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对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2011-04-25 09:4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六味地黄微量病患者

,,

(玉林市中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而尿微量蛋白增加是肾脏早期损害的最好信号,尿微量白蛋白目前是高血压病等全身疾病早期肾损害的一项敏感可靠指标[1],目前防治高血压肾损害尚无特效的方法,本研究探讨中医中药对高血压肾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玉林市中医院2006-2008年门诊和住院的高血压患者50例,年龄45~70岁,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8.2±5.3)岁,病程(6.8±5.4)年;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57.6±6.4)岁,病程(6.5±5.6)年。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及年龄>70岁者。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降压药服用培哚普利(雅施达、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若血压不达标,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次,qd;对照组仅服用与治疗组相同降压药。2组均连续服药12周。

1.3 测定方法 每周固定时间测量1次血压,治疗前后取晨尿中段尿标本10 mL,按临床免疫实验标本采集、运送、保存,用韩国i-CHROMATMReader全定量免疫荧光检测仪,采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即干化学法层析原理,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定量。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mmHg

2.2 2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测定结果 见表2。

表2 2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测定结果

3 讨论

高血压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明显高于正常人[2],与收缩压、舒张压增高呈正相关,早期肾脏发生病变的最好信号之一就是尿微量白蛋白增高。MAU明显增高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MAU阳性患者心肌肥厚、室间隔增厚、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MAU阴性者。根据JNCT和ESH-ESC指南,尿白蛋白排泄率应该成为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测。在治疗方面,出于保护肾功能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目的,应将肾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用于所有出现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4]。

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张仲景名著《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肾气丸,至北宋,钱乙认为肾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理论,遂从金匮肾气丸入手,创制了滋补肾阴名方——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有效成分[5]及其主要药理作用为补肾、改善血流动力学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率及细胞黏附因子,是治疗衰老和血瘀的药效学物质基础[6]。

本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与西药合用,能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减轻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

[1]李稻.尿系列蛋白的免疫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6,11(4):251.

[2]黄佳珉.付华军.慢性尿酸性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07,27(1):50.

[3]Wang TJ,Evans JC,Meigs JB,et al.Low-grade albuminuria and the risks of hypertension and blood pressure progression[J].Circulation,2005,111:1370-1376.

[4]庞桂海,郭会.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高血压[J].山东中医杂志,2007(2):51.

[5]王喜军,孙文军,张宁,等.六味地黄丸血中移行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J].中国天然药物,2007(4):38.

[6]唐弟祥,梁宁康,许先斌.加味六味地黄丸治愈斑蝥中毒所致不孕症1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2):40.

猜你喜欢
六味地黄微量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的现实应用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