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地仙丸治疗肾阳虚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2011-04-25 09:4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牛膝通脉硝酸甘油

,, ,

(深圳市中医院 心血管科,广东 深圳 518033)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真心痛”范畴,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通脉地仙丸是广东省名中医罗陆一教授经方科研成果,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前期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预防血栓、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等作用[1-3]。自2010年2月-2011年3月,笔者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基础上,选择肾阳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60例,其中30例加用通脉地仙丸治疗,并与30例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病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60例入选肾阳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均来自2010年2月-2011年3月深圳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8.50±4.25)岁;合并高血压病26例,高脂血症15例,糖尿病8例;稳定型心绞痛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心绞痛程度:轻度22例,中度6例,较重2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7.50±4.55)岁;合并高血压病24例,高脂血症13例,糖尿病7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心绞痛程度:轻度21例,中度6例,较重3例。2组病例基本情况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西医诊断:根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4];心绞痛轻重分级标准:参考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选择轻、中、较重度患者。2)中医诊断:参照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参考《中医诊断学》肾阳虚型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2组病例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等西医常规基础治疗。

1.3.1 治疗组 口服通脉地仙丸(深圳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粤药制字:Z03030149,药物组成:黄芪、丹参、仙茅、肉苁蓉、覆盆子、菟丝子、茯苓、骨碎补、白术、牛膝、杜仲、何首乌、淫羊藿、地龙),每次12 g,每日3次。

1.3.2 对照组 口服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1020068,药物组成:麝香、人参提取物、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2丸,每日3次。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项目 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血流动力学、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尿、便常规。

1.5 疗效标准

1.5.1 心绞痛疗效标准 显效: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Ⅱ级,原为Ⅰ、Ⅱ级者心绞痛基本消失(即在较重的超过日常活动的体力活动也基本不出现心绞痛),非劳力型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每周不多于2次,基本不用硝酸甘油;改善: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降低Ⅰ级,硝酸甘油减用1/2以上,原为Ⅰ级者心绞痛基本消失,不用硝酸甘油,非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减少1/2以上;基本无效:症状及硝酸甘油用量无改变,或虽有减少但未达到改善程度者;加重:疼痛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重及持续时间延长,或心绞痛升级,硝酸甘油用量增加。

1.5.2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次极量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或运动耐量上升Ⅱ级;改善:静息心电图或次极量运动试验缺血性ST段压低,在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次极量运动试验较治疗前运动耐量上升Ⅰ级;无改变:静息心电图或运动试验与治疗前基本相同,或虽有改善但未达到改善标准者;加重:静息心电图或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ST段较治疗前下降0.05 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达50%以上,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平坦T波变为倒置,次极量分级试验较运动前运动量下降出现。

2 结果

2.1 2组心绞痛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心绞痛疗效结果比较 例(%)

2.2 2组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比较 见表2。

表2 2组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比较 例(%)

2.3 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比较 治疗组由(80.26±12.55)min改善为(13.58±4.62)min;对照组由(81.53±10.25)min改善为(15.16±5.62)min。

2.4 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3 讨论

通脉地仙丸由黄芪、丹参、仙茅、肉苁蓉、覆盆子、菟丝子、茯苓、骨碎补、白术、牛膝、杜仲、何首乌、淫羊藿、地龙等药物组成。功用为补肝肾,通脉络。大量研究表明方中活性成分对心肌缺血均具有保护作用。黄芪补气固表,强心降压,对冠状动脉有直接扩张作用[5];何首乌炮制后能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用于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腰膝酸软。此外,何首乌中还含有卵磷脂,能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牛膝生用破瘀血,熟制补肝肾,药理实验证明牛膝有降压作用;地龙清热,平肝,镇痉祛风,通络,利尿降压。地龙含蚓激酶,不仅能改善高黏滞血症起到纤溶作用,还能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冠心病;仙茅能温阳补肾,强筋骨,通经脉,有抗衰老及降压作用;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可扩张冠状动脉及降压。补肾为治本之法,本方中黄芪、何首乌、肉苁蓉等补气、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黏度,牛膝、地龙、仙茅等则可通达脉络,活血化瘀,强筋补肾,改善心肌缺血,为治标之药。两类药物配伍相辅而成,切中病机。

本临床观察显示,通脉地仙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与麝香保心丸相比较在症状改善及缺血性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上无显著差异,且无不良反应。

[1]罗陆一.通脉地仙丸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6(8):1021-1022.

[2]罗陆一.通脉地仙丸治疗冠心病160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8):140-141.

[3]张大创,殷建明,罗陆一.通脉地仙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Hcy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杂志,2009,4(5):254-255.

[4]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0-311.

[5]陈耀光,张秀霞.益气活血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38例[J].新中医,2002,34(2):54.

猜你喜欢
牛膝通脉硝酸甘油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牛膝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与通脉颗粒的相容性
牛膝化学成分及其对细胞增殖影响
牛膝鸡爪/明·冯梦龙《广笑府》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