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阳光体育”对高校学生参加课内体育活动现状调查
——以辽宁大学田径课为例

2011-04-25 06:07车子玮辽宁大学辽宁11003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辽宁大学阳光体育田径

车子玮(辽宁大学 辽宁 110036)

引言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成立了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细则,领导并组织了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关“阳光体育”目标的表述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以‘达标争创、强健体魄’为目标”,就是“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 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阳光体育”正在全国全面推行,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阳光体育”开展情况重要指标之一且具有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等功能的高校田径课, 在高校中开展状况如何?以及学生对高校田径课的参与状况如何?对于以上问题,笔者查阅了近十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在拜读了王月华发表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上的《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罗振宇发表在百家论坛上的《关于在学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以及刘海元等在体育学刊上发表的《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等文章后发现,目前学术领域对于“阳光体育”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分析层面,而针对具体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方面的研究,则相对空白。

本报告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深化高校田径课改革,进一步贯彻实施“阳光体育”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阳光体育”基础上高校学生参加课内体育活动现状为研究对象,以辽宁大学本科一、二年级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文学术期刊和著作等文献中关于阳光体育学校教学推广的部分和章节,获取近十年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借鉴了其中一些对本论文有指导性作用的研究和方法。

1.2.2、问卷调查法

从辽宁大学本科一、二年级的在读学生中,不分专业、不分性别,随机抽取300人,进行调查。

自行设计了《辽宁大学本科在校生参加课内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300份,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显示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共发放问卷300份,共回收问卷298份,回收率为99.3%,其中有效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1.2.3、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之后运用Visual Foxpro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完成相关的统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校学生参加课内体育活动内容的现状

2.1.1、参与次数与时间

表1: 辽宁大学本科在校生参加课内体育活动次数调查表(N=270)

由表1可知,作为辽宁大学一、二年级本科在读生每周一节的必修课,体育课的出勤率还是比较高的,全勤人数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94.81%。该数据表明了来自校方角度对学生体育课出勤的监管力度是比较高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在“阳光体育”政策下,对于体育课重视态度。

“阳光体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因此,除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参与的体育活动外,从学校官方角度,以必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保持定期的规范化锻炼,并有专业体育教师进行指导和协助,是很有必要的。

2.1.2、对体育课兴趣

表2: 辽宁大学本科在校生参加课内体育活动兴趣度调查表(N=270)

由表2可知,辽宁大学一、二年级本科在读生对体育课感兴趣的同学仅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13.33%,而有40.37%的学生在调查中表示对体育课不太感兴趣。目前,高校的体育课程很大一部分是由田径课构成的,通过调查结果显示的现状是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是没有太大兴趣的。但实际上,体育运动又是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阳光体育”的政策背景下,参与更多的体育运动,更是促进当代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所必须的。

当代大学生虽然较初、高中学生而言,有更多的余暇时间,但是所面对的社会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更多的高校学生把余暇时间用来做兼职、泡图书馆,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充实自己,使自己能够更好的面对社会中的机遇和挑战。但所有这些的前提,势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后盾和保障。因此,笔者认为设法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度,提高参与度和教学效果,应当作为当下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

2.1.3、价值取向

本次调查显示,辽宁大学一、二年级本科在读生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课中的体育锻炼初衷是为了强身健体,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采取的是消极应付心态,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学分,顺利毕业。

这种状况的出现,不能完全说是高校学生对课内体育活动所持有的价值观不够端正,笔者认为,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从另一方面思考,如果目前高校的体育课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课程内容足够新颖,那么更多同学都会很乐意并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一来可以更好的保证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高校体育课教学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端正了学生对于体育课消极应付,功利赢取学分的价值观。

2.1.4、内容需求

调查显示,除一些专项体育运动,如羽毛球、网球、花样轮滑、健美操、瑜伽等项目外,像田径这样的课程,多数的同学认为是比较枯燥的,参与需求并不高。而由于没有过于严格的场地和器材需求限制,恰巧田径课程又是大多数学校都具备条件开设的课程。反而像网球等这样的专项课程,很多学校是不具备条件开设的。

但在调查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很多学生对大众化的体育游戏需求度比较高。因其具有较高的可参与性和趣味性,并且,可以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扩大交际面。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笔者收集了一些比较常见的体育游戏,进行了分析,发现多数体育游戏的运动形式都是以“跑、跳、投”为主要元素构成的,这正好符合了田径教学的主要特征。如果把体育游戏与田径教学充分融合,笔者认为,这既可以满足高校学生对于课内体育运动可参与性和趣味性的需求,也有助于使田径教学更好的相应“阳光体育”政策的号召。

2.2、高校学生参与课内阳光体育活动与田径教学的关系

2.2.1、高校田径教学现状

据调查,辽宁大学本科生(体育学院除外)在大学一、二年级期间每周有体育课一节,每节时间为一个半小时。仅就田径教学这一部分来讲,内容相对较为常规、鲜有创新。前文的调查结果已经显示,常规的田径课程内容很难满足学生对于课内体育活动的需求。同时也与契合“阳光体育”政策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这就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田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效果。

2.2.2、高校学生参与课内阳光体育活动与田径教学的关系

“阳光体育”作为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下发的政策性口号,不断督促着当代高校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提高身心素质,更好地迎接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田径教学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依然保持的传统体育课程,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几经课程改革,田径课仍然是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田径课在各高校贯彻“阳光体育”政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笔者认为,高校田径课的改革与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高校本科在校生参与课内体育活动积极性较小,主动性较差。

3.1.2、目前多数高校田径课内容相对僵化,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3.1.3、一定程度的按照高校学生的兴趣选择,完善和创新田径课内容,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2、建议

3.2.1、市教育、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校要将继续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增强青少年体魄放在教育、体育工作重要位置, 认真贯彻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 使学生参加课内体育活动收到制度约束。

3.2.2、政府和高校提高对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的重视力度,多做调查研究,必要的时候成立一些试验点,并在此过程中努力探索以提高田径课程改革和创新的可行性。

3.2.3、尝试一些新颖的体育游戏与田径教学相结合,提高田径教学的趣味性。再配合以专业性的田径指导,使田径课的教学集规范性和新颖趣味性于一体。有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3.2.4、各高校要加大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建设力度, 争取尽快使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足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田径教学内容提供更加充分的选择余地。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EB/OL].2007-04-26.

[2]李丽.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34),93-94.

[3]孙月舟.构建阳光体育背景下的高校健康体育课程体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52-54.

[4]莫连芳,李丽.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0(4),174-175.

[5]洪显君.浅谈阳光体育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获益平台[J].四川体育科学,2009-12(4),51-53.

[6]张俊斌,赖福芬,黄美彦.阳光体育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12(4),114-118.

[7]郝凡,张桂利,项立敏.中国青少年体质分析与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J].内江科技,2010(1),43-4.

猜你喜欢
辽宁大学阳光体育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An Analysis of Deviation in Oliver Twist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细则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暗殇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