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STS研究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的结合

2011-03-31 11:47郑文范张卓群
关键词:生产力科学技术研究

郑文范,张卓群

(东北大学 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4)

STS的研究范式与学科定位,是当前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认为,应当从STS研究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的关系上探讨STS的学科建设问题,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STS研究呼唤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需要STS研究的支撑,STS研究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STS研究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的“双赢”。

一、通过STS研究促进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

马克思在创建马克思主义时,由于时代的限制,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预留了很多理论空间。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新生产力基础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而STS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因此,我国STS的主要任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进行新探索。要通过对前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缺失的分析,揭示苏联解体的生产力根源;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过程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落实,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基础等,从而通过STS研究理论功能的发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通过STS研究明确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

1.马克思的第一个“理论空间”

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指出任何社会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对于原始社会而言,是以石器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基础;对于奴隶社会而言,是力以青铜制劳动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基础;对于封建社会而言,是以铁制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基础;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而言,是以机器大工业为代表的生产力基础。社会主义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当然应该有自己新的生产力基础。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究竟是什么,马克思并没有给以明确具体的回答,这是马克思主义留给继承者的第一个理论空间,需要通过STS的研究加以回答。[1]

STS研究认为,从更高层次看,分析技术与社会经济时代的关系尤为重要。马克思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生产什么,而在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从此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者论证了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存在,但对当今时代则缺乏研究。STS研究要从现代科学技术的角度研究时代,对当前流行的原子能时代、计算机时代、信息时代、生物工程时代等说法进行分析,通过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的分析,从总体上分析当今世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特点,使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当今时代的划分有充分的依据,对马克思的第一个“理论空间”给与科学回答。

2. STS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的原则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马克思虽然没有给以明确的回答,但却给出了以下一些重要的理论研究思路,这些理论研究思路也应成为STS回答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空间”的原则:

第一,非社会化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在马克思看来,非社会化生产力并不是什么“新生产力”,是比资本主义生产力还要落后得多的旧生产力。 因此手工业生产力等非社会化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二,一般的社会化大生产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因为社会化生产力首先是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因此也并不都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 第三,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基础的,只能是某种特定的“新生产力”,这种“新生产力”的本质特征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无力容纳的生产力[3],而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可以有力促进其功能的发挥,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3. STS通过研究苏联解体教训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进行回答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苏联的崛起和最终失败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STS要通过研究苏联解体教训对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进行回答。STS要分析苏联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空间”的回答,特别要分析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是机器大工业。斯大林以后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也始终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始终认为是机器大工业,特别是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改革,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奢谈人道主义和社会民主,这些做法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

4. STS通过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进行回答

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STS应当通过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进行回答。其研究要点是:

第一,科学技术是社会化的生产力。 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4]这表明作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化的“新生产力”。从STS研究来看科学技术之所以是社会化的生产力,是因为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条件下,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生产力的各基本要素中:从劳动工具来看,出现了自动化的、智能性的劳动工具,不仅进一步解放了人的体力,并且延长和部分代替了人的智力;从劳动者来看,科学技术扩大了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提高了劳动音的劳动能力;从劳动对象来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等向劳动对象的渗透和物化,劳动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等。[5]这些使变化使得当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可表述为: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生产管理),使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化的生产力。

第二,资本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代表的新生产力本质是不相容的。 STS研究认为,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但科学技术在运用于资本主义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6]如马尔库塞认为,在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工业化并没有带来人的解放,相反却使科学技术自身成了一种全面统治的工具和对人性的更深的压抑。生态学家卡普拉认为当代西方的工业化社会是建立在对自然剥削和掠夺的基础上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7]。这些STS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现代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不相容的。

第三,社会主义与与现代科学技术代表的新生产力本质上相容。 STS研究认为,社会主义与与现代科学技术代表的新生产力本质上是相容的,这种相容性不仅表现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也不仅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更重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与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一致的。

STS研究认为,科学技术的本质是转化,其基本含义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科学技术(特别是自然科学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有效转化, 为合理调节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物质、能量变换并提高变换的效率提供条件, 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转化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需要科技本身的创新,又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和科学技术的转化论的本质是一致的。

