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2011-04-14 06:04陈永凡陶小祥
上海蔬菜 2011年4期
关键词:果梗叶柄蚜虫

陈永凡 陶小祥

(江苏省连云港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222000)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市东海县开始种植草莓,近年来,按照“扩大规模、打响品牌、形成产业”的目标,各级政府加大了政策、资金、技术、市场扶持,形成了以黄川镇、石榴镇、石梁河镇、石湖乡等乡镇为核心的草莓种植基地近3333.3hm2,其中保护地面积1333.3hm2,年产草莓5万t,每667m2效益达到10000元以上。黄川牌草莓获绿色食品证书,以越秀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果汁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加工企业的产业化生产,产品远销到山东、北京、上海、安徽等省市,加工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欧美等地,实现了“每户一个棚,致富一家人”的农民增收目的。但草莓病虫害较重,对其挂果和品质影响很大,防治好草莓病虫害已是如何发展好草莓产业的重要工作。现将草莓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病害

1.1 灰霉病

主要危害果实、花梗、叶柄。在果实上,从果基近萼片处开始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渐渐变褐,形成褐色长形病斑,后期果实变腐烂,并出现灰色霉层。果实发病以红果最重,转白色果次之,青果最轻。花受害时,花瓣变褐色、干枯。果梗、叶柄受害时,初期变褐色,后长出灰霉,最后腐烂干枯。

1.2 炭疽病

该病在育苗期即匍匐茎抽生期及定植初期发生较多,主要危害匍匐茎、叶片、叶柄、果实和根茎。病斑初期为水渍状,后呈黑色或中央褐色、边缘棕红色,在温度高时病斑部可见浅红色胶状物。当全株出现枯萎时,在根茎横切面上可见自外向内的棕红色或褐色病斑。

1.3 病毒病

在草莓上危害严重的主要有草莓斑驳病毒、草莓皱缩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四种。染病植株表现植株矮化,叶片变小,小叶叶缘锯齿尖锐,心叶有黄化;开花提早,果实变小,产量下降,匍匐茎抽生数减少。

1.4 白粉病

在设施栽培中发生较多,主要危害叶、果、果梗、叶柄、匍匐茎。发病初期叶背出现薄霜状白粉,以后扩展至全株,随着病势加剧,叶向上卷曲并呈匙形。花蕾和花感病,花瓣呈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染病,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果实停止发育。

1.5 叶枯病

主要发生在叶、叶柄、萼片、果梗等部位。在叶上初期形成紫褐色,周缘不明显不规则斑点,继而扩大成3~4mm不规则病斑,一叶上若发生多个病斑,全叶呈暗色,进而呈黄褐色后枯死。在病斑中有散生小黑点。果梗和叶柄上病斑黑褐色,最初斑点状,后扩大成条状。

2 虫害

2.1 蚜虫

主要有桃蚜、棉蚜、长毛钉蚜等,危害叶片和叶柄。蚜虫不仅自身可对草莓造成危害,更重要的是它可引起草莓发生病毒病,是草莓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生产上必须严加防治。蚜虫在高温干燥条件下会严重发生,夏季气温偏高或种植于沙性土壤中,蚜虫危害尤为严重。

2.2 叶螨

危害草莓的叶螨有多种,常见的有二斑叶螨等。叶螨体形很小,喜欢在幼叶上或叶背面吸取汁液,高温下加速繁殖,危害猖獗。受害叶片呈红褐色,卷缩干枯,植株生长发育显著受阻。特别是二斑叶螨,食谱广泛,抗药力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3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喜温暖湿润气候,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则不能越冬。斜纹夜蛾可远距离迁飞,扩大危害范围。除危害草莓外,还危害葡萄、苹果、梨、蔬菜等290余种植物。初孵幼虫群集于叶背昼夜取食。大棚栽培中若在覆盖前棚内即有幼虫,则盖棚加温后,危害更加严重。受害植物叶片出现缺刻,严重时可使植株无一健全叶片,甚至仅留下光秃的叶柄。

3 综合防治技术

草莓花期用药,往往会因影响授粉受精而产生较多畸形果;果实用药,往往因果实柔嫩而造成果实污染;发病后用药,又往往因防效不佳甚至无效而遭受损失。因此,草莓的病虫害防治,应特别强调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选用抗病品种

草莓品种具有明显的抗病性,不同品种其抗病种类也不同。在白粉病较重的地区或保护地,可选用抗白粉病强的宝交、早生等品种;在萎黄病较重的地区或保护地,可选用丰香、春香等品种。

3.2 培育健壮秧苗

草莓健壮秧苗抗病性强,因此培育健壮秧苗十分重要。(1)利用花药组培等技术培育无病毒母株,同时2~3年换1次种;(2)从无病地引苗,并在无病地育苗;(3)按照各种秧苗标准,落实好培育措施,注意苗期病虫害防治。

3.3 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草莓栽培管理,可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施足优质基肥,促进草莓健壮生长;采用高畦栽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掌握合理密植,降低草莓株间湿度;进行地膜覆盖,避免果实接触土壤;防止高温多湿,创造良好生长环境;切忌发生徒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搞好园地卫生,消灭病菌侵染来源。

3.4 日光土壤消毒

日光土壤消毒,对防治草莓萎黄病、芽枯病及线虫等具有较好效果。

3.5 重视轮作换茬

一般种植草莓两年以后要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进行水旱轮作。

3.6 合理使用农药

草莓关键时期适当用药,作用迅速,效果显著。防治时间,重点在开花前防治,尤其在开花初期,每隔7~10d用药1次,连续3~4次,直到开花期。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适时防治。(1)灰霉病和白粉病:盖棚前可选用12%腈菌唑乳油2500~3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盖棚后可用20%速百烟剂(一熏灵)0.2~0.3g/m2(每棚1包)蘸点敌敌畏烟熏,可兼治蚜虫;(2)炭疽:病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3)红蜘蛛:可用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防治;(4)蚜虫:可用40%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防治;(5)地下害虫及线虫:可用3%米乐尔颗粒剂2kg拌细土撒施防治。喷药时应避开草莓花期和果实成熟期。

猜你喜欢
果梗叶柄蚜虫
斗 草
斗草
蚜虫婆婆
基于RGB-D信息融合和目标检测的番茄串采摘点识别定位方法
葡萄采后果梗抗氧化系统与褐变的关系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扭动的小蚕
拐枣果梗酿酒最佳工艺条件研究初报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