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清IL-2、IL-10水平的影响

2011-02-22 03:24张奎明
山东医药 2011年18期
关键词:根治术机体胃癌

张奎明

(南阳油田总医院,河南南阳 473132)

术后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是引起围手术期患者免疫抑制的因素之一,而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超前镇痛是指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神经中枢敏化,减少或消除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1]。氯诺昔康是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控制疼痛[2]。2009年 12月 ~2010年 12月,我们观察了用氯诺昔康行超前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清IL-2、IL-10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具有手术指征的胃癌患者 75例,男 40例,女 35例;年龄 44~68岁。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围术期未输注任何血液制品,无免疫系统疾病。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5例)。Ⅰ组患者手术前不给予超前镇痛;Ⅱ组患者行超前镇痛,即手术前25 min给予氯诺昔康16mg缓慢静注;Ⅲ组为术毕镇痛,术毕时予以氯诺昔康16 mg缓慢静注。手术后三组患者均不给予自控镇痛。若患者在手术后主诉疼痛,则即刻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 50 mg/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单盲法对三组患者术后 8、12、24、48、72 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的疼痛)。手术前、术毕时、术后 12 h和术后24 h于患者无静脉输液一侧上肢快速抽取静脉血 3 ml,用普通干燥试管保存,4℃静置 15m in,2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取血清,冻存于-70℃冰箱中。按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说明书,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IL-2、IL-10。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术后的镇痛效果均较满意,围手术期各时间点VAS评分相近,P均>0.05,见表1。围术期三组血清IL-2、IL-10水平比较见表2。

表1 三组术后各时间点VAS(分,±s)

表1 三组术后各时间点VAS(分,±s)

组别n VAS 8 h 12 h 24 h 48 h 72 hⅠ组 25 2.7±1.2 2.5±0.6 2.1±1.1 1.5±0.5 1.2±1.4Ⅱ组 25 2.6±1.1 2.3±0.6 2.2±0.6 1.2±0.9 1.1±0.8Ⅲ组 25 2.6±1.2 2.5±0.3 2.3±1.2 1.6±1.6 1.0±1.1

3 讨论

手术后疼痛是炎性疼痛的一种类型,是机体外周组织发生损伤后引起的炎症所导致的。当外周组织损伤伴随伤害性刺激屡次传入时,机体神经系统将在中枢和外周水平上出现疼痛的敏感化,这类反应被称为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常用的镇痛药,多用于急性疼痛的控制,它通过抑制机体外周环氧化酶活性,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产生镇痛的效果。该类药物的使用可降低手术等创伤引起的大量炎症因子的瞬间释放,防止神经性水肿,抑制外周神经的敏化,最终达到超前镇痛的目的[3]。氯诺昔康的抗炎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抑制前列腺素 E2和 F2等的产生来发挥的,它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一种[4]。

表2 围术期三组血清IL-2、IL-10水平比较(ng/m l,±s)

表2 围术期三组血清IL-2、IL-10水平比较(ng/m l,±s)

注:与同组术前相比,*P<0.05;与Ⅱ组同一时间点相比,#P<0.05;与Ⅰ、Ⅲ组同一时间点相比,△P<0.05

组别 n IL-2 IL-10Ⅰ组 25术前 5.32±1.12 8.21±0.56术毕 2.21±1.23*# 9.17±0.67术后12 h 3.17±0.87*# 10.73±0.91*术后24 h 4.85±0.92* 10.95±1.06*Ⅱ组 25术前 5.69±1.18 8.35±0.89术毕 5.28±1.09 12.45±1.19*△术后12 h 5.53±1.31 13.91±1.12*△术后24 h 5.63±1.19 14.47±1.09*△Ⅲ组 25术前 5.16±0.89 8.29±0.71术毕 2.97±0.93*# 10.83±0.92术后12 h 3.74±0.96*# 11.27±1.31*术后24 h 4.63±1.42 11.85±0.87*

IL-2即Th细胞分泌的一类调节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T细胞增殖,是免疫细胞增殖和免疫应答调节的核心环节之一,其浓度可作为机体内细胞免疫活性状态的指标。本研究发现,在Ⅱ组患者中,血清IL-2水平无显著波动;在Ⅰ组和Ⅲ组患者中,术毕以及手术后12 h血清IL-2水平均有显著降低。提示以氯诺昔康行超前镇痛后机体对手术创伤所产生的应激降低,机体的细胞免疫活性仍然较强。IL-10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列因子的合成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机体受到手术创伤等各种应激时,促炎因子大量产生,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本研究发现,三组胃癌患者手术后血清 IL-10的水平均有所升高。在术毕、术后 12 h和24 h这三个时间点,与Ⅰ组和Ⅲ组相比,Ⅱ组的血清 IL-10水平显著上升,与文献[5]报道相符。

总之,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氯诺昔康行超前镇痛,其血清IL-2水平无显著变化,而IL-10水平明显升高,可减轻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

[1]Kissin I.Preemptive analgesia at the crossroad[J].Anesth Analg, 2005,100(3):754-756.

[2]王京燕,王洪权.新的非甾体抗炎药物氯诺昔康[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18(4):215.

[3]AdachiYU,Sano H,DoiM,etal.Preemptive analgesia by 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J].Anesth Anag,2006,103(5):1331-1332.

[4]龚志毅,叶铁虎,于广祥,等.氯诺昔康用于妇科开腹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8):531-533.

[5]张静,崔苏杨,汪小海,等.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手术后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 (5):382-384.

猜你喜欢
根治术机体胃癌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