5.STS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规律的再思考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进行回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这决不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就只有“一对一”的因果关系。STS应当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规律的再思考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不仅有“一对一”的关系,而且有“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8]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时间顺序来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有三种对应形式:前矛盾期对应、基本适应期对应、后矛盾期对应。所谓前矛盾期对应是指生产力滞后于生产关系,所谓基本对应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适应,所谓后矛盾期对应是指生产力超越生产关系。基本对应期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期,前矛盾期对应期和后矛盾期对应期是社会的非稳定发展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本对应关系是机器大工业生产力,与工场手工生产力对应是前矛盾期,与智能信息生产力对应是后矛盾期。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对应是与信息生产力,与机器生产力对应是前矛盾期,与高级信息生产力对应是后矛盾期。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机器生产力对应时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信息生产力对应时期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已经证明,在尚能为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基础上,社会主义的建立是完全可能的。不过,这种社会和马克思所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是有着重大的质的差别的,这样社会主义打造生产力基础的任务应该分两步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迅速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要形成新的生产力基础。[1]党的十三大所确认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具有二重性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基础既包括机器大工业等传统生产力,又包括现代科技生产力。

STS研究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基础之所以包括机器大工业等传统生产力,这是由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机器大工业等传统生产力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基础。[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基础之所以包括现代科技生产力,是因为科技创新是科技因素与社会因素的有机结合和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与科学技术新的生产力具有相容性。

(二)通过STS研究明确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1.马克思的第二个“理论空间”

马克思认为任何阶级社会的建立有自己的阶级基础:奴隶社会建立的阶级基础是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封建社会建立的阶级基础是地主和农民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根据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学说,同样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巩固也需要新的社会基础,这就是新型工人阶级队伍的出现。但是新型工人阶级队伍的产生和发展有那些特点,马克思并没有具体的论述,这是马克思主义留给其继承者的第二个“理论空间”。

2. STS回答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理论空间”的原则

对于新型工人阶级队伍的特点,马克思虽然没有给以明确的回答,但同样留下了以下一些重要的理论研究思路,这些理论研究思路也应成为STS回答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理论空间”的原则:

第一,新型工人阶级队伍的形成和壮大是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的。 恩格斯指出:阶级的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10]在奴隶社会,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产生和铜制工具成为主导生产要素相关;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产生与铁制工具成为主导生产要素密切相关;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产生与机器设备成为主导生产要素密切相关;同样新型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壮大与成为新的生产力代表的主导生产要素出现密切相关。

第二,新型工人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不相容. 新型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部分从事复杂劳动,收入较多,但仍然被资本控制和奴役。新型工人阶级有推翻资本主义,掌握自己命运的强烈要求,在本质上和资本主义制度是不相容的。[1]

3.STS通过研究苏联改革教训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回答

STS要通过研究苏联改革教训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回答。在打造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基础——新型工人阶级方面苏联领导人也做过很多尝试。如赫鲁晓夫提出改进苏维埃制度,勃列日涅夫在苏联宪法中提高了社会团体的地位;戈尔巴乔夫更是把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多元化并列为苏共的三个“革命性倡议”。[11]但苏联始终没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造就出新型工人阶级队伍。特别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放弃了对上层建筑领域的控制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造成在苏联苏维埃政权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没有以新型工人阶级为核心的苏联民众的挺身而出和鼎立支持,结果导致资本主义上层建筑领域的回归和苏联的解体。

4.STS通过研究我国科学技术大军的形成过程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回答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确认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已经指明了知识分子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指出,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这一论断更确切地反映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历史地位和应尽职责。由于这部分工人阶级具有和传统工人阶级不同的特点,因此可称为新型工人阶级。STS要通过研究我国科学技术大军的形成过程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回答,以新的姿态对待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特别是分析新型工人阶级的出现如何能够使科学知识这种新的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新型工人阶级具那些和科技新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特点,以及我国工人阶级科学技术大军的形成规律等,通过研究我国科学技术大军的形成过程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回答。

5.STS通过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二重性特点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回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也具有二重性特点: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共性,又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性。[12]STS研究要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二重性特点:既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共性,又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共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既要起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又要起消灭阶级对立与剥削,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的作用。其特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它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公有制经济既可以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又存在与社会主义经济矛盾的一面。[13]

(三)通过STS研究明确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要通过STS研究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特点。

1.通过STS研究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二重性特点

宏观调控亦称国家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它们对应的宏观调控手段不同。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宏观调控职能也具有二重性,既具有经济调控的职能,又具有加快创新的职能。要通过STS研究揭示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二重性特点,特别要研究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创新调控建立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中作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立。

