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2011-03-16 18:16揭子慧
天津中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障碍者合谷肌张力

揭子慧

(天津市河东区向阳医院,天津 300161)

透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揭子慧

(天津市河东区向阳医院,天津 300161)

中风后偏瘫;透刺;临床观察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透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临床观察60例,均来自于本科门诊患者。其中年龄最小24岁,年龄最大67岁;病程最短14 d,病程最长5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参照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2)有肌张力增高的症状。3)痉挛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瘫痪肢体肌张力>0级。4)发病半个月以上。5)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证实脑内出血或缺血病变者。6)神志清楚,能配合检查和治疗。7)患者对针灸治疗知情同意。8)年龄<75岁。

1.3 排除标准 1)排除引起肌张力障碍的其他原因及既往有运动功能障碍者。2)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如痴呆、帕金森病、关节病变等。3)凝血功能障碍者。4)合并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障碍者。

1.4 治疗方法 透穴组:单取患侧穴位,透刺取穴:肩髃透臂臑、外关透内关、后溪透合谷、血海透梁丘、阳陵泉透阴陵泉、丘墟透照海。均为阳经穴透向阴经穴。针法:用毫针提插捻转,以获得强烈针感。有触电的感觉为佳,针刺后常规康复治疗,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1 d,15 d评定1次。体针组:单取患侧穴位,取极泉、尺泽、大陵、肩髃、手三里、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极泉、尺泽行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不留针。其余行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min,5~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1 d,15 d评定1次。

1.5 疗效评定 根据改良的Ashworth[2]评级法。痊愈:肌张力恢复正常,恢复随意运动。显效:降低2级肌张力。有效:降低1级肌张力。无效:肌张力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30例,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30例,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10例,总有效率为66.7%。

3 讨论

痉挛性瘫痪的肢体表现是肢体痉挛,是上肢的屈肌和下肢的伸肌共同运动时引起的肌痉挛模式。因透针疗法刺激范围广,疏通气血经气作用较强,通过泻阴补阳透穴针刺法,以调整阴阳平衡,使痉挛肌与拮抗肌受到交替刺激,达到生物力学平衡有效缓解痉挛;同时在远端取穴,深刺外关透内关、后溪透合谷,丘墟透照海等,直接达到调整阴阳。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窦祖林.痉挛——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42.

R245

B

1672-1519(2011)03-0199-01

揭子慧(1966-),女,主任医师,从事全科医学临床工作。

2011-02-10)

猜你喜欢
障碍者合谷肌张力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自灸 睡眠障碍者的自救
听觉障碍者社会融合的现状与路径叩问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
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分级问题探讨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