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技术优势 提升蔬菜效应

2011-04-13 04:21丁惠华吴寒冰
上海蔬菜 2011年1期
关键词:世博全区基地

丁惠华 汪 洁 吴寒冰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300)

浦东新区现有25个蔬菜种植镇,常年菜田面积5733hm2,占全市菜田面积的1/5;有规模化蔬菜园艺场、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142家,其中38家已列入上海市迎世博重点蔬菜生产基地。2010年是世博年,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关心下,围绕提高蔬菜质量安全、蔬菜增效、菜农增收,开展了蔬菜“四新”技术推广、科技入户、项目实施、科技培训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区蔬菜产业的科技水平,确保了全区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

1 开展“四新”技术推广,实现科技强农

(1)在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BB肥,2010年推广商品有机肥7900t、BB肥1800t。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倡使用生物仿生物农药,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障蔬菜生产安全。全区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34种,其中杀虫剂21种、杀菌剂13种,有效指导了菜农安全用药。(2)开展蔬菜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2010年我们从国内外共引进新优品种78个,在张江环东蔬菜示范基地、四墩蔬菜基地和爽快合作社进行集中展示与筛选,示范推广番茄、黄瓜、青菜、大白菜等新品种20余个。(3)开展蔬菜“三圃良繁”工作。对浦粉1号、申青一号、锦夏18、锦优95天、新场青等10个蔬菜品种进行三圃良繁,三圃面积为1.31hm2,采收原种228.9kg。对番茄、黄瓜、花椰菜、青菜等12个品种进行良种繁育,良繁面积47.17hm2(其中新场青33.3hm2),收获良种30682kg(其中新场青27000kg)。

2 加强蔬菜安全监管,确保供菜安全

蔬菜安全监管围绕确保4个100%即签约、告知、承诺、合格率100%,及两个监管重点即迎世博蔬菜基地、散户开展各项工作。

2.1 建立田间档案,实施信息上网

对全区1334m2以上蔬菜种植户发放农户联系卡,四墩园艺场、多利农庄、爽快合作社等近50家蔬菜生产单位实施信息上网。

2.2 组织、参与安全监管专项检查,营造监管氛围

全年共组织或参与市、区蔬菜安全生产监管大检查10次,包括世博基地田间档案记载、农药仓库、农残检测、散户联系卡记载、农药存放以及农资商店等多个方面,通过督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加以改进。

2.3 做好世博蔬菜重点基地的安全监管

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田间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农产品检测等安全监管各项制度,全区38家迎世博重点蔬菜生产基地统一制作版面,实行制度上墙。实行迎世博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安全监管区级联络员制度,并在世博蔬菜重点基地实行植保员签名制度,推行条形码查询,加强可追溯制度建设。从2010年4月下旬开始启动世博蔬菜园艺场周检工作,共对33家世博园艺场抽检25次、蔬菜样品1703份,合格率为100%。

2.4 开展种植户信息管理,加强责任监管

全面开展蔬菜种植情况及生产品牌、认证产品情况调查,摸清家底,为安全监管掌握第一手资料。将全区所有蔬菜种植户统一编码,登记造册,实行信息化管理。全区登记上市蔬菜种植户16034户、种植面积4811.5hm2,蔬菜基地、合作社、园艺场120家,种植面积1457.5hm2,总计种植面积6268.94hm2。协助做好种植户责任书签订、承诺书发放工作,建立监管责任制;协助区农委在全区各镇各村推行农产品产地证明制度。

2.5 开展蔬菜农残检测工作

截止10月底,全年完成农残速测任务203614例 (预计全年完成22万例),超标7例,合格率为99.99%。截止11月完成农残精测任务4804例(预计全年完成5044例),超标6例,合格率为99.86%。接受农业部监测3次,监测蔬菜样本25例,5~11月接受市监测540例,涉及浦东新区25个蔬菜镇,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对蔬菜超标样品全面实施追溯制度。

3 推广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

3.1 制定方案,加强基地技术指导

将迎世博重点蔬菜生产基地纳入集成示范区或单项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基地以植保员为抓手,实行专人负责,统一设立标牌,明示基地基本情况,明确主要示范技术和主要实施内容,加强基地各项技术工作的指导。

