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45例疗效观察

2011-04-25 09:4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利巴韦口腔溃疡金银花

(盱眙县人民医院 感染科,江苏 盱眙 211700)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以科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成人较少见[1]。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潜伏期多为2~10 d,平均3~5 d,常突然发病,病变主要发生于手、足、臀部及口腔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及上述部位斑丘疹、疱疹。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多在1周内痊愈,但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命性并发症,本病在国内外曾反复出现流行,故引起人们的重视[2],临床积极治疗,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盱眙县人民医院感染科自2010年5月-9月间,应用中药汤剂银翘散加减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4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8例手足口病患者均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3]的诊断标准,就诊时均有发热(体温37.5~39.3 ℃)及手足部斑丘疹、疱疹及口腔溃疡,均为连续治疗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3.84±1.57)岁,病程(3.61±1.16) d;对照组9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4.15±1.73)岁,病程(3.92±1.54) d。2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体温、口腔溃疡愈合、皮疹完全消退时间及总疗程。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利巴韦林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滴,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青霉素或头孢类抗菌治疗,同时予炉甘石、维生素B、维生素C等以对症处理。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银翘散加减。药物组成:金银花7 g,板蓝根8 g,连翘6 g,黄芩5 g,薄荷5 g,淡豆豉4 g,竹叶5 g,牛蒡子4 g,甘草3g(采用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颗粒剂配制)。>5岁每日1剂,2~5岁每日2/3剂,<2岁每日1/3剂,分3次温水冲服。

2组均以7 d为1疗程,1疗程后判定疗效。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相关标准拟定。治愈:体温正常,疱疹干燥结痂无渗液;好转:体温下降在37.5 ℃以下,疱疹大部分干燥结痂,可见少许疱疹存在;无效:体温没有明显改善,疱疹较前略有减少。

3.2 治疗结果 2组患者经过1周的治疗,均全部治愈,且无并发症发生。

2组患儿热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疗程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临床各指标情况比较 d

4 讨论

手足口病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本病一般情况下能自愈,所以治疗的目的着重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防止心、肺、脑等并发症发生。临床西医多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利巴韦林对病毒腺苷激酶的依赖性太强,易产生耐药,且有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其使用受到限制。

本病发病高峰季节为春夏和夏秋之交。根据其发病季节、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学“疫疹”[5]范畴。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外感时邪疫毒,内蕴湿热,心火炽盛;病位在心、脾、肺三脏;病机为外感时邪疫毒与心、脾、肺经内蕴湿热相博,导致肺卫失宣、心火上炎、脾胃湿热熏蒸而见发热、手足疱疹及口舌生疮、溃疡等症状。治宜清热解毒、解表透疹,方取银翘散加减。本方中的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黄芩等以清热解毒;淡豆豉之性升浮,能宣散外邪,薄荷气香而利窍,与牛蒡子同用,共达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表之效;竹叶味淡利窍,清利心经之热,有利于口腔溃疡愈合;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同达到退热透疹、消除时毒湿热之邪的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抗病毒有两个途径,一是直接灭活或抑制病毒;二是通过诱生干扰素或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抗病毒作用[6]。金银花、连翘、黄芩有效成分为黄芩甙、绿原酸、咖啡酸等,可增加机体产生α干扰素的能力,具有镇静、退热、降温作用,且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减轻自由基损害,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菌及免疫调节等作用[7]。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同时板蓝根对各种病毒性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金银花又能抑制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8]。全方有抗病毒、控制细菌感染及退热的作用。同时疱疹局部配合使用炉甘石水外涂,一方面局部控制感染,另一方面促进疱疹的结痂,以降低传染性。

[1]祁子君.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141-142.

[2]何家鑫,沈晓娜.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7(3):22-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5]顾植山.从手足口病谈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122.

[6]肖中献.抗病毒中药综述[J].河南医药信息,1996,2(2):54.

[7]何铭清.中草药有效成分理化与药理特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29.

[8]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

猜你喜欢
利巴韦口腔溃疡金银花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金银花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金银花又开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夏日良药金银花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