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1-02-14 08:33刘东梅雷红艳范菲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学时医学院校医学生

刘东梅,雷红艳,范菲菲,侯 艳

(成都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1 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模式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对人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要素给予了高度关注,其内涵包含了人文精神。表现为心理查诊、患者伦理、法律权利的尊重、社会保障等。[1]因此,为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医学院校必须改革医学教育的方式,特别是注重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医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后能够达到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

2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了切实了解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情况,针对包括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成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在内的四川省五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医学人文课程开设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活动实际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12份,有效问卷863份,有效率为94.63%。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虽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视程度不够,医学人文课程被弱化

医学人文教育的薄弱之处,体现在它迟迟未被纳入医学生教育的主体教学计划当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一是在课程的学时方面。根据调查,目前五所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五年的课程总学时为4300学时左右,人文教育课程的总学时数约为340学时,仅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其中以思政类课程为主,约占了人文社科课程课时总学时的86%。因此,每门医学人文课程的学时数也就十分有限了。以医学伦理学为例,五所高校中,只有成都中医药大学针对部分专业开设的医学伦理学为36学时,其他四所高校仅为24学时或18学时。二是在课程性质方面,五所高校的医学人文课程几乎都是作为限选或公共任选课开设的。在调查中发现,即使是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的主要课程《医学伦理学》,五所学校中也有一所学校只作为选修课开设,而其他四所高校也只是针对部分专业作为必修课开设。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医学生学习医学人文课程的动力不足。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随意性大

由于医学人文教育定位不够明确,开设课程的指导思想上带有一定片面性,使得我国部分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缺乏学科整体规划,设置具有很大随意性。目前,教育部规定的医学人文课程仅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2]从调查来看,五所高校中有的学校还未全部开设或将有的课程改为选修,不仅课时有限,而且这些课程都自成体系,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关联性、连贯性和实用性,再加上没有反映医学特点的配套教材和授课教师多不懂医,效果不显著。此外,关于其他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也具有很大随意性,五所高校大多数课程都是根据学校或教师的兴趣开设的。因此,许多课程的教学和师资质量都难以保证。

2.3 医学人文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目前,我国一些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只注重对医学生进行道德规范和医德理论知识的群体灌输,而缺乏对实用性和实效性的重视。本次调查中,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的帮助评价多为有一定的帮助,占74%;认为帮助很大的仅有18%,这说明医学人文课程并没有达到明显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效果。从教学方式来看,在关于医学人文课程通常以何种方式进行教学的问题中,五所学校有高达71%的学生选择了系统的理论教学。而且,五所高校的医学人文课程均放在临床前期开设,并在临床前期就结束,致使医学人文教育缺乏全程性,因此难以收到实效。此外,从使用的教材来看,各个学校所使用的教材版本各异,但内容大同小异、理论性过强、教学内容陈旧枯燥、脱离了时代的医学人文特点,因此也就无法与实践紧密结合。

2.4 医学生未从根本上意识到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选课具有盲目性

近年来,在理念上,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断被肯定和强调;在具体实践中,却往往只是流于形式,这使得医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医学人文素质在他们将来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意义。调查显示,五所高校有61%的学生在选择医学人文课程前并不了解课程的具体内容,有44%的学生仅仅为了获得学分而选择课程;另有32%的学生不选择医学人文课程的原因为不了解,27%的学生不选择医学人文课程的原因为课业重,时间紧,想尽量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医学专业上。这说明部分学生选择医学人文课程多凭感觉或为学分而来,具有盲目性。

3 加强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对策

3.1 从根本出发,扭转现有的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

在我国现代意义的大学中,往往更注重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部分医学生在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缺失,正是由于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所造成的,但却没有意识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非仅源于医学自身的发展,而是整个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在医学中的体现。因此,要加强高校的医学人文教育,就必须从整个教育体制的改变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扭转现有的教育观念,在高校中确立人文教育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当现行教育体制能够真正把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灵魂时,整个教育才会形成一种浓郁的人文氛围。

3.2 进行科学的学科建设,注重提高医学人文课程的质量

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医学人文课程的总学时数明显偏少。这与我国医学生学业负担较重有关。以我国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必修课程门数平均为45门,有的多达65门,医学专业学时多,实习时间长。所以,医学人文课程要增加大量的学时其实是难以实现的。[3]因此,现实的情况要求在有限的学时之内,要注重内涵,切实实现学科的科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说来应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

3.2.1 综合性原则。

所谓医学人文综合课程,即把不同的医学人文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来介绍医学人文知识,以问题为中心来学习医学人文的概念、方法,从医学人文学科和临床现象的结合点上,把医学人文知识内化为医学人文观点和医学信念。其一,医学人文教育重点在于展示人文知识的主要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建构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所以人文课程的设置要坚持综合性原则;其二,医学人文综合课程既考虑到我国绝大部分医学专业的学制特点,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医学和人文有机结合,又能使医学人文概念和理论在医学的案例分析中得到解决,从而自然内化成学生的一种心理品质,真正达到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4]

3.2.2 持续性原则。

所谓持续原则即是指医学人文课程应从医学生进校开始,并贯穿大学教育始终。如日本的医学院前两年主要用于学习基础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以医学概论涵盖医学人文课程,并在第五学年开设医学概论课程,了解医疗与法律、伦理、社会经济的关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课程从第二学年开设,贯穿四个学年。1987年英国的报告建议:医学伦理学应该贯穿在医学教育整个阶段、有一定间隔和反复进行,应该在临床教育中,按一定的间隔插入一定时间的、由医学以外很多专家进行的、跨学科的伦理教育。[5]因此从总体上看,医学人文教育要以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特征。此外,医学教育的持续性还强调,医学人文教学应该成为医学生医学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使医学人文教育实现分段式、不间断式教学。

3.2.3 实用性原则。

医学高校在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中,一是要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情感;二是要密切联系实际。医学人文课程应注重实践、讨论,紧贴临床前沿,实现课堂理论教育、医德实践和医疗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走进医院,接触病人,并注重引导学生对当前医学领域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以及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提出解决办法。此外,为提高教学的实用性,还应该进行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多样性探索。如教学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教学,而应该加入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案例教学、专题讲座教学、床边教学等多种形式。

3.3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医学人文课程由于涉及医学和人文两个方面,所以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更高。首先,教师应具有较广的医学人文知识和沟通引导能力,能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指导或引导学生体味医学的意义;其次,医学人文教师应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目前,我国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大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法学等人文社科类教师,这类教师均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普遍没有医学背景,缺乏医学知识;而具有医学背景的教师又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承担医学人文的教学。这就造成了教师的授课内容多是人文概念理论的讲解而缺乏与医学的有机结合,致使医学人文的教学实效性不高。因此,加强师资培养,特别是在医学研究生中培养专门的医学人文教师对于提高课程质量、促进课程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顾民,王启辉.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9,29(4):301-303.

[2]杨耀防,汪力平,舒长兴.从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看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J].九江医学,2008,23(1):46-48.

[3]康玉唐,朱健.医学院校合并前后人文课程设置的比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10):66 -67.

[4]王茜,严永祥,昝启均,等.医学人文学科课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4):30 -32.

[5]殷小平,苏博,刘鉴汶,等.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6):25-29.

猜你喜欢
学时医学院校医学生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