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所提出的理论观点

2011-03-20 19:37
文教资料 2011年27期
关键词:人师柳宗元韩愈

钱 静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

一、作者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柳宗元生于京城长安,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公元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公元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逝于任所。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文学著作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在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 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主张。韩柳二人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阐述的观点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选自《河东先生集》。书,是一种写作格式,书信本文写于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进士。未中进士时,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后来柳宗元不断地对他进行帮助。这封回信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论师道,一个是论文道。它是柳宗元文学理论的代表作,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论师道

整篇文章从结构上分析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从第一段到“吾子前所欲见吾文”一段为第一部分,此部分作者对于当时的师道进行阐述,利用对比、类比及举例等论证手法来说明自己不愿为师的态度。

1.表明不为人师的态度。

文章开头“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一句直接说明不为人师的态度。接着此段末句“况敢为吾子师乎?”则是作者对韦中立的“欲相师”的婉言谢绝。

第二段“人益不事师”一句点明了当时的坏风气:当时的人们早已经对尊奉老师的态度嗤之以鼻了。也就是说这种坏风气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后一句“以为狂人”中的狂人的意思是指精神失常的人。这就更进一步说明当时不事师的世风每况愈下。

2.解释不为人师的原因。

第二段结尾写道:“如是者数矣。”是说明韩愈因反对“不事师”的坏风气,抗颜为师,而遭到笑骂攻击,以至于被逼得不能安其位。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深切的同情。以上说明师道之衰,也说明了自己不敢为人师的社会原因。

第三段开头写道:“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此处由此及彼,引屈子赋设了一个比喻,作了一个类比,说明反对从师的人“群怪聚骂”如“邑犬群吠”。

接下来又写道:“余以为过言。”说明原以为这是言过其实、过分夸大的话。在此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欲擒故纵,以退为进,为下文。“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作铺垫,又以自己所见作类比。然后开始相信前面所听说的事情。

此段结束“以召闹取怒乎?”与前文庸蜀之犬吠日,岭南之犬吠雪相应、连类,由彼及此,感慨系之,不仅赞美了韩愈提倡师道的勇敢精神,斥责了那些群怪聚骂反对从师的人,而且表达了自己不敢为师的苦衷和怕连累后学的心情。以上连设两个比喻,进一步说明自己不敢为人师的原因。

接下来写道:“愈不可过矣。”则说明作者自己身体不好,心境苦恼,再也受不了打击。

“独欠为人师耳。”第三次说明自己慑于社会压力,平时不敢为人师尚要遭人口舌,如今地位已变,要是敢于为人师,则要受到更大的指责,招惹更多的苦恼。

整篇文章前面四段说明作者自己当前的艰难处境,说明不敢为人师的原因。

3.避师之名而就师之实。

作者在下文中提道:“直见爱甚故然耳。”说明韦中立对自己作品的过誉,只是由于他特别喜爱,而并不是由于有什么值得炫耀之处,表现了作者为人谦逊的态度。以上说明自己虽不愿像韩愈那样“抗颜而为人师”,但愿意相互交往学习,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帮助中立。这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开启下文。

这一部分主要是谈师道问题。作者从社会风气之恶劣与自己处境之艰难诸方面分析,论述了为什么“不敢为人师”的道理。

(二)论文道

1.为文的目的及意义——文以明道。

文章的第二部分阐述了作者为文的目的及意义,文章提道“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釆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阐述作者年轻时不懂作文的真正意图,写文章时把文辞漂亮当作工巧。到了年纪大一些,才知道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的,因此不再轻率地讲究形式的美观、追求辞采的华美、炫耀声韵的铿锵、把这些当做自己的才能了。凡是我所呈给您看的文章,都自认为接近于道,但不晓得果真离道近呢,还是远呢?您喜爱道而又赞许我的文章,也许它离道不远了。这一段作者从文学的社会公用上强调了“文以明道”的主张,而非一味地追求文辞的修饰。

2.为文的态度及心态——谨慎作文。

下段:“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我每当写文章的时候,从来不敢漫不经心地随便写作,恐怕文章浮滑而不深刻,从来不敢偷懒取巧地写作,恐怕文章松散而不严谨;从来不敢用踣昧的态度去写作,恐怕文章晦涩而又杂乱;从来不敢用骄傲的心理去写作,恐怕文章盛气凌人而又狂妄。加以抑制是希望文章含蓄,进行发挥是希望文章明快;加以疏导是希望文气流畅,进行精简是希望文辞凝练;剔除污浊是希望语言清雅不俗,凝聚保存文气是希望风格庄重不浮。这就是我用文章来辅佐道的方法。

这一段,作者主要是谈创作态度和写作的方法的技巧问题,这也是作者长期创作经验的总结,更是其此篇作品得以成功的原因。

3.为文的问题及技巧——融会贯通

“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 《孟》,《苟》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騒》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该段谈写作态度问题。此段提出:学习写作以《尚书》为本原,以求文章质朴无华以《诗经》为本原,以求文章具有永恒的情理;以《三礼》为本原,以求文章内容合理;以《春秋》为本原,以求文章是非明确、褒贬分明;以《易经》为本原,以求文章能够反映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就是我吸取“道”的源泉的办法。参考《谷梁传》,以加强文章的气势;参考《孟子》、《荀子》,以使文章条理通达;参考《庄子》、《老子》,以使文章汪洋恣肆;参考《国语》,以使文章增强情趣;参考《离骚》,以使文章能够情思幽微;参考《史记》,以使文章显得语言简洁。这就是我用来广泛学习,使它们融会贯通,并运用来写文章的办法。

这一部分主要谈写作问题。在文学的社会功用上,强调“文以明道”;在写作态度和方法上,主张严肃认真,精益求精;重视学习历史遗产,借鉴前人的创作经验。

文章结尾:“则幸矣。宗元复白。”更是强调作者主张避师之名而就其之实,以免遭人吠怪讥笑。与第一部分内容遥相呼应。

这一部分,也表达自己愿意相互交往的意愿,商讨学习为文之道,避师之名而就师之实,并再次委婉地表达了拒绝“欲相师”的意愿。

三、结语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推进了当时的古文运动。他反对辞藻华丽、内容空洞的四六骈体文,强调为文朴实、流畅,“文者以明道”、“羽翼夫道”,儒家的经典是作文的楷模,“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柳宗元所作散文峭拔、矫健,其所作诗,清新、峻峭,名列“唐宋八大家”,并且影响了后来的历代文人在写作方面的探讨。

[1]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3]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章培横,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人师柳宗元韩愈
晚春
江雪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