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便秘疗养员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2011-05-30 07:05300191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董林森王鹤云赖靖王方圆周立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肠蠕动疗养肠道

300191 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 董林森 王鹤云 赖靖 王方圆 周立

疗养院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而便秘又是困扰许多老年人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增加肠蠕动和润肠的药物治疗,会带来诸多不适和药物依赖。我们采用健康教育及不良生活习惯干预等非药物方法治疗老年性便秘,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07—2010-07来院疗养的8 478例离退休干部,分别来自北京、山西、广东、新疆等2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男性5 462例,女性3 016例;年龄在65岁以下347例,65~74岁2 916例,75~89岁4 911例,90岁以上304例。诊断: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首先排除器质性便秘,再结合主任医师查房问诊查体的方法进一步确诊,诊断参照1999年《实用内科学》指南制定的“功能性便秘的罗马标准Ⅱ”[1]。问卷调查诊断1 867人患有功能性便秘。

1.2 方法 采用健康知识讲座,在疗养员入院时,由主任医师给全体疗养员讲解有关便秘知识,包括:便秘的定义、诊断标准,功能性便秘对老年人的危害,便秘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的优越性和如何具体实施,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使疗养员树立“便秘是非常需要治疗的,而且是可防可治”的观念,从而愿意接受非药物治疗,为心理治疗奠定基础。主管医师每日查房,询问有关便秘知识理解程度,参与行为矫正情况,每个疗养员排便次数、性状,以了解实施过程的进展及存在问题,并随时解决,建立良好的诊疗关系,相互信任,为进一步的治疗奠定基础。

2 行为干预

2.1 饮食习惯 膳食纤维饮食是首选,被公认为是最合理的饮食基础。由我院营养科遵循荤素搭配、粗细结合等原则制定多种营养套餐,参照疗养员各地区饮食差异稍加调整。建议疗养员尽量避免食用使之产生胃肠不适的食物,如辛辣类食物。适量增加饮食中膳食纤维含量,并摄入适量的液体,鼓励疗养员每日吃约70 g红薯,红薯中含有大量食物纤维能吸收水分,有助于增加粪便量,能刺激肠蠕动,利于激发便意和排便反射。

2.2 多饮水 我们在每个疗养房间放置饮水机,统一配备由我院制剂室供应的桶装水,鼓励疗养员养成每日适量饮水的习惯。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每日饮水量在1 800 mL以上效果更好,每日清晨空腹饮一杯温开水,缓慢饮入,不仅对人体的消化、吸收、循环、排泄十分重要,而且摄入足够的水分也能起到软化粪便的作用。

2.3 加强锻炼 ①根据疗养员入院体检结果,结合疗养员自身体质,适当提高运动量,合理安排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以及“天疗十拍操”等。这些活动有利于提高疗养员身体体质,改善和增强肠道功能,利于排便。②做提肛运动,方法:平卧体位,全身放松,按正常排便时的一缩一放,尽可能收缩该部位的肌肉持续10 s,然后放松,重复10~20次,起到提高盆腔肌肉的功能,利于排便。③腹部按摩,按结肠走向适当加压按摩,作环形按摩,转1圈为1次,按压时呼气,放松时吸气,15~20 min/d,刺激肠道,促进肠蠕动[2]。特别提示:只能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切勿逆时针方向按摩;此法具有增加腹肌运动和肠蠕动功能,所以不宜在过分饥饿或饱餐的情况下进行。温泉水疗,疗养员每日进行全身浸浴,15~20 min/次,1次/d。天然温泉水对人体产生各种物理刺激,浸浴温泉能温经通络、宁心安神,促进疾病的痊愈和心身的康复,泡温泉不仅具有实质的医疗效果,还是一种减轻精神疲劳和解除精神压力的全身放松性活动。

2.4 排便习惯养成 有了便意不及时排便,常常忍着,直肠感觉神经就变得迟钝,出现习惯性便秘。建议每日定时排便1次,排便时所用的力气最小、所需时间最短、排出通畅、便后有轻松感。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建立定时大便的规律性,使粪便保持柔软易于排出的状态;其次不要人为地控制排便感,把规定的大便时间挤掉,当便意感明显时要立即去厕所排便,不要在厕所里看书报、抽烟或思考问题,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可防止粪便堆积,使疗养员逐渐养成正常的排便习惯,避免排便时发生意外情况[2]。

2.5 心理治疗 心理因素在顽固性便秘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是导致便秘的诱发、加重及持续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部分老年人会因为情绪、精神紧张等因素导致便秘,在有思想矛盾、恐病心理、过度精神疲劳等情况下容易发生便秘。也有的老人过分注意排便次数,偶尔未按规律排便即精神急躁从而加重便秘症状,所以对老年便秘的治疗也需要进行心理的调节。对精神过分紧张、忧虑、失眠的老人,必要时少量服用镇静药物,使睡眠改善、精神放松,有利便秘的治疗。已有依赖服泻药习惯的老年人,应尽量减量服药,乃至最终停药,要鼓励疗养员树立信心,配合医生共同制定治疗便秘的方案,直到完全治愈。

3 结果

3.1 资料收集 在疗养员入院健康教育后第1天、第5天及出院前1 d,发放制式调查表,让疗养员亲自填写,客观真实反映情况,将所收集内容分组分类计算。

3.2 结果(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便秘情况

4 讨论

1)食用粗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扩大结肠容积,也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与肠道的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红薯中含有大量的纤维,膳食纤维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肠壁并吸收水分,增大粪便体积,有助于排便通畅,预防便秘及肠道疾病。因此,平时适量吃些红薯,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2)水是人体基本组成成分,是维持生命、保持细胞外形、构成各种体液所必需的物质,水参与机体代谢,由于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性,使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溶于水中,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吸收,代谢产物的运输与排泄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维持体内物质及能量的转化过程和平衡。而老年人体内易缺水,使小肠到结肠的食物残量减少,对肠道的张力刺激减少,肠蠕动减慢,使其在结肠存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进一步重吸收,大便干结于下段结肠、直肠而形成便秘,所以每日饮用适量水分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益处,温泉水疗又是对水的进一步应用。

3)腹部按摩,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排便动力。可指导疗养员自己进行,且可长期应用,效果更佳。

4)所谓心理学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理论及技术,通过语言、表情、举止行为等手段来改变患者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改善患者精神心理障碍及异常行为的治疗方法[3]。便秘是一种心身疾病,与紧张的工作、生活环境、个性特征和最近的不良情绪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学治疗要求医生遵循科学的原则,极富同情心地去纠正患者对疾病的不良认知及应对策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可逆性,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消除疗养员心理上对便秘的紧张。因此,采用心理行为干预手段成为非药物治疗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人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科学。我们疗养院运用专家授课、宣传板报及医生查房指导等健康教育手段,向疗养员传授便秘预防知识和保健常识,采用心理治疗、饮食治疗、适量饮水、温泉水疗、腹部按摩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其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肠道腺体分泌增加,恢复正常的肠蠕动功能,从生理上通过神经递质和体液调节兴奋大脑皮层,帮助疗养员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使大便正常排出,无不良反应,不增加疗养员的痛苦,而且还有利于强身健体,疗养员易于接受,且可长期应用。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下册[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51-1953.

[2]尚秀梅.慢性功能性便秘的非药物治疗及预防[J].中外医疗,2008,27(2):77-78.

[3]曹国英.疗养技术常规[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44-345.

猜你喜欢
肠蠕动疗养肠道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