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测定磷含量的实验条件研究

2011-04-18 03:22陆道明唐国钢
镇江高专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钼酸铵酸度校验

陆道明,邱 舒,唐国钢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化工系,江苏 镇江 212003)

0 引言

水中磷含量的测定是水质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测定方法有很多,氯化亚锡还原法是其中之一,由于该方法相对快速、简单,配制试剂保存时间长[1-3],因此,在测定磷含量的实验中常常使用该方法。但氯化亚锡还原法对实验操作要求相对较高,影响因素较多[1-6],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比和总结,确定磷含量测定的注意事项,使磷含量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大大提高。

1 实验

1.1 主要仪器

UV 1200。

1.2 实验试剂

1)磷酸盐标准贮备溶液:称取3.839g磷酸二氢钾(KH2PO4)溶于纯水中,并定容为1 000mL,加1~2mL甲苯,保存。

2)磷酸盐标准溶液:吸取5.00mL磷酸盐标准贮备溶液,用纯水稀释为到1 000mL。

3)1.0mol/L硫酸溶液。

4)钼酸铵溶液:称取25g钼酸铵溶于1000mL纯水中。

5)2.5%氯化亚锡甘油溶液:称取2.5g氯化亚锡(SnCl2·2H2O),置于100mL甘油中,在温热水浴上促使其溶化,混匀后贮于玻璃瓶中。

1.3 实验测定方法

1.3.1 酸度对实验的影响

移取2.0mL钼酸铵于50mL的比色管中,再移取1.0mol/L的硫酸,稀释到刻度,摇匀,滴加氯化亚锡甘油溶液5滴,摇匀,静置15min,测定溶液的吸光度(1cm玻璃比色皿,测定波长690nm)。

1.3.2 酸度对磷钼蓝稳定性影响

移取2.0mL钼酸铵于50mL的比色管中,再移取1.0mol/L的硫酸,稀释到约40mL,分别移取磷酸盐标准溶液2mL,4mL,6mL,再稀释到刻度,摇匀,滴加氯化亚锡甘油溶液5滴,摇匀,每隔1min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2 实验结果

2.1 酸度对实验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改变硫酸移取量,其余步骤相同,测定的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在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低于0.4mol/L时,钼酸铵可以直接与氯化亚锡反应,使溶液呈蓝色,当酸度逐渐提高后,反应不能进行,溶液呈无色。

2.2 酸度对磷钼蓝稳定性影响

当溶液的酸度超过0.4mol/L时,钼酸铵与氯化亚锡反应已基本无影响,可以正常进行显色反应。从图2,图3,图4可以看出,随着溶液的酸度提高,磷钼蓝稳定增加,但吸光度略有下降。在同一酸度下,磷钼蓝浓度高的稳定性差。显色反应10~30min内,磷钼蓝稳定性好,可以达到吸光度测定要求。综合考虑实验成本和实验精度,最佳的实验条件应为:酸度0.5~0.6mol/L,显色时间10~30min。

图1 低酸度下钼酸铵与氯化亚锡反应溶液吸光度与酸度的关系

图2 酸度为0.4mol/L时,溶液中三种浓度的磷钼蓝吸光度与时间的关系

图3 酸度为0.5mol/L时,溶液中三种浓度的磷钼蓝吸光度与时间的关系

图4 酸度为0.6mol/L时,溶液中三种浓度的磷钼蓝吸光度与时间的关系

2.3 实验步骤对实验的影响

在文献[1]中,钼酸铵溶液的配制是加入硫酸溶液的,因此,要保持溶液酸度稳定,移取钼酸铵就必须准确,且需要改变实验步骤。应先准确移取钼酸铵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到40mL左右(同一批次的实验,稀释量应一致),摇匀,使溶液的酸度均匀,再分别移取磷酸盐标准溶液或样品,滴加氯化亚锡甘油溶液,稀释到刻度,摇匀,静置10min,进行吸光度测定。

2.4 比色皿校验对实验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讲,比色皿必须校验后才能进行测定。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认为都是一组比色皿应该影响不大,从而忽略了比色皿的校验。笔者通过多次实验,发现一组比色皿在使用之前,确实没有什么偏差,未校验影响也不大,但做完一组实验后,由于磷钼蓝附着在比色皿壁上,致使比色皿对入射光有一定的吸收,最大时可达到0.043,严重地影响了测定结果,因此,在使用本方法测定磷含量时,应在每组实验前对比色皿进行校验,以保证实验的准确度。

2.5 实验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在近半年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使用本方法测定磷含量时,夏天准确度较低,冬天准确度较高。同时,夏天实验时,磷钼蓝的稳定性较差,实验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冬天时,磷钼蓝的稳定性较好,未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因此,温度越高,对实验影响也越大,这一点在文献[2]中也有描述。

3 改进条件后的实验效果

为了验证改进后实验的效果,笔者组织了40多位学生进行实验测试。首先,按照文献[1]所述方法正常实验,未进行任何改进,每个学生做一个标准曲线(5个数据),计算其曲线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40多组相关系数的平均值只有0.992 1。然后,改进条件进行实验,其曲线的相关系数平均值达到0.999 7,大大提高了曲线的线性关系,说明改进条件后实验更加可靠,更加准确。

[1]陈艳玲,黎艳葵.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测定总磷的方法改进[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S1):43-44.

[2]栾向晶.测定总磷中显色温度对显色时间的影响[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0(4):68-72.

[3]钟琼,阿丽娅,王惠,等.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测定总磷的改进[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3(1):40-42.

[4]郑晓红.水中总磷监测分析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7(4):1-4.

[5]陈韬.总磷测定方法中样品显色时间的探讨[J].现代科学仪器,2007(3):114-116.

[6]金中华.磷钼蓝法测定地表水中总磷的探讨[J].贵州环保科技,2002(3):29-31.

猜你喜欢
钼酸铵酸度校验
使用Excel朗读功能校验工作表中的数据
浅谈电位滴定方法在柴油酸度分析中的应用
系列钼酸铵合成工艺的研究
生鲜乳品质的影响因子
——酸度
炉温均匀性校验在铸锻企业的应用
电子式互感器校验方式研究
牛乳新鲜度与牛乳酸度关系的探讨
钼酸铵对EVA/NBR复合材料燃烧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浅谈微电子故障校验
冻干驴乳粉复原乳酸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