3.2 加大投入,政策扶持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我们积极争取区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大对绿色防控实施区在新补贴农药、试验安排、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扶持,形成更大的效应。

3.3 科学组织实施,拓展绿防手段

在川沙新镇普南基地和老港镇爽快合作社等建立了4个绿色防控集成示范点,推广以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色板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总面积215.8hm2,建立绿色防控单项或多项技术示范区14个、总面积222.4hm2。

4 开展科技入户,工作显现成效

2010年开展农业部蔬菜科技入户工作,全区建立科技示范户150户、示范面积286.5hm2,辐射带动1520户农户、辐射带动面积379.1hm2,示范场基地2家,分别为浦东新区普南蔬菜园艺场和上海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示范面积35.3hm2,共计示范带动面积700.98hm2。2010年150户示范户蔬菜平均667m2产值预计可达到10237元,比2009年平均667m2产值9354元增加8.6%。科技示范户各项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入户率达到95%。在实际生产中指导农户进行科学合理调配,并督促其记载田间档案及农业投入品出入库台帐和产品采收销售台帐,达到了重实效、重服务的预期效果。通过蔬菜生产科技入户的开展,示范户和辐射户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了极大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生产的蔬菜产品安全卫生。

5 实施科技项目,提高科技含量

2010年开展的主要项目有《蔬菜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设施菜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展示》、《抗逆蔬菜新品种的选育及筛选研究》、《浦东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及技术控制研究与推广》、《扁豆杂种优势的杂交组配及繁育技术》等,均已结题。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与上海富农种业共同争取到的市科委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耐低温优质杂交矮箕青菜的选育》项目进入开展的第2年。《耐热青菜品种筛选及安全生产模式集成示范》、《“明净华”新型农用薄膜的应用试验》、《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新品种(品系)展示与示范》等也在我区实施。

在四墩园艺场和环东蔬菜示范基地开展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筛选试验、夏季耐热青菜品种筛选试验、新夏青2号示范推广试验、耐热青菜品种示范试验和夏秋大白菜、扁豆的品比试验。

6 加强科技培训,促进科技普及

开展以蔬菜绿色植保、栽培和实用技术为主的各类技术培训工作,增加菜农科技务农和技术操作水平,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创造条件。结合农业部开展蔬菜 “适应性农民”、“来沪农民培训”,全年培训6900人次;培训“专业农民”和农业技术骨干190名。编发技术资料4万余份,有“蔬菜简报”、安全宣传画、主要蔬菜质量标准与生产操作规范、农药安全使用宣传册等,完成浦东新区农民培训系列实用手册叶菜类和茄果类的编写工作。

7 做好其它蔬菜科技服务工作

7.1 及时发布蔬菜病虫情报,提出科学防治意见

全年对10种蔬菜主要病害、15种主要害虫做系统测报,收集测报数据近4000条,共发布蔬菜病虫情报17期,印发病虫情报10000多份,编写、分发蔬菜推荐农药使用技术、蔬菜安全用药简明手册等30000余份。

7.2 做好蔬菜生产保险工作

加大宣传,扩大投保范围,2010年投保单位共27家,投保面积557.8hm2。在2010年大暴雨灾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解决了菜农的后顾之忧,保障了收益,提高了种菜的积极性。

7.3 推行优质高效的标准化蔬菜生产模式并深入推进地产蔬菜“三品”申报认证工作

2010年制订了46个蔬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协助进行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申报,22家企业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共计993个产品,批准产量17817t。

7.4 利用媒体网站,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发布蔬菜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单位提供的专业网站上海农技网、浦东农网和蔬菜信息,发布蔬菜病虫情报、灾情与抗灾措施、日常蔬菜生产技术等内容,做好“惠农通”蔬菜信息发布工作,全年发布信息50余篇。

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我们将进一步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全区面上技术服务工作,加强技术创新,优化品种结构,完善服务网络,不断提升新区蔬菜产业效应。

猜你喜欢
世博全区基地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我的基地我的连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给“世博”拍张照
争做世博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