始实施心理辅导治疗,观察心理辅导治疗对ICU综合症的发病率及患者预后等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收集了自2008年1月~2010年3月,共27月入住ICU监护室的气管插管并复苏后患者共40例,观察前即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71.25±14.76)岁,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0.85±13.9)岁。

1.2 方法 对照组按医嘱给予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护理,以传统方法做好各种基础护理及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辅导,辅导内容包括:对患者病情的告知,讲解其发病机理,介绍病房环境,让患者了解最新的治疗进展和进程,鼓励患者与疾病做斗争,激起患者求生的欲望;与患者交流的同时与患者握手(去除手套);每半个小时巡视患者,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以小黑板写字方式消除患者的恐惧;积极与家属沟通,通过让患者家属的亲情关怀,让家属鼓励患者,争取早日脱机。

1.3 结果评价 记录两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后出现的ICU综合征的主要指标,包括焦虑、郁闷、恐惧、依赖、心理否认、幻觉、绝望。同时观察复苏后患者脱机、再插管及预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ICU综合征及主要症状指标的的比较 焦虑、郁闷、恐惧及心理否认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绝望两组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依赖上二者无明显差别(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相比较 撤机及撤机后再次插管两者无明显差异,但在病死率上有显著性差异(85%vs55%,P<0.05)(详见表2)。

3 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ICU)由于其特殊环境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无家属陪伴,患者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而最常见的就是ICU综合征,其主要包括患者的焦虑、郁闷、恐惧、依赖、心理否认、幻觉和绝望等情绪障碍表现[1,3]。对ICU患者出现ICU综合症的心理护理均认为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病率[4]。但部分重症患者在气管插管/切开之前即因多种原因造成休克,经气管插管/切开及时心肺复苏后能够苏醒,但在复苏后即开始心理治疗尚无相应报导。本文对气管插管/切开复苏后患者进行了对照及心理辅导治疗,包括采用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如通过解释、鼓励、安慰、暗示等手段)对ICU综合症患者给予个体化心理疏导,结果发现,治疗组在焦虑、郁闷、恐惧及心理否认等ICU综合征临床表现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总体ICU综合征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说明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能达到明显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负性心理反应的作用,从而能使患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注重对疾病病情的控制,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影响,加强对ICU综合症患者的心理干预,通过病情、病因等解释以及一系列的鼓励、安慰、暗示手段,使患者对疾病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增加,达到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目的,并形成良性循环,达到缓解抑郁和焦虑、控制和缓解病情的目的;另外有报道[4]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ICU综合征患者的自我保护和不良心理情绪的改善也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我们通过临床观察也发现,复苏后患者治疗组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相关报道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中,较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撤机例数增多,再插管率降低,但在撤机、撤机后再插管率上二者表现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病例样本量较小有关,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表1 ICU综合症各项指标

表2 早期心理护理对各项疗效指标的影响

总之,气管插管/切开后患者获得及时的心理辅导治疗可显著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病率,增加撤机的几率,显著降低死亡率,该治疗值得在临床气管插管/切开患者复苏后早期即开始实施。

[1]王志红,周兰珠.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5-179.

[2]吕仲群.认知行为疗法对社区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6,5(3):18.

[3]Seheinhom DJ,Chao DC,Steam 2 Hassenp flug M.Liberation from p 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J].Crit Care Clin, 2002,18(3):569-595.

[4]Rotondi AJ,Chelluri L,Sirio C,et al.Patients’recollections of stress-ful experiences while receiving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J].Crit Care Med,2002,30(4):746-752.

猜你喜欢
综合症恐惧插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关注夹腿综合症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