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患者血清HBeAg和HBV DNA的检测

2011-03-15 02:33宋风斌郑健荪黄菲菲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纤维化中华

宋风斌 郑健荪 黄菲菲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BV感染是导致HCC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HCC患者HBeAg和HBV DNA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7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75例,男性68例,女性7例,年龄22岁~72岁,平均年龄53.2±13.1岁。同期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男性57例,女性18例,年龄19岁~61岁,平均年龄40.9±16.1岁。HCC经B超、CT或MRI检查诊断,并符合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修订的肝癌临床诊断标准[1]。Ⅰb期1例,Ⅱa期3例,Ⅱb期8例,Ⅲa期23例,Ⅲb期40例。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

二、检测 采用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生化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试剂购自达安生物);采用ELISA法检测HBV M(试剂购自上海科华生物);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采用免疫酶标法检测AFP(试剂购自罗氏公司)。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检验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的比较见表1,血生化和纤维化指标的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HBV标志物和HBV DNA(copies/m l,)的比较

表1 两组HBV标志物和HBV DNA(copies/m l,)的比较

两组比较,HBeAg:P<0.01;HBcAb:P<0.05;HBV DNA:P<0.05

组别 例数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HBV DNA<103 ≤103~105 ≥106 HCC 75 71(93.3) 4(5.3) 8(10.6) 50(66.6) 56(74.6) 16(21.3) 46(61.3) 13(17.3)CHB 75 75(100) 0(0.0) 21(28.0) 58(73.3) 63(84.0) 7(9.3) 43(57.3) 25(33.3)

表2 两组肝功能、AFP和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

表2 两组肝功能、AFP和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

两组比较,AFP:P<0.01;PⅢP:P<0.01;AKP:P<0.01

组别 例数 TBIL(μmol/L) ALT(U/L) AST(U/L) AKP(U/L) GGT(U/L) AFP(μg/L) PⅢP(μg/L) HA(μg/L)HCC 75 73±48 89±67 199±69 279±85 202±98 372±59 270±94 675±187 CHB 75 31±31 228±124 191±60 214±59 177±51 24±45 292±77 666±13

讨论

HBV感染与HCC的发生密切相关[3~5]。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年龄高于HBeAg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低于HBeAg阳性者[6]。分析原因可能与我国HBV母婴垂直传播和血液接触感染时间有关,患者年龄越大,HBV感染时间越长,肝纤维程度越重。

HBV感染是一个慢性化过程,随着肝纤维程度进展,HBeAg/抗-HBe出现血清转换和HBV DNA载量下降。文彬等[7]报道的结果也是这样。有学者[8,9]发现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HBeAg阳性率下降,而HBV DNA、HBeAg与肝组织纤维化无相关性。现己证明,CHB患者HBeAg阴性的产生主要为HBV基因突变。在CHB患者,由于存在反复的免疫清除病毒,导致HBV DNA水平下降,而HBeAg阴性患者HBV DNA复制及HBeAg表达虽然较低,但更容易发生病毒基因的整合[4]。这种整合有可能诱发HCC。

有学者[10,11]报道,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S2及以上者为73.4%,S3及以上者为34.3%。

目前,国内外肝病学会在制定和修订新指南时,均己放宽了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以求达到长期抑制病毒、改善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降低HCC发生率,以利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1]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6):324-325.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8):324-329.

[3]闫涛,李克,李梵,等.HBV感染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HBV 变异的纵向研究[J].肝脏,2010,15(3):167-170.

[4]杨创国,于乐成,陈金军,等.686例慢性乙型肝炎中HBeAg阴性与阳性患者临床和病毒学特点比较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9):648-651.

[5]唐跃华,谢健敏,梁玉全,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HBV DNA与肝组织炎症关系的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2005,23(5):338-341.

[6]刘俊,黄瑛.HBeAg阴性和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11(2):117-119.

[7]文彬,袁静,李晓鹤,等.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0-52.

[8]朱雄鹰,谌翠蓉,娄国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血清HBVDNA与病理分度的关系[J].浙江实用医学,2004,9(2):88-89.

[9]王启娟,万谟彬,高百春,等.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脏组织学变化[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1):53-54.

[10]朱雄鹰,骆欣,余吉仙,等.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26(6):362-266.

[11]李嘉,赵桂鸣,朱理珉,等.免疫耐受期和非活动复制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脏病理与临床特征[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15(5):326-329.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纤维化中华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