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在全麻拔管期中的应用

2011-05-23 04:01翁亦齐喻文立刘伟华贺永进杜洪印
山东医药 2011年24期
关键词:咪啶躁动全麻

翁亦齐,喻文立,王 刚,刘伟华,王 亮,贺永进,杜洪印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全麻患者气管拔管期可出现血压升高、心率(HR)增快及躁动等不良反应,主要与吸痰、呛咳、疼痛和导管刺激等因素有关,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2010年7~10月,我们在全麻拔管期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艾贝宁),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躁动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头颈部手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63岁,体质量45~95 kg,ASAⅠ~Ⅱ级,各项检查均正常,无心肺及其他脏器功能改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水,术前30 min肌注咪达唑仑0.05 mg/kg和东茛菪碱0.3 mg。患者入室后建立肘正中静脉通路,输注平衡液。静注异丙酚1~2 mg/kg、芬太尼3~5μg/kg和维库溴铵0.15 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为30~35 mmHg。微量泵输入异丙酚2~3 mg/(kg·h)和瑞芬太尼2~4 μg/(kg·h),间断静注维库溴铵 0.1 mg/kg维持麻醉。常规监测心电图、平均动脉压(MAP)、HR、血氧饱和度(SpO2)。于术毕前5 min停用麻醉维持药物,同时观察组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啶0.5 μg/kg,超过1 min,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后,静注新斯的明0.02 mg/kg、阿托品 0.01 mg/kg,当潮气量在 400 ml以上,呼吸空气 5 min后,SpO2>95%,PETCO2<45 mmHg,吞咽反射恢复,吸痰后拔除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麻醉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2 min(T2)、5 min(T3)、10 min(T4)时MAP、HR、SpO2,术后 1、6、12 h 的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拔管时患者是否出现躁动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AP、HR和SpO2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和SpO2的比较(n=30,±s)

表1 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和SpO2的比较(n=30,±s)

注:与同组T0时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1

组别 T0 T1 T2 T3 T4观察组MAP(mmHg) 86.8 ±11.5 88.1 ±10.9# 85.6 ±10.7# 83.1 ±11.2# 85.5 ±11.6 HR(次/min) 82.3 ±11.4 85.1 ±10.5# 80.7 ±9.6# 78.7 ±11.4# 80.5 ±10.7 SpO2(%) 98.6 ±2.2 96.9 ±2.3 97.1 ±2.2 97.6 ±1.7 97.2 ±2.4对照组MAP(mmHg) 87.2 ±10.3 103.5 ±11.7△ 95.6 ±10.2△ 93.1 ±11.5* 90.7 ±10.8 HR(次/min) 80.1 ±10.7 97.5 ±11.2△ 89.2 ±10.5△ 86.1 ±9.1* 83.4 ±11.7 SpO2(%) 98.1 ±2.7 97.6 ±2.1 97.8 ±1.9 98.2 ±1.8 97.6 ±2.2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n=30,±s)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n=30,±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1

12 h观察组 3.1 ±1.1*组别 术后1 h 术后6 h 术后5.3 ±1.2 5.5 ±1.3 5.4 ±1.2 5.2 ±1.4 5.6 ±1.3对照组

2.3 其他不良反应 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P <0.05。

3 讨论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交感兴奋的作用[2]。此外,右美托咪啶还有降低气道反应性的特点[3]。本研究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啶组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术后1 h的VAS评分及躁动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且两组SpO2无明显差异。说明拔管期给予0.5 μg/kg的右美托咪啶能有效降低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降低异常升高的血压、HR,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轻微,其镇痛作用可持续至术后早期。Turan等[4]研究表明,对于颅内手术的患者,在全麻拔管期应用右美托咪啶可显著抑制不良的心血管反应,支持本研究结果。这主要与右美托咪啶的药理特性有关:α2-肾上腺素受体主要分布在中枢以及外周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末梢,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产生低血压、心动过缓、镇静作用;脊髓背角的α2受体被激动后可产生镇痛作用[5,6]。

综上所述,拔管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可以减少全麻拔管期患者的不良反应,且有术后早期镇痛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石碧明,任永功,张雪萍,等.不同处理方法对全麻手术病人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7):501-504.

[2]Gerlach AT,Murphy CV,Dasta JF.An updated focused review of dexmedetomidine in adults [J].Ann Pharmacother,2009,43(12):2064-2074.

[3]Groeben H,Mitzner W,Brown RH.Effects of the alpha2-adrenoceptor agonist dexmedetomidine on bronchoconstriction in dogs[J].Anesthesiology,2004,100(2):359-363.

[4]Turan G,Ozgultekin A,Turan C,et al.Advantageous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 on haemodynamic and recovery responses during extubation for intracranial surgery[J].Eur JAnaesthesiol,2008,25(10):816-820.

[5]郝静,马正良.α2-受体激动剂在围术期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0,31(3):266-269.

[6]Carollo DS,Nossaman BD,Ramadhyani U.Dexmedetomidine:a review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J].Curr Opin Anaesthesiol,2008,21(4):457-461.

猜你喜欢
咪啶躁动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道路躁动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啶辅助在改善全麻病人麻醉后寒战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作用的临床效果分析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