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沉默的大多数

2011-05-14 13:37刘晓莹
杂文选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电视塔酱缸沧浪

刘晓莹

近日参加旅游团到北京,最后一项行程是在三个自费项目中选任一个。导游作了极具倾向性的介绍之后,“大方地”让游客们自己举手表决。她先问:“想去恭王府的举手。”无人举手。她又问:“中央电视塔和海底世界都不想去的舉手。”无人举手。于是导游如愿以偿地得出结论:“根据大家的意愿,我们就去中央电视塔和海底世界吧。”——其实在表决之前,车子早已在向这个目的地行驶了。

不喜欢公开表态,是中国人的传统。王小波曾说,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是沉默的大多数。我们中国人无疑是这大多数中沉默得最久、沉默得最习惯的大多数。

沉默的习惯,曾让我们受益匪浅。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道家宣扬的无为而治,佛家推崇的忍性修养,儒释道三种哲学,殊途同归地教导我们沉默是金的道理,合力共为地造就了中国人含蓄、谦和的性格。沉默让我们像坚韧的杂草一样,虽然在大风吹来的时候东倒西歪,但歪而不倒,倒而不折,风过之后,依然挺立。我们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年之久,屡次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甚至占领,却从未割裂文化并延续至今,这与我们的沉默习惯不无关联。当然,在封闭的空间里,沉默得久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彼此会交融、发酵,形成柏杨先生所说的“酱缸文化”,在这种酱缸里,任何外来的东西,一旦混入,就难免不被其酱化,最终成为同质的东西,却始终不会产生出新的东西,呈最为顽固的单极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沉默是金的哲学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负面因素。当年,鲁迅先生正是看到当同胞被日军砍下头颅,而许多拥有“强壮的体格”的中国人“显出麻木的神情”围着“赏鉴”的画片后,发现了沉默的危害,毅然弃医从文,大声“呐喊”,以期唤起“铁屋子”中“熟睡的人们”。但这呐喊之后,我们还是习惯于沉默。

习惯成自然。习惯于沉默的我们,从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我们从不自觉、清晰地表达。我们的智慧全都用在一点上:政策之下,对策安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清浊与我无关,我们所需要决定的,只是濯缨或是濯足而已。因而尽管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朝代频繁更替,但天下不管姓什么,却总是天子的,普天之下,始终是“王”的土,率土之滨,始终是“王”的民。而沉默的大多数,只要看见一线生机,就沉默地选择载舟,不到忍无可忍,轻易不肯覆舟。

我们是如此习惯于沉默,以至于在国外住了多年、被洋人思想洗脑的作家龙应台一回来,就不禁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对于这声质问,中国人还是不生气,沉默地去买她的书,沉默地来看她的书,然后,以沉默来应答她的质问。作家王小波本来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之一,但后来他到了国外,站在庐山之外回头看了一番庐山,发现原来“我们可以在沉默和话语两种文化中选择”,并决心不“保持沉默直到四十岁”,于是开腔说话,他为我们辩解说,保持沉默并不是怯懦,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过,网络的兴起,正在逐渐改变我们沉默的生活方式。从许霆案、宝马撞人等一系列事件上,网络话语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网络话语给药家鑫判处了死刑,揭开了郭美美炫富背后的玄机……正如王小波所说,沉默的原因,是信不过话语圈。一旦验证了话语圈的信誉和力量,不再甘于沉默的人,也并不在少数。

但网络上的话语开闸,并不代表我们已经抛弃了沉默是金的哲学。网络上的发言,是面相背、言相对的交流,如果要在公开的场合,表达意见,举手表决,大多数的人还是会选择沉默。我们可以将网络上的发言,看做是走向民主的一种进步,不过一定要记住,这种进步仍然逃不脱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这一定律。

不禁又想起十几年前的一件旧事。从广州坐汽车到东莞去,上车前,车主说好一人十元钱,但等到车开上高速路后,车主开始售票,却向每名乘客索要三十元钱。第一个乘客与车主理论,其他人充耳不闻,无动于衷,乘客势单力薄,只好掏出三十元。到第二个乘客,仍是如此。最后全车的乘客,每人都与车主单独较量了一番,全部落败,无一胜利。这是沉默是金生活方式下的常态现象,好在还有吃亏是福的生活哲学来帮助我们平衡心态。

十几年过去了,北京导游的一个小伎俩,轻易地让我看见,我们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原载2011年9月30日《检察日报·纵横》】

插图∕各行其道∕比纳派

猜你喜欢
电视塔酱缸沧浪
沧浪之水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美丽的电视塔
我爱青岛电视塔
母亲做酱
岁末感怀
电视塔大巡礼
下酱家什
从《武媚娘》看酱缸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
足坛“酱缸”里的杨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