2.STS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表达党的新型工人阶级属性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15]STS要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表达党的新型工人阶级属性: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内在地包含中国共产党是新型工人阶级的代表的内涵,这是从生产力方面对新型工人阶级属性的肯定。中国共产党人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也就是新型工人阶级意识形态的代表,这是从意识形态方面对新型工人阶级属性的肯定;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必然成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这是从利益机制方面对新型工人阶级属性的肯定。“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是对中国共产党阶级属性的肯定和扩大。[16]

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既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又具有社会心理方面的内容。长期以来,社会主义理论对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关注较多,而对社会心理方面的社会意识则关注较少。 当前要通过STS研究加强对社会心理方面的社会意识的研究面,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探讨这类社会意识产生发展的基础和机制,探讨它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具有的意义。如STS研究中讨论的“产业意识”就属于社会心理的、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STS研究应当探讨产业意识的含义,划分和比较农业产业意识、工业产业意识与信息产业意识的特点,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分析产业意识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分析在我国从农业产业意识向工业产业意识转变,又从工业产业意识过渡到信息产业意识的地位和作用。[17]

二、通过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合促进STS学科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作用的增强,STS 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日益兴起。STS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现实意义的研究领域,中国和西方国家国情不同,存在话语权之争。必须明确在STS研究的宏观领域,我国STS学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善于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STS研究中的问题,掌握宏观领域的话语权,引领STS研究。而在STS研究的微观领域,则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STS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特别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不断为我国STS研究打开广阔视野,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STS研究的结合,可以在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内明确STS研究的学科进路,解决STS研究无心化、无向化、无序化、边缘化等问题、加速中国特色的STS理论体系构建,促进STS学科建设。

(一)通过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可以明确STS研究内涵,解决STS研究无心化问题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STS是其缩写词。[18]科学、技术与社会作为一门新学科,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研究对象,目前STS学者有各种各样的认识。 如米切姆认为: STS研究形成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新关系的探求”,并提出了STS内容结构的三元模式: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19]。我国学者殷登祥教授认为:“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并提出了复合三元模式:理论STS、应用STS和历史STS。”[20]日本学者则强调STS内容包括STS研究和STS教育,也可称之为研究-教育模式。[21]但目前在STS微观研究中,却存在局部化问题。如目前在STS研究中盛行实验室研究和行动者一网络研究等既体现了目前在STS研究中的经验转向,也反映了STS研究的微观化和局部化倾向。

由上可见,对于“什么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对象”这个问题,STS学者在外延上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这就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但在内涵上却缺乏共识,特别是缺乏对研究核心共识,这种情况可称之为STS研究无心化现象。通过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合有助于STS明确其研究内涵,解决STS研究无心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人类社会如何通过科学技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问题成了当代世界的基本问题, STS主要是研究人类社会通过科学技术获得能力,进而去改变客观世界的问题,这也就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改造生产关系,变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过程。STS研究包括STS总论、STS静力学和STS动力学,具体说来STS总论主要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进行新探索,明确其特点,其研究内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核。 STS静力学主要从静态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结构,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偏重在性质、结构、功能和价值方面的分析。 STS动力学主要从动态方面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探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STS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二)通过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合明确STS研究走向,解决STS研究无向化问题

当前,大量的STS研究都涉及在社会科学技术化的背景下,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问题。在这里众说纷纭,缺乏明确的认识,出现了STS研究无向化问题。如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认为,“后工业社会”是以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社会”。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第三次浪潮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它将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文明。 美国未来学家奈比斯特认为美国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夹缝时期,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工业社会变成信息社会。 我国学者余谋昌认为,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深入进行,正在走向新的生态文明时代。[21]

STS研究通过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合可以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解决STS研究无向化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看来西方学者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说法只是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的性质,只是揭示了社会科学技术化的一面,要了解未来社会的性质,还需要从整体上揭示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显然,未来社会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的社会,未来社会是STS社会但更是社会主义社会,上述特征只不过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局部特征的描述。

(三)通过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合提出科学技术本质的新范式,解决STS研究无序化问题

