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治法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2011-04-25 09:4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喉科喷雾剂鼻中隔

,,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市中医院 耳鼻咽喉科,广东 东莞 523005)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为上气道常见的变应性疾病[1],随之工业发展及大气污染,其患病率会越来越高。笔者应用中医特色疗法鼻丘、鼻中隔黏膜前端挑割治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的方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广东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常年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3岁,平均病程32个月;割治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34岁,平均病程33个月。2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病程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兰州会议推荐诊断标准[2];2)病情分级在中重度以上( 症状和体征评分≥10分)。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障碍等严重疾病;2)精神病患者;3)合并鼻息肉、严重鼻中隔偏曲或哮喘发作期;4)资料不全影响结果判定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商品名:辅舒良鼻喷雾剂 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H20090265)用法:每次100 μg喷鼻, 每日1次,1个月为1疗程。

1.4.2 割治组 采用鼻丘、鼻中隔前端黏膜割治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割治方法:患者仰卧位,鼻内镜下用1%丁卡因加适量肾上腺素(10∶1)混合液棉片鼻腔黏膜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于双侧鼻丘及鼻中隔前端黏膜下局部麻醉后,用镰状刀分别刺入双侧鼻丘黏膜下2~3 mm,进行“井”字形拨动、切割;然后刺入双侧鼻中隔前端黏膜下进行“井”字形挑割,划痕。无明显出血者用明胶海绵填塞,出血较多者用高分子海绵填塞,24 h后取出。取出填塞物后开始加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2组均于治疗后1、6个月进行疗效观察。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 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2004年,兰州)中疗效评定方法,根据症状和体征记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66%为显效,65%~26%为有效,≤25%为无效。

1.5.2 症状、体征评分(symptom scores,SS) 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治疗后6个月复查,记录患者喷嚏、流涕、鼻堵、鼻痒和鼻腔体征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推荐标准[2]进行评分。见表1。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2。

2.2 症状、体征评分(symptom scores,SS) 见表3

表1 症状和体征记分标准

表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表3 两组症状治疗前后评分 分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属于中医“鼻鼽”范畴,其病因病机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寒邪或异气侵袭,寒邪束于皮毛,阳气无从泄越而发病。割治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畅通血行,改善炎症病灶微循环和淋巴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3-4]。割治疗法起到针对病因病机治疗,从而快速消除患者鼻痒、鼻塞、打喷嚏等症状。从西医角度分析,变应性鼻炎病理变化为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和腺体增生。有报道[5]筛前神经在鼻腔的分布范围鼻黏膜浆液腺高密度区和鼻腔敏感部位,包括鼻丘及鼻中隔前端黏膜。筛前神经是鼻黏膜副交感神经的另一重要成分,调解该部位的黏膜腺体分泌和血管舒张。割治鼻丘及鼻中隔前端黏膜是针对靶器官鼻黏膜,改善鼻黏膜的病理变化,同时降低筛前神经分支的敏感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腺体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本研究结果发现,割治法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和单用鼻内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在治疗早期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后半年割治法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在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用鼻内激素组,表明单用鼻内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停药后易复发。割治法从根本上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较稳定持久,不易复发。而且割治疗法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荐。本研究观察时间尚短,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其远期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1]黄选兆,王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8.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3]黄桂锋.温肺止流丹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FN-r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08,28(12):884-885.

[4]林源,姚志芳.针刺配合割治治疗急性面神经炎46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5):43-44.

[5]孙树岩,董震,卜国铉,等.筛前神经与常年性鼻炎关系的解剖学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0,25(4):217.

猜你喜欢
喉科喷雾剂鼻中隔
列表法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听力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喉科擎拿术随想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喷雾剂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喷雾剂
更正: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普济疮疡纳米银喷雾剂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性研究
缩宫素鼻喷雾剂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泌乳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