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

2011-04-18 03:22高建林
镇江高专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体育教师专家

高建林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部,江苏 镇江 212003)

0 引言

2001年,我国全面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快速在全国大、中、小学推进。教育部2001年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用了课程资源这一概念,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研究甚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体育”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1]。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认为“体育”可界定为体育学科及其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范围、教学活动计划、教学经验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之中。

2.2 “体育”课程资源

目前,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广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体育课程资源仅指形成体育课程资源的直接因素来源”[2]。

笔者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有助于“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即体育学科的各种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经验、软件及硬件等条件要素。

2.3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国内学者认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是指构成体育课程内容要素的来源,如体育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情感态度,各种身体练习以及学生的经验等要素的来源”[3]。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经过教育学意义上的加工处理后,才能成为“体育”课程内容。

3 开发的意义、原则、目标

3.1 开发意义

3.1.1 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综合竞争力的表现,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4]。体育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和发展了体育文化的内容,有利地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

3.1.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发展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宗旨。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直观感受和思维刺激,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3.1.3 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课程是由专家设定好的“三基”教学体系。“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改变了体育教师的工作方式,提高了他们的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促进了相互间的合作。

3.1.4 促进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5]。因此,校本课程开发也是这次基础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顺利实施,促进“全国亿万学生阳光运动”的顺利开展。

3.2 开发原则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见表1),认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价值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接受性原则、健康安全性原则、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原则。

表1 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所需要考虑因素

3.3 开发目标

“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式,而且也是变革人”[6]。“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主要实现如下目标:1)满足学生身心需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2)提高体育教师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3)拓展体育课程内容体系;4)形成学校体育文化特色等。

4 开发范围

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必须先确定“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构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93%的体育教师赞同将体育理论知识资源、学习经验资源和身体练习资源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另外,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不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逐渐成为“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据国内学者不完全统计,少数民族运动项目有170多项[7](详见表2)。目前,有很多运动项目资源尚未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表2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运动项目一览表(不完全统计)

5 开发主体

5.1 体育学科专家

大多数体育学科专家在各高校或科研所从事体育教学及研究工作。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视野开阔。1)编写过具有一定指导性和教育性的体育教材。对21位高校体育学科专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0.5%的人都参加过教材的编写工作,95.2%的人参加过资源开发工作。2)获得信息的渠道多。中外书籍报刊、网络电视、调查、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是体育学科专家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见表3)。3)推广开发成果的途径多,详见表4。4)非常注重与体育教师的合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00%的人在编写教材时与高校的体育教师保持联系与合作,57.1%人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时,经常与高校体育教师沟通与合作。

表3 体育学科专家收集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信息渠道

表4 体育学科专家宣传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成果渠道

5.2 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8]。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主体。1)开发资源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参与、合作、研究、体验、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2)开发成果以各种新形成的经验形式呈现出来。3)学生的开发成果就是学习成果,如学生完成的作业、考试及测验的结果等。

以学生为主体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实现学习目标,是对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挑战,让学生知道如何合作、研究、实践,不断形成新经验。课程是由学者、专家设计出来的,但本质上是由学生完成的。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开发过程中,运用已有经验,学习别人的经验,并不断地形成新经验。再由体育学科专家或体育教师经过教育学意义上的加工或筛选后,形成“体育”课程内容。

6 开发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学科专家主要运用筛选、改造、整合等方法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详见表5)。

表5 体育专家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时所采用方法

7 对策

通过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与现状调查,提出开发的一些对策:1)进一步加强理论构建。2)切实保证以学生为本。3)争取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4)充分发挥体育管理人员、体育学科专家、体育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5)切实提高体育教师开发的意识和能力。6)切实加强资源开发后的合理运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韦颂.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理论的基础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3.

[3]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6:21-22.

[4]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07-27(2).

[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5.

[7]钟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3):16-20.

[8]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5-72.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体育教师专家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致谢审稿专家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