STS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问题,STS的研究范式的扩展过程也就是科学技术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大过程。也就是科学技术范式的不断扩大过程,但目前STS研究中缺乏有效的范式整合,存在无序化问题。如澳大利亚布里奇似托克教授(M.Bridgstock)指出STS研究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篇科学技术共同体,其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的重要性、STS研究的起源、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研究中的是非、科学技术争论等内容。 第二篇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其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产业革命,科学和技术在经济中的作用、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科学技术与欠发达国家; 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等。[22]这种STS研究无序化倾向模糊了STS的研究边界,不利于STS的研究的学科整合。

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合可以提出STS新的科学技术转化论研究范式,其主要内涵是:科学的本质是人类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有效转化的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而技术是实现这种有效转化的实践活动,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发挥物质资源守恒和信息资源具有可共享,非稀缺性特征,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其有效转化。

从STS学科范式演进的角度来看,STS研究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多学科研究阶段,第二阶段是交叉学科阶段,第三阶段是超学科阶段,科技转化论范式的作用表现在对各个时期科学技术的范式的整合过程中。

在多学科研究阶段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而技术主要是“技能”或“工具”等。科技转化论范式认为这个时期的科学观突出了在物质转化过程中科学的预测作用,而技术观则突出了在物质转化过程中技能和工具的作用。在交叉学科研究阶段出现了“人工自然过程说”、“演化说”、“技性科学说”等科学技术观。科技转化论范式认为这个时期提出的科学技术观强调科学技术的转化作用是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在超学科研究出现了科学建构论(SSK理论)、技术建构论、“行动者网络说”等科学技术观。科技转化论范式认为这个时期提出的科学技术观都强调科学技术的转化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建制下进行的,从而为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学分析、政治学分析和经济学分析提供了正当性和合理性。[23]因此基于新的研究范式,可以对现有的技术和科学的本质观有效进行范式整合,解决STS研究无序化问题。

(四)通过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合可以推进STS研究大众化,解决STS研究边缘化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外在主义导向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步建立和形成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建构论,所有建构论者都反对把科学仅仅看成是理性活动这一传统的科学观,认为科学行动都是有利益导向的,削弱甚至完全否定经验世界在限定科学知识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社会建构论和利益分析纲领在学术界受到较多广泛地批评,通过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合才可以对社会建构论和利益分析纲领进行正确解读,吸取其合理成分,推进STS研究大众化,解决STS研究非主流化和边缘化问题。

目前在STS研究中还存在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神秘化趋势,其趋势在科学技术实在的社会建构、黑箱理论、形式社会学、科学隐喻等方面研究中随处可见。[24]上述STS研究神秘化趋势这些极大地影响了STS研究成果的普及和应用,需要通过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合解决STS研究神秘化问题,促进STS研究成果普及,使STS研究尽快走进我国干部和广大公众中,有效增强STS的学科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文范.论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理论空间”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基础的建立[A].技术与社会(STS)研究[C].东北大学出版社,42-51.

[2]王占阳,王小英.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理论的再认识[J].长白学刊,1988(6).

[3]谢立中.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复杂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

[4]沈仲衡. 思想解放与法学理论创新[J].当代法学, 2003(10).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1.203.

[6]刘国男.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开展科学教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 (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1.

[8]段含璋,章云. 改革开放与生产力发展规律[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

[9]周进志.思考与建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随笔[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76-443.

[11]石俊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案例教材[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12]任静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复习指导[J].成人高教学刊,1995(3).

[13]卫兴华.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 [J].中华魂,2009 (9).

[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1- 96.

[15]乔旺.关于“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考[J].内蒙古宣传,2001(Z1).

[16]葛玉红.在“两课”教学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若干思考[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7]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 [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243.

[18]李复新.教育人类学理论与问题[J].教育研究,2003(10).

[19]S.H.卡特克利夫,C.米切姆.科学、技术与社会讲习会学术报告提纲[M].中国:北京,1992.3.

[20]殷登祥.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前沿-技术的社会形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21]殷登祥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318.193-197.

[22]M.Bridgstock D.Burch J.Forge J.Laurent I.Lowe.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刘立等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2.

[23]李正风. 实践建构论:对一种科学观的初步探讨[A].走向科学技术学[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1-242.

[24][加]瑟乔·西斯蒙金多.科学技术学导论(许为民,孟强,崔海灵,陈海丹译)[M].上海:世纪出版社,1-2.

猜你喜欢
生产力科学技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