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2011-04-25 09:4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根型椎间颈椎病

(新沂市中医院,江苏 新沂 221400)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多由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隙狭窄,特别是钩突关节处骨赘伸入椎间孔,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而成,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颈椎病类型。颈椎病目前多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自2006年以来,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CSR 64例,获得了满意的近期及远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39~68岁,平均(53.9±9.4)岁;病程4个月~22年。对照组64例,男34例,女30例;年龄38~69岁,平均(53.6±9.2)岁;病程5个月~21年。全部患者均行X线片、CT或MRI检查。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3)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4)影象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 以颈部夹脊穴为主穴,配合风池、天柱、大椎、新设、天鼎、肩三针、曲池、外关及合谷等。取穴:以上穴位根据具体病情每次取5~7穴。操作: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穴位,选用0.30 mm×40 mm一次性毫针。颈椎夹脊穴:选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双侧取穴,直刺,刺入约l~1.2寸,得气后提至0.5寸处留针。风池穴:直刺l~1.5寸小幅捻转,使针感放散至枕颞部,得气后留针。大椎穴直刺1.5~2寸深。天柱穴斜刺1~1.5寸深。天鼎穴直刺0.5~0.8寸深。以上各穴每隔5 min行针1次,留针20 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2 推拿 先用小鱼际滚法放松颈肩部及患侧上肢,然后进行如下操作:1)按压穴位:根据病情选用大椎、颈根、肩井、风府、风池、天宗、曲池、合谷等穴;2)患者俯卧位或坐位,术者用拿捏法上下提拿颈部肌肉,3~5 min,要求速度要快且力量深透;3)用拇指从第2颈椎开始,沿棘突和棘突两侧推按,在压痛点,肌肉条索状处,用较重手法推按刺激,在施用手法时应仔细寻找病变部位;4)病人仰卧,术者站在床头,一手托住下颌,一手托于枕后,徐徐用力牵引头部,持续3~5 min,并向左右旋转头部,可听到颈椎响声,但要注意用力大小及旋转角度;5)对肢体不同部位麻木疼痛者,采用点压刺激,结合软组织的揉按,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血管神经功能;6)最后术者用搓法再次放松患肢肌肉,用掌根揉法操作于患侧肩背部3~5次。1次/d,10次为1疗程。

2.3 牵引 患者取舒适坐位,配颌枕带牵引,牵引角度在15°~30°范围内,牵引重量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具体病情调整,以患者感觉症状最舒适为宜,一般由轻到重,以6~15 kg为宜,每日1次,每次20~30 min,连续10 d为1疗程。在牵引过程中如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停止牵引,令患者卧床休息,待症状消除再行其他治疗。

2.4 中药治疗 内服:以益气活血,祛风通络为法。药用:黄芪30 g,党参15 g,丹参15 g,川芎12 g,白芍12 g,生地黄12 g,桃仁12 g,红花12 g,香附12 g,地龙9 g,土鳖虫9 g,葛根15 g,桑枝9 g,威灵仙12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剂为1疗程。外敷:自拟方:红花、当归、桂枝、细辛、延胡索、伸筋草、透骨草、路路通、鸡血藤、威灵仙、制川草乌、乳香及没药各20 g,取粗末,用纱布包好,以蒸锅蒸透,待温度降到患者能忍受的程度,再温敷于颈部。1次/d,10次为1疗程。

治疗组给予手法推拿、针灸、牵引及中药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牵引治疗,2组均治疗2~3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1],临床治愈:颈臂部放射性疼痛消失,手指末端麻木感消失,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显效:颈臂部放射性疼痛消失,手指末端偶有麻木感,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或弱阳性;好转:颈臂部放射性疼痛减轻,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弱阳性;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终止治疗。

3.2 治疗结果

3.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3.2.2 2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对比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对比 例

4 讨论

CSR为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起病缓慢而病程较长,因颈部伤筋后加上风寒湿邪,导致痹证。其病机主要为阳气不振,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则凝瘀于脉络之中,或阳虚不能助膀胱气化,致水精不布,凝而为痰湿阻于络道[2-3]。

绝大部分CSR均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达到满意的疗效,其中牵引是治疗CSR中疗效确切的方法之一,通过牵引能降低颈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张力,能够缓解颈部肌肉的痉挛、僵硬,恢复脊柱内外平衡,使椎间隙增宽,降低椎间盘内压,松解神经根与周围组织黏连,改善椎间组织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流,消除水肿。颈椎牵引纠正紊乱的小关节,恢复颈曲和颈椎间的正常关系,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可扩大椎间隙及椎间孔,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从而消除炎症、水肿达到治疗目的,使症状逐渐减轻和消失[4]。手法推拿的作用是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黏连来缓解症状,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整复椎体滑脱来解除神经血管的刺激与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而收到舒筋活络,解痉镇痛的效果。还能增强韧带的弹性和活动能力,使关节周围组织恢复正常的张力和屈伸功能,并能调节脊椎间关节平衡,增强其稳定性。还有利于肌纤维的再生和肌力的恢复,改善肌肉组织的力学特性,有助于矫正椎间关节的不稳定。手法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力求渗透。调整小关节紊乱时,手法要轻巧,切忌用暴力,切忌粗暴用力,否则适得其反[5]。针刺治疗颈椎病因其疗效肯定,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针刺颈部穴位,可使针刺效应直接作用于颈部患处,改善颈部微循环,调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液畅通,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减轻或消除神经根无菌炎症和水肿,抑制痛性信息及伤害性信息的传导,达到减压和疏通经络的目的,缓解症状,解除肌肉紧张。

综上所述,综合治疗具有协同治疗、加强互补的作用。使神经组织在短时间内得到修复,颈部解剖关系达到新的平衡,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1]张鸣生,许伟成,林仲民.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3):151.

[2]成旭辉.针刺拔罐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6):91-92.

[3]王世义,李艳平.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195-196.

[4]胡华亮,毛陵森,匡奕瑛,等.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康复医学,2010,25(3):166.

[5]姜淑云,房敏,左亚忠.颈部肌群与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06,27(3):235-238.

猜你喜欢
根型椎间颈椎病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