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2011-06-01 09:56李海渝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23期
关键词:列酮罗格抵抗

李海渝

北京航天总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076

2型糖尿病也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35~40岁后的中年人好发,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患者体内因出现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代谢异常而发生糖尿病。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因此,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和体内糖代谢情况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目前,二甲双胍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主要药物[2],而新型、强效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的胰岛素增敏剂。为探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对我院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 60例,其中,男 28例,女 32例;年龄 32~65岁,平均(42.6±7.8)岁;平均病程(7.5±3.8)年。入选标准[3]:①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11.1 mmol/L;②空腹血糖≥7.0 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11.1 mmol/L;排除1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及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60例患者均接受糖尿病综合治疗,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1次/d,晚饭后服用,加用盐酸罗格列酮4 mg,1次/d,早餐后服用,治疗2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60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按照Haffner等[4]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比较

60例患者治疗后FBG、餐后2 h血糖、HbAlc、TC与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与抵抗情况比较

治疗后60例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6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4例,下肢水肿2例,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

3 讨论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口老龄化等原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现今我国糖尿病患者约4 000万例,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5]。2型糖尿病主要病理变化为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因此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6]。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均有降低血糖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对胰岛B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

表2 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与抵抗情况比较(x±s)

二甲双胍可以增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力,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的结合力。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作用于肝脏、骨骼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7]。新型、强效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的胰岛素增敏剂,其通过高度选择性激动过氧化酶体增殖活化受体激动剂,降低靶组织胰岛素抵抗情况。罗格列酮还可以增强细胞GLUT-4的表达传导,增多脂肪酸代谢基因产物表达,改善患者体内脂代谢水平,减少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8]。本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减低。

本研究通过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发现,治疗后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证实了联合治疗使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明显改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增高。联合疗法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4例,下肢水肿2例,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不影响治疗。

综上所述,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不良反应较少。

[1]宋锦华,李洁,赵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临床观察[J].齐鲁药事,2006,25(8):501-502.

[2]鲜玉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75-76.

[3]叶任高.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96-799.

[4]Haffner SM,Miettinen H,Stem MP.The homeostasis model in the San Antonio heart study[J].Diabetes Care,1997,20:1087-1092.

[5]林豫路.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盐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5):1131-1133.

[6]于海英,王福青,徐琳,等.两种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2):45-46.

[7]郁新.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测定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9):65-65.

[8]曹龙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研究[J].河北医学,2009,15(3):336-337.

猜你喜欢
列酮罗格抵抗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你看到的是美,我看到的是责任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对不起
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 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作用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