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士官学员非智力因素结构解析

2011-03-31 17:32何英武王云贵
重庆医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士官学报卫生

何英武,王云贵

(第三军医大学训练部,重庆400038)

2004年秋季本军卫生士官学历教育实现了院校规范化培训,从部队义务兵或者一期士官中招收护理士官学制3年的大专学员[1-3]。学员大部分来自基层部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对口率比较低,影响学习的两个主要因素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4-6]。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从学员特点出发进行大胆改革,从而全面提升士官学员的综合素质[7-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为白求恩军医学院营区医学、检验、放射、药剂、特殊诊疗技术5个专业共350例在校学员。年龄18~26岁。其中18~20岁141例(40.5%);21~25岁183例(52.5%);26岁24例(6.8%)。

1.2 调查方法 根据学员的入伍年限和入学前受教育情况;现在学习情况等,设计调查问卷。

2 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48份。回收有效率为99.43%。

2.1 年龄构成情况 年龄18~26岁。其中:18~20岁141例,占40.5%;21~25岁183例,占52.5%;26岁24例,占7%;可见卫生士官学员年龄跨度大。

2.2 性别构成情况 男学员167例,占48%;女学员181例,占52%。

2.3 入伍前学历构成 初中毕业28例,占8%;高中未毕业63例,占18%;高中毕业193例,占56%;中专毕业43例,占 12%;大专毕业21例,占6%。卫生士官学员入伍前学历层次偏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3 讨论

3.1 卫生士官学员特点

3.1.1 政治素质 士官学员中绝大部分是各选送单位的骨干,他们中间有31.3%的学员已经是党员或预备党员。其余部分学员积极要求入党,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1.2 军事素质 士官学员是各军选派的优秀士兵代表,军事素质过硬,经过艰苦的训练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训练中身体得到锻炼,意志受到磨炼。

3.1.3 学习热情 进入军校学习是士兵提高文化素质的途径之一,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为以后走出部队进入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学习热情较高。

3.1.4 年龄跨度 士官学员整体年龄跨度较大,从18岁至26岁,且卫生士官以女性居多。在这样一个年龄阶段,面临着许多问题。年龄小的学员处于青春叛逆期,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逆反心强。年龄大的学员要考虑恋爱结婚等人生大事,但由于制度约束,不允许恋爱,所以处于焦虑状态。

3.1.5 文化基础 从入校学员文化复试情况看,使用全军统考试卷进行测试,结果为90分以上占2.4%,80~90分以上占14.8%,60~80分占46.2%,60分以下为36.63%。由于学习跟不上节奏,且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医学科学内容繁多、逻辑性强,需前后融会贯通、理论和实践同时掌握的要求,显得手足无措。课程难度大、问题复杂,容易使学员产生厌学情绪。

3.2 卫生士官学员非智力因素结构 根据卫生士官学员的自身特点,在认真分析卫生士官学员非智力因素现状的情况下,咨询有关专家,从动机、为人态度、做事态度、个性、自我调节、情感6个方面对卫生士官学员非智力因素结构进行解析[9-10]。

3.2.1 动机 主要包含10个因素: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感到自豪、做事有计划、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认为自己能够做得比别人好、有理想有抱负、有目的性、追求他人认可、追求师长赞许、不满足于现状。

3.2.2 为人态度 主要包含7个因素:能够融洽地与人相处、为人谦虚谨慎、关心他人、能够宽以待人、善于交际、能够热情诚恳地对待别人、善于与人合作。

3.2.3 做事态度 主要包含8个因素:能够做到勤奋、做事主动、能够自觉地做好每一件事、能够认真仔细地做好每一件事、处理事情果断、敢于创新、做事情有条理、做事有计划。

3.2.4 个性 主要包含8个因素:做事能够坚持到底、不喜欢依靠别人、勇于探索、有强烈的自尊心、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责任心强、能够保持自信、敢于冒险。

3.2.5 自我调节 主要包含7个因素:情绪没有大的波动、能够调整自己的状态、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能够克服自己的情绪、严格要求自己、能够督促自己、能正确评价自己。

3.2.6 情感 主要包含4个因素:热爱军队、热爱医学专业、热爱自己的学校、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感兴趣。

4 结语

通过对卫生士官学员自身特点的调查分析,对卫生士官非智力因素结构的基本解析,从学员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角度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要以学员为主体,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员充分认识到专业的重要性,激发其求知欲望和进取心;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11-16]。通过非智力因素发展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锤炼学员,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成为综合型实用人才[17-18]。

[1]陈竺,黄应堂,沈朝晖.卫生士官培训要走基地化办学的路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6(12):337-338.

[2]车彬,丁晨光.卫生士官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7):693-694.

[3]冯宪龙.非智力因素与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J].当代青年研究,2003(2):38-40.

[4]许开文.浅探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2,30(10):43-44.

[5]邱秀华,杨棉华.重视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16-17.

[6]曹蒙,金红希,高永峰.卫生士官教育培训现状及改革思路[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1(8):55-56.

[7]张鹏举,辛锡禄.士官教育训练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9.

[8]燕国材.九谈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28(10):82-87.

[9]徐烨.浅析非智力因素[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3,20(4):10-11.

[10]张宇辉,翟庆海,蒋鹤生.突出卫生士官特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12(7):399-400.

[11]刘爱国,支国成,白小嘉.完善卫生士官培训体制的几点建议[J].中国军事教育,2008,20(3):40-43.

[12]尹玉富.论士官任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军事教育,2008,20(2):50-52.

[13]陈刘生,张波,段华芳,等.基层卫生士官队伍现状及对策[J].西南军医,2010,1(12):138-139.

[14]黄琳,孙金海,黄伟灿,等.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人才培养战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5): 454-455.

[15]胡德辉,黄彰海,高天明,等.现阶段军队医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几点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02,4(1):70-77.

[16]梁玉珍.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6):461-464.

[17]刘旭,陈俊国,宋彬彬,等.军队基层卫生士官素质评价指标研究[J].重庆医学,2007,36(4):666-667.

猜你喜欢
士官学报卫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卫生与健康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卫生歌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