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次西部大开发

2011-02-18 23:26陈东林
中共党史研究 2011年9期
关键词:战备工业战略

陈东林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始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经济战略问题。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西部开发都高度重视,先后进行了可称之为三次西部开发高潮的建设。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西部新工业基地建设。“一五”计划中内地的新建投资比重超过全国总额的60%,填补了西部地区基本没有现代化工业交通设施的空白。这次西部开发也把如何处理东西部发展关系的问题第一次摆在国家面前,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专门将此列为一个重要方面,可惜“大跃进”运动使这些探索未能继续。第二次,是1964年至1978年以战备为中心在西部后方进行的三线建设。这次开发是以战备为指导、以工交和国防科技设施为建设目标,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初步改变了西部地区工业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状况。但这次开发仍没有解决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计划体制下的转移投资方式不能激活西部地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力,并对东部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第三次,是1999年启动至今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将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关系概括为“两个大局”的思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还提出:解决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时机是在20世纪末期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按此思想,1999年西部大开发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从2000年至2009年,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1.9%,高于全国同期增速,不仅大大改变了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拓展了全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增强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占善钦摘自《党史博览》2011年第8期,全文约12000字)

猜你喜欢
战备工业战略
战备拉动考核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工业人
战略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空降兵某部卫生学兵卫勤战备能力分析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